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陈启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1-8
简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并分析了农业相对滞后的现状和原因。着重阐明农业可以致富、农业可以跨越发展、农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的新农业观 ,进而讨论以农业为主导、工业经济与生物经济相结合的新现代化 ,还提出需要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瑞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2)
武汉地区的农业经济存在着用地结构不尽合理、用地效益不高、农业投入不足等状况。武汉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走“绿色革命”的路,同时要加快农村交通、电讯的建设,整顿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完善金融市场,以保证“绿色革命”系统工程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4.
邵法焕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5-7
怎样才能解放思想 ?我认为一是要正确认识并切实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避免急躁冒进 ,盲目发展 ;二是要切实转变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改变不利于改革发展的做法和体制 ,为事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是要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用创新的精神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一、吸取历史教训 ,时刻都要重视农业发展 ,合理调整工农业发展速度五十多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大体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偏斜循环 :1 95 2~ 1 965年 ,1 966~ 1 984年 ,1 985~ 1 991年。1 992年以后 ,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业 ,使农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农业连… 相似文献
5.
民间资本与农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化经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斌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425-427
“庄园经济”是民间资本与农业相结合的农业资本经济,其实体是现代农业企业。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了这一经济形态的成因以及由此决定的基本性质,提出了制度创新过程及其必须具备的条件、制度结构和制度效率的评价。认为农业资本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柱华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15-17
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关系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西部农业却又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存在的特点,如何抓住和应对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加入WTO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逐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将是摆在西部人面前的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林晓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33-34
海西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关键在于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由于福建农业发展受地理位置、自身技术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影响而有其独特性,但是目前福建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层次较低、总量偏少,结构失衡、人才流失严重,对人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服务不到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求转变思想,重视农业人才,加大对农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加强管理,扩大闽台农业人才交流,构建福建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建立一支能有效服务于福建农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南阳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增长将更趋平稳,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化。在新常态背景下,南阳经济发展之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开路,尽快释放改革红利,继续推进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把推进改革和盘活存量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土地、资源和金融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制定具体的督查计划;二是抓紧制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续工作规划》,以高效生态经济市的定位优势,争取国家层面政策、财政更大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培育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带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实力,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四是切实提升"两度两力",构建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体系,挖掘消费增长潜力,着力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步伐;五是发挥政策效应,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努力激活民间资金,建立和深化资本市场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方法对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分析的结果说明,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收益的相对有效性差异较大。对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得出的农业发展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区从非有效到有效的调整数据,可为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科学布局、规划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使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达到相对最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信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0-22
近年来,锦州市农业升级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锦州市农业升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锦州市农业升级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锦州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判断及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锦州市农业升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加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9-7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有: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做好三大保障工作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业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循环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四种模式和发展的四个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创新、健全中介组织、总结试点经验等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玉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2):23-26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村循环工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循环,实施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制度安排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制度障碍:制度转换滞后、耦合不够、缺乏统一、导向不当和约束不力等。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必须调整制度内容,完善制度体系,加快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农业风险的规避与农业保险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正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63-266
新时期农业风险的外延与内涵扩大,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还包括经济、技术及制度等方面的风险。规避农业风险的方式众多,而农业保险制度在现阶段中国农村有独立的运行空间,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营造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合理定位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创建农业保险的多元化组织体系等均是构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对新经济下的制度创新成果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这一时期制度创新的特点和作用,以期为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尤其是进一步履行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送旧局、处变局、迎新局的压舱石,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新话题、新课题。通过厘清农业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发现,在历史阶段,农业曾扮演了工商业资本积累的来源、国民经济的蓄水池、战略市场后备资源的角色;“双循环”作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需要把握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农民与市民、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四对关系,明确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分配、农业国际化四大战略任务;通过对农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分析,从理论上梳理出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产业链循环,农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价值链提升,国内国际农产品的供应链稳定,农村市场挖掘与城镇农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在路径选择上,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围绕中国并连接世界的农业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衔接供需两侧,融合城乡发展,形成农业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面对服务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必须恪守"政府主导、社会介入,市场决定、民办公助,资源协同、系统集成"的原则,促进公益性、准公益性与营利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协调发展,建立"政府+服务中心+专家+协会(+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行农科教一体化、服务内容综合化、服务形式多元化、服务队伍人才化、服务技术网络化。实行双向互动服务,全面提高服务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新经济时代 ,只有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 ,审时度势 ,认清潮流 ,才能正确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从而抓住机遇 ,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及农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趋紧,农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要求。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所生产的农产品高质量,而且要求生产的环境及生产经营过程高质量。林下经济由于充分利用林地中的水、土、生物资源,在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下发展,不仅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生态优质的特征,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而且能够纾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取得良好的生产经营效益,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互促进。因此,应认真研究林下经济助力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采取系列有效对策,积极开发林下经济发展,以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