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幸福是人类社会历来孜孜不倦的追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执政治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幸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和现实诉求的统一;体现了人本理念话语转换逻辑下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现了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终极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人类文明史上全新的发展观,它对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作出了全面、整体的把握,蕴含着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坚持和运用;“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最新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一种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榛 《北方论丛》2004,4(6):7-10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涵义体现在:一方面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把人的全面发展当成检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尺度.坚持以人为本则是由于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类又面临着生存危机使然.坚持以人为本需要调整经济增长的指标,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充分实现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品质与实践指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提出来的,它的理论品质首先体现为它的科学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灵魂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主题所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其精髓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所在.另一个理论品质则体现为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主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指向在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和日常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从哲学上提供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指出应用关系思维与和谐理念来认识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实现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目前,尤其应做到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关于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就应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和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按照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规律推进高校学生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发展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刘振洪 《阴山学刊》2006,19(2):112-115
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面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战略;是追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综合战略;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统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和谐为特征的小康社会的宗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以和谐为特征的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在分析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阐明了社会活动中人的实践性,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论证了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人的主体性,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整体性,构建系统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开放性,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并科学回答了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与时俱进,也是新世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使以人为本从科学理念到社会实践,就要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就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充裕条件,就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现,就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微观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2.
当代发展经历了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重大转变。科学发展观扬弃了以往传统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它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人的高度重视,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并科学回答了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与时俱进,也是新世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使以人为本从科学理念到社会实践,就要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就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充裕条件,就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现,就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微观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在分析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并科学回答了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首要问题.成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与时俱进,也是新世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使以人为本从科学理念到社会实践,就要使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就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充裕条件,就要从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实现,就要将人文关怀体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微观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真正的价值追求,只有在始终坚持将其基本的原理同本国、本民族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科学发展观的整个理论体系和所有实践活动,都全面、深刻、系统、科学、严密地体现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其坚持的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动性价值追求;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事物发展要求系统性、全面性、平衡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价值追求;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体现了在推进事物发展中重视实践、尊重客观、讲求方法、促进社会事物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最大化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人的问题是当今各种哲学学说的关注重点。以人为本强调以人的本性为根本,把人当作一个类为依据提倡尊重人、爱护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民主和平等。以人为本贯穿了中国共产党81年的奋斗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中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发展”等等 ,既是这一社会发展理念之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典型体现 ,同时也体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有关人的问题的提法上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自己生命的生产”与“他人生命的生产”, 构架了统一的社会生产,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生产的承载者和主体, 社会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和人的全面发展。两种生产理论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 为“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动运用和体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