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本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当今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也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广告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也自觉不自觉地包含了家庭文化的因素.文章从家庭文化及其衍发的四个方面,即人伦关怀、游予文化、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以及绿色意识来看其在广告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与广告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活动是一个创作活动 ,广告作品实际上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任何民族的广告文化都受其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广告文化也不例外。因此 ,为提高现代广告的有效性 ,需要从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绚丽的现代文化中吸取营养 ,借助文化适应、文化融合等策略 ,使民族文化与现代广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有效地提高现代广告的文化品位 ,强化广告宣传活动的市场销售效果和形象塑造效应。  相似文献   

3.
青海河南县那达慕是文化重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转化为体育赛事的重要形式。其意涵和形式的变迁是人们在民族交往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再造,使传统文化嵌入到现代生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那达慕赛事仪式中的文化展演与互动通过对文化标记物——赛马的高度关注,和对比赛的情感激发中形成了高度情感联结,从而促进了民族社区内部团结和民族文化自信并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平台。那达慕的意义变迁过程体现在多民族多种形式的交往互动中,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间的协调,建立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一致性的文化资本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民族体育是一种历史悠久、引人注目的,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与生活中的,与现代体育概念既有相通性,又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现象。而传统是一种文化遗传,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石。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世界各民族自身发展历史的时代产物,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展现,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丰富多彩的藏族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宗教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广告主题越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背景 ,越易引起受众对主题的高度认同。本文通过民族文化性格特征、传统文化精粹、民族思维规律与方式等文化要素在广告主题的应用分析 ,提出若干强化民族文化背景的广告主题类型。  相似文献   

6.
广告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创意必须在广告环境所处的某一文化语境的背景下进行,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因此,深入研究广告创意的文化视界,认识广告创意中的民俗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的运用及影响日益成为广告创意的必需。而珍重民俗,呼应流行,秉承传统,链接现代,正是确立崭新的广告创意文化之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继承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一座伟大的丰碑。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要发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妥善解决民族道德的传承问题。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又要增强现代道德意识。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  相似文献   

8.
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蕴涵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隐喻和文化密不可分。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性为不同语言中相似性隐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不同民族文化意识、社会风俗、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有些隐喻概念又为某民族所特有,不仅体现该民族自身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以及传统习惯,也透视出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概念等。  相似文献   

9.
段超 《江汉论坛》2005,(11):135-139
湖北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传统丧葬舞蹈"跳丧舞"转换为现代健身舞蹈"巴山舞",融会多种民族舞蹈而成的清江舞、土家族婚俗剧<土里巴人>、山歌创新、"女儿会"的变迁等,都是文化创新的成功实例.透过湖北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我们认为,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要注意把握好六点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是文化创新的前提;二是努力探讨新形势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三是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吸收现代进步文化因素,打造文化精品;四是必须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五是建立文化创新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崔银河  崔燕 《兰州学刊》2010,(12):191-193
由于中国元素中饱含着许多能够鲜明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成分,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广告运作时的一个首选创意表现点;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些广告人被"怪异"为最终目的之文化创新求异观念所征服,进而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元素洋奴化、低俗化,并且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指导下,创作出一条又一条玷污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广告。这些广告被炮制出笼后,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负面效应,损害了民族利益,糟蹋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同时更给广大消费者心灵带去了极大伤害;文章主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任一鸣 《社会科学》2007,(4):184-188
在跨民族文学文本中,某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及其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被放置到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框架中加以表达,从而具备了文化翻译的功能。跨民族文学文本进入翻译研究视野的可能性,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达功能,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对这样一种文学文本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基于对传统翻译研究中研究角度或研究立场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对传统翻译研究中一些基本观念的重新审视和突破。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跨民族文学文本,应成为当代文化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陈秋萍 《广西社会科学》2005,(7):188-189,191
广告创意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广告作为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接受不同的广告创意,不同的广告创意则孕育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广告人应认识和把握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和差异性,让中国广告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李坚 《学术探索》2014,(1):98-101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从古至今广泛存在着以鼓为载体而兼具各种文化功能的民族鼓文化,并且一直被各民族人民所认同。它鲜明而有力地展示了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情感,以及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心理,同时它也是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跨境民族区域的乡土鼓乐舞中承载着太多的人类历史,以及大量民族民间风俗内涵,不仅在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上有很强的史料性,而且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上也具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自觉实现具有主体性的文化生命构建。文化自觉的重心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人文精神建设是文化主体建构的核心内容,同时要在文化自觉中正视传统文化与多元现代社会的融合,从而消解西方文化的单边主义,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中英“死亡”委婉表达的异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委婉语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共存的现象。它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从宗教文化、民族情感和社会地位三个角度对中英“死亡”委婉表达方式异同的探讨分析,揭示了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西藏的民族节日与传统体育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生产、民俗等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体育竞赛与娱乐活动很自然成了节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我们再透过民族节日和传统体育的“现象”去探究其历史文化内涵,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它在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三小民族的先民们经历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多神崇拜等的漫长历史阶段,原始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渗透到黑龙江三小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推进,黑龙江三小民族在这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周围的主体性民族所同化,慢慢地开始失去自己的本来面目。保护黑龙江三小民族原始宗教信仰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就是对三小民族的情感价值观、行为模式及传统文化的诸多方便所进行的保护。在保护的过程中,可借鉴近年来我国对汉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对三小民族原始宗教信仰进行保护。除此之外,保护三小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一定要与迷信相区别。黑龙江三小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保护只有从民族自身出发,充分调动本民族人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其顺利地传承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教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融会贯通,是民族精神培养孕育的摇篮。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充分饱满地体现了民旗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社会成员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继承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优秀成果,营造现代家教文化氛围,是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西美尔:文化视野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景萍 《学术探索》2004,(10):73-76
社会文化是西美尔研究情感的基本视角。西美尔把情感与货币、商品、娱乐、卖淫等大都市现象联系在一起 ,着眼于探讨情感的现代性品质 ,从现代文化的矛盾中揭示了现代人情感的困境。情感来源于文化世界 ,但在文化世界中情感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情感来源于完整的个人 ,但在个人的生命中它却失去了美好的感觉。西美尔形成的是一种悲观主义的“情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云南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调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云南特困民族视为一个研究整体,梳理他们具有民族性精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共有发展特性及其背后的动因,探讨促进这些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民族性,保持与调适的优化路径和选择方向有着极高的理论价值。特困民族精神性文化的调适发展,重中之重是要恢复民族成员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自觉,重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再发现中来实现,而这其中的核心关键就在于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对族群内部个体的发展体现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