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此筹备“常州师范教育百年庆典”之际,我们采访了常州市人大副主任(原副市长)周亚瑜、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原常州市教委主任汪鹤鸣、常州市教育局局长韩涛,他们四位曾先后担任常州市教育局局长,对常州师范教育有着不解之缘。从他们充满深情的忆谈中似乎可以看到常州师范教育不断壮大、不断提升的历程,也可以看到常州师范教育继续发展的希望。2006年7月21日下午,居丽琴副市长在筹备常州师范教育百年庆典座谈会上的讲话,情真意切,她说:我对常州师范教育情有所系。第一,我是常州师范的毕业生,常州师范百年培养了大批教育战线的优秀工作者,我…  相似文献   

2.
谈谈“双教双学式”教学法张元亨,赵庆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这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离不开基础教育。要抓好教育,首先要抓好师范教育,而抓好师范教育,必须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中师目前大部分都是采用...  相似文献   

3.
建国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全面掌握师范教育的特点,是师范教育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个口号,争论很久,至今尚未完全解决。五十年代初期,学习苏联经验,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师范教育体系,成绩应当充分肯定。考虑到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师资的,因此有些同志曾提出师范院校要“面向中学”的口  相似文献   

4.
“不搞争论”的哲学思考吴宏亮,郭永红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的南巡谈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①“不搞争论”的思想方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至今,发生了两次姓“资”姓“社”的争论。改革开放之初的争论是由于改革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许多人囿于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社会转型期的争论主要是因为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引发的,这些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的。要从根本上消除姓“资”姓“社”的争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一是要加强理论创新,用令人信服的理论及时祛除人们头脑中的疑惑;二是要深化改革,把改革引向深度和广度,用改革与发展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11,(35):89-92
“企业发展,一年靠机遇,十年靠机制,百年靠文化”。 近年来,公司党委积极借鉴世界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注重吸收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紧贴现代金融企业建设发展实际,按照“以观念更新推动理念创新,以文化发展推动管理升级”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积极培育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富有特色,落地有声。  相似文献   

7.
在个体的消费伦理中,一直存在“尚俭”与“尚奢”的争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尚俭”的消费观已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但由此认为“尚奢”的消费观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在“尚俭”与“尚奢”之间寻找一种既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又适应个体发展的合理的消费观是对消费伦理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文明、健康、适度应该是个体消费伦理合理建构的原则与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不仅受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还受新时代新矛盾的影响,作为承担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重任的地方师范院校,需要突破传统师范教育的桎梏,构建适应时代特征的“新师范”体系。“新师范”之新体现在所处时代、所负使命、所持理念、所构体系和所建评价等方面,“新师范”建设重在创新,是高水平、专业化、智能化、开放化、特色化的师范教育。地方师范院校“新师范”体系构建要在分析时代挑战和内在动力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搭建“一个目标、一种模式、一套质量标准、一系列保障机制”的改革框架,并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师范”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普遍采取弹性开放师范教育制度。师资由“分离培养”向“统合培养”转化,师范院校也逐步超于综合化。这是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师范教育也必然向这一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0.
自1896年严复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至今已近百年。翻译界诸家对“信、达、雅”标准所持见解不尽相同,分歧颇大,因此这场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信、达、雅”三条标准中,以对“雅”的争论最激烈。“雅”按照严复的本意系指“尔雅”,即用古文言文(“汉以前字法、句法”)所表现的文字之典雅,并没有风格的意思。但是,随着译学争论的深入,译者的注意从对“信”与“达”的追求转向如何更好地体现原作之“情绪”、“情感”、“神韵”或“感应”。“雅”不再单指文字,而是进入了美学范畴。 用一定的言语文字及表现手法,表现一定的思想或事件,收到一定的效果,就形成作品的风格。而作品风格之不同,除作者本人的文学素质为关键之外,还受着时间、空间、言语社团以及题材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百家争鸣”是毛泽东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时隔35年之后,邓小平为什么又强调“不争论”呢?就“百家争鸣”与“不争论”的关系,邓自强在1994年9月20《深圳特区报》撰文认为,“百家争鸣”是繁荣科学研究、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而“不争论”并不是针对科学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2.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所以,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叶圣陶先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对师范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认真学习叶老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贺信     
值此常州师范教育百年华诞之际,谨致以热烈的祝贺!一百年来,常州师范教育以杏坛设教、木铎教化为底蕴,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宗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道路,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常州师范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师范教育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更大贡献。二○○六年十月十二日贺信@张卫国$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  相似文献   

14.
项阳 《淮海文汇》2003,(3):37-38
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在办学思想上一直存在着“师范性”与”专业性”的争论。持“专业性”观点的人认为,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准才可以游刃有余地胜任教学任务:持“师范性”观点的人认为,只有重视和突出师范特点,才可造就音乐教师。事实上,这两种思想的争论大可不必,这完全是因为许多人对高师音乐教育的理解存在一种遮蔽。我们大可以敞开心扉,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来正确理解这两种思想,进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学前师范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长期关注并投身幼儿教师培养事业,不断更新并发展其幼儿教师理 念。早年教育经历形成了陈鹤琴对教师职业的初步认知,师范教育办学使陈鹤琴确立培养中国化“活教师”的志向,积极开展 “活课程”“活教法”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后,陈鹤琴提出教师应自我改造为“人民的教师”。从“活教师”到“人民的教师”,陈 鹤琴始终强调幼儿教师同时肩负保育幼儿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积极呼吁提升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保障幼儿教师工资待遇, 并持续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以确保幼儿教师得到系统专业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8,(17):39-41
“玻璃做葡萄,绝技百年传”。曾经在北京城家喻户晓的“葡萄常”.因为这门独绝的手艺,得到慈禧的御赐牌匾。获得过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金奖,更为新中国创下大量外汇.以一个民间小玩意登上大雅之堂:也因为这门家传绝学,“葡萄常”家族恩怨不断,传人命运坎坷.手艺百年沉浮。  相似文献   

17.
1938年发生于上海“孤岛”的关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争论,是现代文学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由于各种原因,这场争论在以往的新文学著作中不被重视。本文对这场争论的起因,理论建设上的意义,以及《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意见》的由来诸问题,在澄清史实的基础上作出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朱子与陆象山二人就无极太极问题产生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双方对“极”一字的考察略显支离,象山认同梭山的观点以“中”训“太极”,朱子则将其视为“至极”,然而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两者在义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胡晋接认为师范教育应以培养理想师范生人格为要务,主张“村民教育”、“发展社会经济教育”、“实业教育”,积极倡导与组织“全徽教育协进社”,努力实践师范教育,成绩斐然,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了师范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了安徽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例教学”为体实践性为魂———评《中学语文教学法整体改革》成果李维鼎收稿日期:1998—05—26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中学语文教学法整体改革”课题(下称“整体改革”),经江西省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彭以槐副教授等人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