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探讨,由来已久,比较共同的看法是:“由于清朝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这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一看法无疑是正确的;而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反映在军事上,就是军事制度、军队素质、武器装备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专就清朝当时的海防状况,探讨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的失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作为鸦片战争的直接组织领导者,道光皇帝对战争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狂妄自大、对敌颟顸无知和严重的民族偏见,是导致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一系列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固在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军事落后,然当时的中国对世界发展局势的茫然无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鸦片战争战事三起三落,中国败而再败,然清政府对战争因何而起,战势如何发展,战争为何失败,却始终处于盲目状态,这种败而不知其因,败后不明其训,才是历史的真正悲剧。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史学界的结论很明确:政治腐败、军事落后。但是,如果我们今天重新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不难看出,当时中国对世界的茫然无知,亦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期间的地方军事化动员,不过是蹈袭历代团练的旧谱;而战争结束后关于沿海地方军事化的议论,更说明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促使朝野上下深刻反思战败的制度性原因.三元里抗英斗争唤醒了民间反抗的传统,体现了绅士的居间联络功能.社学运动和反入城斗争充分体现了民间绅士对保家卫国责任的诉求,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绅士权利的伸张.战争前后零星的群众自发反英斗争虽然不是这一时期社会运动的主流,但其原始的冲动和激烈的力量,却在近代中国群众性斗争中不断重现.  相似文献   

5.
清朝鸦片走私始于雍正七年(1729年),以后逐年猖獗。清政府反鸦片走私斗争和鸦片走私活动是同步进行的。到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鸦片走私与反走私斗争异常激烈。以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为导火线,使这场反鸦片走私斗争,最后走向了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清政府接连失败,使其无力继续进行反鸦片走私个争。清朝反鸦片走私斗争,最终以悲壮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6.
到了鸦片战争前后,除作为阳奉阴违的招牌外,儒家思想的积极面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中遭到了几乎彻底的背叛,根本发挥不了培育、团结、激励社会力量以自强及抵御外侮的作用。作为这种背叛的直接后果就是抵抗意志、决心的动摇及投降、卖国份子的大肆作祟,更是构成了从纯军事角度看未必注定失败的这场战争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故不应将鸦片战争的失败完全、直接归因于儒学,更不应就此彻底抹杀儒学中蕴涵的一定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清朝自乾隆、嘉庆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狂澜东下”,日趋恶化.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不满足于已有的一个通商口岸,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叩关、闯关走私鸦片,谋取暴利,终于爆发鸦片战争.这是一场震撼“天朝”的战争.战争给民族带来了灾难,却也略为震醒了国人,更加引起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出现了思想文化上的进一步变化.人才观的情况就是如此.战前、战时与战后,人才议论者从社会危机意识到人才危机;从人才危机探究科举弊病;从战争意识到将才、练兵及掌握新式武器的重要;从失败看到人才存在问题等等.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粗略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鸦片战争得名原因、“第一次中英战争”称谓存在的缺陷及马克思对这场战争的评述三方面说明鸦片战争这一称谓并不是有的学者所说的“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9.
迷信开启了屈辱的中国近代之门──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新论王玉德1840年至184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远渡重洋,对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清帝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学术界认为有五点原因①:第一是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史学界早有诸多论述。归纳起来,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军事,清军武器落后,战斗力弱;二是政治,清政府腐败,清廷的妥协投降政策是失败主因。对于经济因素,则未给予足够重视。论者往往只把中英两国的经济情况作为背景材料简单介绍,偶有论及经济因素为失败原因时,亦只是一提而已。本文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对此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1.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清朝统治者养成夜郎自大的文化优势心理和对西方科技的盲目排斥,而这正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武力叩开了中国的门户。这场战争是英国对华实施“炮舰政策”的一个典型例证。这一政策从酝酿到实施历经八年。其间,英国国内鼓吹发动侵华战争与反战者均大有人在。后者在道义上、舆论上、人数上甚至还占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战争最终仍...  相似文献   

13.
农民革命领袖黄巢所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给予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这一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我国光辉的史册.但是,这次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过去,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即认为黄巢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流动作战,一般教科书和通俗读物也都如此主张,以致这一说法几乎成为一种定论.其实,仔细考察一下黄巢所领导的十年革命战争的史实,就可以知道,这种说法是很可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对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鸦片战争爆发于1839年9月4日(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的九龙之战。这是由英国侵略者在广东九龙洋面首先开炮引起的。自此以后,战争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三年,……①这种看法把九龙之战作为“鸦片战争爆发的...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身受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曾经掀起一系列的反抗斗争,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便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展开了.在这次革命高潮中,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革命火焰,几乎燃遍了全中国.这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战争,真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关于这一革命高潮的史实,建国以来,史学界曾经进行不少蒐集、整理和研究,可是仍有许多地方性的起义活动,尚付阙如.本文即试图从这一方面钩勒出太平天国革命期间湖北农民起义活动的轮廓,从而探索它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理解这一革命高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英国在发动的侵华鸦片战争中,对情报工作的重视是其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鸦片战争的战前、战中和战后,英国通过传教士搜集情报和收买汉奸做向导、提供情报,并充分运用地图、气候等方面的情报信息,为其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中,传统的爱国主义没有抵挡住西方的坚船利炮。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猛醒,在睁开眼睛看西方之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为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而且在现实的教育下,爱国与忠君思想逐渐分离,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工程哲学兴起之后,工程史研究也开始兴起。虽然从通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但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却应以洋务运动为正式开端,这就出现了“二十年延误”。在洋务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三场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从军工产业和军事装备特征方面看,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近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与中国古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的战争,而太平天国战争则涉及中国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从古代形态向近现代形态的转型”问题。造成中国工程近代化开端“二十年延误”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封建意识形态和封建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阻碍和抗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二十年延误”的后果严重,教训沉痛。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已经翻过五十年的今天,每当我们回忆起在那惊心动魄的民族战争中,无数英雄血洒疆场的可歌可泣事迹、回忆起各阶层民众中那些曾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而牺牲自己利益和性命的人们,都不能不深深地体会到一点,这就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八年的时间,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改写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屡被列强欺侮的历史,而且取得战争胜利时间之短、所战胜对手之强,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中也是少有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八年抗战的胜利证实了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是争取民族战争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世纪.先是出现了以国际联盟为支柱的凡尔赛体系,后又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雅尔塔体系.不过,20世纪的国际秩序,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和平的喜悦,也有战争的创伤;有值得称道的功劳,也有不少问题.故此,笔者拟就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作一比较,以便对20世纪的国际秩序进行历史的研究,这对于建立未来"国际新秩序"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