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逻辑演绎的合理性上进行分析 ,德性可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立论基础 ,人性论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基础 ,家庭伦理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植基础 ,活动和交往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基础。学校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必须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建立一种“大德育”的德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自主性为基础,致力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以促进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道德人格为目标的活动。它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要求,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推行主体性道德教育急需转变道德教育观念、改进道德教育内容、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原则就是道德教育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普遍要求。坚持主体性原则是道德教育过程和规律的必然要求,然而,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偏离了主体性原则,造成了道德教育的低迷和失效。坚持主体性原则,增强道德教育实效,要做到:逻辑起点和主线———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现实途径———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内容选择———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氛围保证———用交往重建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载的“德性之知”,是以宇宙共同体为认知对象的生态认识方法.在这种认识视野下,宇宙存在“幽明”的双重境域和“太和缊”的运动形式.张载“民胞物与”的生态境界,不是“我”与他者的直接关系,而是通过“我”与宇宙本体的关系,间接架构起“我”对宇宙成员的道德关怀.张载肯定《中庸》由理性认知而致道德觉解的修养进路,并提出“大其心”的生态修养方法,即人的精神追求应印合宇宙生养万物的生态德性.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理论渊源及其对教育的新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慧 《兰州学刊》2004,(3):274-276
本文在追溯了接受美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先驱的基础上 ,分析了接受美学给予教育的一些新启示。它包括教育必须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 ;教育者必须认真对待受教育者的“期待视野” ;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接受以及教育必须与时代同步等。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缺位是衍生网络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前社会的网络行为问题突出表现为推崇技术至上、忽视网络生活的人文需求,偏重情绪宣泄、忽视理性规约,行为主体的价值失落、人际情感纽带脆弱。主体性视野中社会网络伦理教育应当遵循价值认识的规律和道德教育的思维逻辑,培养真正具有理性的道德人。因此,凸显核心价值观,合理阐释和利用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以及倡导彼此间相互的道德责任是生成网络道德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冯利华 《天府新论》2010,(1):152-155
期待视野是读者的内在审美尺度,影响阅读兴趣,决定接受效果。明清小说理论蕴涵丰富的接受意识,相关探讨已涉及到读者的期待视野。这一时期,小说阅读群体与创作目的皆发生变化。为追求商业利润与“寓教于乐”的阅读效果,小说创作转向对接受者的关注,而过分注重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则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作品的艺术水准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8.
张旸 《人文杂志》2012,(5):187-189
德性是人在实践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具有价值特征和生命力量的内在精神品质。德性需要可以被理解为人对自身道德内在精神品质的依赖和要求。重视尊重德性需要的内容及其形成方式所具有的时代性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德性源发的生命性和自我性,任何道德内容的展现及其德性的形成都包含着与个体生命发展逻辑相一致的个人的选择和谋划,是个人追求美好和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是民生政治发展的逻辑必然和现实要求.民生政治背景下,改善民生是党执政伦理建设的逻辑起点,保障民权是党执政伦理建设的实践追求.要以民生为导向,强化党的执政伦理价值追求,完善党的执政伦理制度保障,构建执政主体德性养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万莲子 《云梦学刊》2001,22(3):60-61,68
接受美学中的文学阅读期待视野表明,文艺接受必然地带有接受者的主观心理成份和个性色彩,体现出他/她的审美情趣和素质,使接受后的作品与原作相比发生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变形".文学欣赏接受中的文化审美过程就是对文学历史的添砖加瓦,是使文学既成历史丰富生动的最好表征.从阅读期待视野中,人们时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中极端化女性写作现象的迥异态度,尤其可以证实这一点.文学欣赏的开放性满足了无限多样的阅读体验与阅读好奇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掌握丰富的道德理论,但拥有知识并不等于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德性是通过实践养成的,大学生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美好德性的培养才得以可能。加强道德实践这一关键性环节,找到适合当代大学生德性培养的现实路径,使大学生把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践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道德教育引导人、塑造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存在重目的轻手段的倾向,认为为实现道德教育培养个体德性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一倾向违背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割裂了道德教育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是不可能真正培养出有道德的人的.从目的与手段的哲学关系出发,在探究道德教育目的与道德教育手段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可提出道德教育必须是道德的观点,并构建了四条确保道德教育合道德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生命道德是生命德性的"应然",生命认知、生命关系与生命意义是其内在的三个向度。生命道德观实质反映了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是道德考察的切入点。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道德状况,通过对广东地区10所高校展开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生命认同度与满意度、较强的理性精神与公民道德素养;大部分学生生活目标明确且充满生活热情,能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庭的关系。但也有少部分同学生命道德信念不强、生命实践能力不足、自我满意度不高,且在性别、年级、专业及是否接受过生命道德教育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需要提高其有效性,耦合大学生的现实诉求与生命道德教育的时代特质,寻求生命意义的真谛;将生命道德植入社会实践中,修复生命道德中"知行断裂"的现象;以对话教育培植生命主体性,强化道德自主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丽慧 《兰州学刊》2004,(5):271-273
道德教育接受是一个不断深化、错综复杂的过程。在对历史上与此有关的论述作简单回顾的基础上 ,本文将“链”这一自然科学术语引入道德教育领域 ,重新阐释道德接受过程 ,提出道德教育接受链应由前接受、现接受、后接受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伦理学基本上由自然人与戒律两个部分构成。由于缺少自然人在接受教化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的,因而始终无法摆脱道德无力的理论困境。有鉴于此,麦金泰尔独树一帜地提出"回到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德性传统"。麦金泰尔将道德和律法作为判别一种学说的标准和依据,并以此来断定其是否能够作为德性传统中的一个理论环节,以有益于解决人类目前存在的道德困境。他的解决方案和评判标准都很有意义,但存在着很多不符合实际,甚至是独断论式的断言。  相似文献   

16.
人实践的道德标准何所是是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思考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马克思没有系统讨论过这一问题,但是,马克思并非对人实践的道德标准避而不谈,相反,我们从马克思著作中可以寻找到他对以往哲学家在这一问题中所作回答的批判以及对人实践的道德标准何所是的答复.在马克思看来,人实践的道德标准是满足人之本真存在状态的需要,即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其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解放.也就是说,人实践的道德标准必然是以满足人之本真存在为目的,只有如此,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不受外在于人的力量宰制,而保持自身的合道德性.  相似文献   

17.
创新与立人——全球化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场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全球化,正以强劲的势头推进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用全球化视野来观照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理当对以应试为特点、以复制为功能的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教育进行深刻的扬弃,实现教育价值观从适应论向超越论的历史性转换。文章由此出发,阐述了以创新为价值先导、以立人为目标追求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要义,其中包括教育理念、人才结构、课程设置和教育体制诸方面的现代化。进而论及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角色之现代化,即确立以“平等者中的首席”为内核的新教师观,探究教师素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性建构,从而高效落实全球化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道德资本"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为局限于"物"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指出了另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益方向;它从道德源初的建构出发,对道德进行了解构分析,并重构了道德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正视了人的利益追求;"道德资本"的逻辑与道德的资本逻辑并不等同,因此,它并不是以资本的逻辑来演绎道德,而是以人的道德来限制人展现在资本上的"唯利是图"的欲望追求.  相似文献   

19.
肖平 《天府新论》2000,(3):40-45
本文提出对工程目标进行道德审视的问题.文章根据工程活动的社会性、效益性和技术性特征,以工程伦理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人道主义原则为标准,分析工程目标的道德性,阐明工程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20.
制度的德性包括制度本身的德性和制度中人的德性两个层面。制度本身的德性 ,是指制度本身所蕴涵的道德追求和道德理想是否与人类活动根本目的的一致性和制度结构本身所体现的伦理品性。制度中人的德性 ,是指政府制度行为主体的德性。道德上公正合理的制度 ,是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