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以昆明市S社区居委会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民广泛的社区参与是西方社区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动力来自于政府 ,而非社会自身 ,因此 ,城市居民缺乏社区参与的传统和社区参与的意识。居民对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活动普遍缺乏参与的动机和愿望 ,这一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选取了一个社区居委会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通过对这一个案中居民社区参与的基本特点的描述 ,力图找到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可能原因 ,并就如何提高居民社区参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宝锋 《晋阳学刊》2006,44(4):42-47
政治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公共选择,个人在参与政治活动时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根据。对Z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研究发现:实际参与率低、参与人群结构不合理的制度根源在于单位的资源垄断和居委会的行政化。激励居民政治参与的关键举措是彻底解构单位制,使社区真正成为社区公共事务的法人主体;以社区为选区,遴选人大代表或政府官员;转变政府职能,发育公共空间,使社区居委会真正成为居民利益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参与制度是城市社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居民社区参与制度,对于增强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社区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社区建设中对居民参与制度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应从民主制度建设、组织制度建设、教育制度建设、保障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加强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潘昕 《理论界》2007,(6):46-47
本文通过对2006年上海市某居委会换届选举全过程的调研,在数据采集、重点人物访谈、参与观察基础上。发现在居委会换届选举高选民登记率、高投票率的背后是实际主动参与者数量寥寥,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中普遍的政治冷漠。在对利益相关度、维权意识、组织者的动员与激励效果这三个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变量在该居民小区这一特定空间展开的现实逻辑进行分析后,探讨居委会自身功能的复杂性和有限性。  相似文献   

5.
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居民社区参与不足是目前我国社区建设中的瓶颈性问题。公共参与精神、道德力量和政府的推动等因素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社区参与 ,但不是居民社区参与的根本动力。居民社区参与的根本动力可以从社会行为的交换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中得到解释 :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居民是否参与以及以什么态度参与 ,这取决于参与行为的价值预期或价值的大小。据此 ,在实践上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当代中国社区参与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制度理论是当代西方研究社区参与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当前,中国社区参与状况的特征是:居民社区参与的总体参与率低,分布不平衡;居民社区参与深度不够,形式单一,目标层次低,非政治性参与多,政治性参与少;社区参与机制运行的行政化严重。这些发展中的困境,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社区现代化的进程。在社区参与理论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之路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社区利益、社区认同是居民社区参与的根本动力和影响因素,参与制度的缺乏也是居民社区参与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强化社区成员与社区间的利益关系和认同关系、建立各种参与制度是促进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已步入"社区时代"。社区居委会作为一个基础性的群众自治性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与居民的互动关系,是影响社区居民自治发展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资源、制度、组织功能、公民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导致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关系异化,未能实现基层民主建设目标价值。本文在构建和谐社区视野中,通过对茂名市岭咀社区走访调查,对该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处理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社区参与”的大部分文献属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范式 ,对“社区参与”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有意义。经济学认为“社区参与”就是理性经济人生产和分享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机制。博弈论分析认为社区居民参与程度由居民分利能力决定。社区参与各个主体在“效用最大化”的驱使下 ,展开了公共利益创造和分享的博弈 ,其博弈均衡是分利能力较强的居民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建设 ,分利能力弱的居民对“社区参与”比较消极。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民作为利益相关者,极大地影响着景区的发展。同时,社区参与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旅游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广西梧州石表山休闲旅游风景区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居民对生态旅游认知缺乏、对社区参与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参与程度低,甚至有抵触或消极对待的现象。为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及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景区与当地政府应建立适合的社区参与模式、有效的社区参与保障机制、合理的社区参与动力机制、规范的社区参与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有助于协调社区阶层间的利益和矛盾,维持社区的和谐与稳定,降低社区治理的成本。当前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还较为低迷,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社区认同度不够,社区公共理性缺失,社区参与率不高,社区满意度偏低。浓厚的单位意识而低迷的社区意识制约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破除单位社会后遗症需要加快社区意识重塑:培育社区组织,重构精神家园;拓宽社区参与,深化社区自治;培育社区资本,促进社区发展;开展社区教育、重塑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社会共治理论研究城市居民社区治理参与行为问题。首先,在梳理文献基础上提出居民参与认知、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假设;其次,在对成熟量表适应性改进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第三,利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验证了相关假设,即居民参与认知对居民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参与意愿对居民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社区资源保障对居民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社会共治理论的城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提升策略,对居民社区参与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社联动”就是在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专业社工介入社区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力量薄弱、社区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市场力量介入不够等问题。完善“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需要建构“行政、自治组织、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结构,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大力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加强社区与企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张禹青  彭定萍 《理论界》2014,(12):90-97
本文从组织规模与类型、组织结构、组织行动等方面对北京市社区治理中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进行剖析,并结合北京实际,揭示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总结当前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能力。通过研究发现,社区民间组织既能有效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为公众提供参与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和平台,同时社区民间组织在预防社区矛盾和善治社区等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渐进式的改革道路是我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优选之路,作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起点和重要建设内容的村民自治也应该遵循渐进式的发展道路。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渐进式村民自治仍面临许多现实的困境。如村民民主意识和能力缺乏、政府过多干预村民自治、农村社会自治组织不能为村民自治提供发展的社会基础等等问题。要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就应当逐渐地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政府逐渐放权以扩大村民自治的空间,培育农村社会自治组织以巩固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法治视野下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实证调查为基础,剖析了当前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阐释了"功效理性"缺失、制度性支撑不足、大学生参与能力较低等导致问题存在的三大原因。研究表明,实现高校管理中学生的有序参与,需要增强学生参与的公民意识及能力、完善学生组织化参与的机理、畅通与健全学生参与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民集中居住区伴随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而出现及普及,苏南地区在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治理问题方面已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了物质设施层面管理的完善和素质意识层面管理的提高。分析政府的征地补偿、居委会的职能错位和居民的意识形态、生存压力等多角度治理问题,以及农民集中居住区现今存在的三大矛盾,即居民与政府、居民与居委会、社区居民内部的矛盾。根据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并建议加强社区居民的交往,强化社区的互动,以及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建立面向全体居民的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为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而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价值,也推动着城市基层民主的实际运转,是现代民主在社区微观层面的实现。在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利益与权利得到实现,理性协商的公民精神得以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得到彰显,社区公民组织成长起来,民主不再抽象,不再陌生,而首先在社区范围内成为公民触手可及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