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民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阶段,围绕国民革命领导权问题,中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领导权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争论焦点,已有研究成果丰硕而不乏佳作,但至今仍没有形成关于领导权的核心概念,也没有对影响领导权的深层次理论进行系统探讨,相关争论依然存在。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进程,有必要对国民革命这段历史,尤其是这段历史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对国民革命领导权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已有研究的薄弱之处,以为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领导权归属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史研究中,关于大革命领导权归属问题,近年来发表的文章很多,众说纷纭,争论激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以求赐教。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的政治哲学创造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形态更新的一个缩影。他不仅研究抽象的理论,而且研究实际的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搭建起整体框架;他在"伦理国家"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范畴体系;他提出既有时代特征,又有民族传统的领导权理论,建立起以领导权为核心的政治科学,揭示了领导权思想结构的秘密,使人的文化世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对象。葛兰西的政治哲学创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并没有随着革命时代的不复重来而渐行渐远,相反,它指向的恰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对的问题,也因此成为必然与我们这个时代同行的哲学。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在大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在思想观念上,对领导权的认识是模糊、摇摆和反复的,对“领导权”内涵和实质的把握也存在着错误;在实际行动上,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战略决策和策略选择也有失误,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更是错误的;另外,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是脱节的,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没能取得大革命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围绕当代工人阶级展开的争论对于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依然具有理论启示。以霍布斯鲍姆发表的"工党的急行军已然停滞不前?"为起点,拉克劳和墨菲、斯图亚特·霍尔和密里本德—伍德围绕工人阶级理论与现实展开思考和争论。这场关于工人阶级的论争启示我们:第一,必须坚持工人阶级政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第二,必须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领导权;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工人阶级与其他新社会阶层的关系;第四,应当恢复和加强对当代西方阶级问题和阶级理论的追踪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其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重要的贡献",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以后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形成了所谓"葛兰西转向".文章以文化领导权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其国家学说、有机知识分子理论、阵地战的革命战略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我国当今国家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领导权建设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领导权建设阶段.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历程得出的启示是:建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确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核心内容;教育和自觉相结合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主要途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形势下,获取最广泛民众的精神认同,进一步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杨静云 《北方论丛》2020,(1):35-42,121
瞿秋白和葛兰西共同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他们的文化领导权思想都接受了列宁领导权理论的影响。这两位分属于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位早期共产党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革命和思想启蒙在革命进程中的历史性作用。二人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因此二人尤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大众化”策略这一点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由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环境的差异,二人的文化理论在后来的历史中遭遇了迥然不同的命运。对二人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东、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首先被传播的是唯物史观,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此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主要受日本学者影响,唯物史观被解读为"经济史观".大革命失败后,基于对失败的深刻反思,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大革命时期作为主导思想的"经济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误读,这种误读使我们忽视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重要性,陷入了"机械论"的误区,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思想根源.在对失败的反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丰富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来源、组织理论团体、创新理论成果的方式,重新认识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原来机械的经济史观转向了辩证的唯物史观,并进一步将斗争观引入唯物史观,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确立了与我国实际相符的革命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转危为安,亦为其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西方实证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当前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争论并没有超越这一范围。因此,围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历史论争及其解决成为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当前最要紧的是弄清:1.西方学界是在什么意义上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2.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马克思是否同意自然辩证法?4.自然辩证法是科学还是哲学?  相似文献   

11.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文学观念.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近来国内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争论又趋于热烈.本文简要梳理了争论双方的基本观点,认为这一论争显示出双方都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但也应该扩大理论视野,汲取各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以把新时期所取得理论成就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形成思想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是思想成熟阶段;解放战争时期是思想进一步发展阶段。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基本内容: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中的领导权问题;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实现领导权的策略;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的具体方针;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反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内部的错误倾向坚持长期合作。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重大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结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小京 《兰州学刊》2006,(1):116-120
中共四大提出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在大革命时期绝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许多革命实践考验后,达成的一项共识。中共四大不仅在如何夺取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与对策,而且还于会后长期坚持了这一主张。中共四大是党的历史上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严峻形势下积极领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该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大致经历了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分散化、个体性学习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初具规模、组织化学习阶段,抗战时期的制度化、规范化学习阶段和解放战争时期较为系统化深入学习阶段。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不断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对马列著作的学习,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思想理论基础。今天,系统梳理这段历史,相信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内在诉求和现实需要,是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是不断拓展和持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与说服力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思想白国欣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必须坚持和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这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深入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阶级关系,认真总结了我们党处理统一战线问题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建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是:从战略高度考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有关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并特别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整合社会科学与政治哲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之间的有关争论与共识。包括:全球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富差距的历史与现状,围绕贫富差距的成因、合理程度以及各项制度与政策设计适用性的争论,以及对中国共同富裕政策的探讨。梳理不同学术领域对共同富裕问题的争论与共识,既有助于促进不同方法与视角之研究的对话与交流,也有助于明晰和确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资源和智识支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的前瞻性反思与建设性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富 《河北学刊》2005,25(2):31-36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认识,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与发展。 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缺陷:在研究内容上,忽视了对哲学观本身的一些深层理论问题的进一步追 究;在研究方法上,往往缺乏哲学自身的论证方式,忽视了从"没有分歧的方面"入手、从上位问题入手、从形式化标准入手、从语 言实践入手来研究讨论,往往只是在同一层次上各自陈述各自的看法,缺乏真正的实质性对话;在研究成果上,还没能实现哲学 观的研究与哲学理论本身的研究在逻辑上的衔接。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曾经 是而且至今仍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解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这是一个持续争论并始终没有彻底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陈先达教授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此问题的最新阐述,拨开了长期笼罩在马克思主义上空的迷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陈先达教授今天如此深刻精辟的回答,是他长期在马克思主义大海里潜行探索的回报,是其几十年在哲学的汪洋里深度沉思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