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春晨 《学术研究》2006,(10):112-113
本文对清末爱国志士丘逢甲在庚子“勤王”中蛰伏未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他同康有为等人不能完全合拍等主观原因,不能将其简单归结为丘逢甲的家事拖累所致。  相似文献   

2.
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抗日保台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和著名的诗人.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促进祖国的统一,广东史学界、文学界和教育界联合发起组建广东丘逢甲研究会,在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直接关心支持下,于1996年1月10日在广州举行成立大会.原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杨应彬,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广东省社科院院长张磊,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梁渭雄等领导和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丘逢甲祖籍蕉岭县文化局领导和丘逢甲的亲属50多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3.
<正> 丘逢甲(一八六四——一九一二年),又名仓海,宇仙根,号蜇仙,又号仲阏,诗文中常署“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祖籍河南南阳镇平县,祖先属于中原南迁的客家族系.南宋末年,丘氏先祖由福建汀州宁化县迁居广东梅州镇平县(今蕉岭县)直至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后,丘逢甲的曾祖父丘仕俊“始由粤侨居台湾彰化县”.丘逢甲的父亲丘龙章“以教读为生”,人称潜斋先生.丘逢甲便出生在“台湾府苗栗县铜锣湾李氏家塾潜斋公设教处”.  相似文献   

4.
由广东省社科联、广东历史学会、广东中国文学学会、广东教育学会和梅州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30周年学术研究讨会于1994年12月20——22日在梅州市举行,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就丘逢甲的爱国思想、诗歌、教育思想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会者通过对丘逢甲一生的言行的评析,进一步肯定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志土,一致认为,对丘逢甲爱国主义思想的评价,在1984年召开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就给予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但遗憾的是,这种公允的评价在近10年来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同,尤其是在教科书中尚未得…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纪念丘逢甲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广州市和梅县市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广东历史学会、广东中国文学学会,广东教育学会和梅县地区、蕉岭县联合举办的。来自北京、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及广东的学者、专家、研究人员和丘逢甲的亲属共一百一十三人出席了讨论会,并提交论文四十一篇。参加学术讨论会的同志对丘逢甲在文学、教育事业和抗日保台方面的贡献,尤其是丘逢甲从抗日保台到支持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丘逢甲先生是我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6.
丘逢甲与乙未抗日保台运动戚其章100年前的乙来年,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保台运动席卷台湾全省,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在这场运动中,有一位非常活跃的人物令人注目,他就是丘逢甲。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丘逢甲评价不一,聚讼纷坛,莫衷一...  相似文献   

7.
《丘逢甲研究———1984年至1996年专集》简评裘汉康丘逢甲是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著名的诗人。对于这样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应该怎样实事求是地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内地学术界曾经有过不同的意见,也曾流传过一些对于丘逢甲的不实传闻。过...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来好弟昆,一回相见一销魂。少时文酒东风梦,故国旌旗夕照痕。黄鹄几时予我翼,青山它日访公墩。茫茫沧海雄心在,夜半闻鸡舞逖琨。(癸卯六月,颂丞表兄再访予鮀浦赋此奉政逢甲) 这首诗,情真意足,韵味深远,是丘逢甲诗作中的佳构。可惜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及一九八四年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均没有收录。它保存在谢颂丞的《小东山诗存》之中,丘逢甲的侄孙女丘秀芷的著作《剖云行日》还刊出了这首诗的墨迹。它是丘逢甲所作,可确信无疑。  相似文献   

9.
丘逢甲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以诗歌反映时代风云。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组织义军进行抵抗,并在台湾建立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内渡之后,丘逢甲定居于祖籍广东镇平县,以主要的精力兴办新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丘逢甲的诗学,有两个焦点:一是中外事故,这构成了他的诗歌创作之主题;一是西学关怀,这构成了他的诗歌创作之底蕴。二者交映生辉,使他的诗歌显出别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正> 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史学界对丘逢甲的评价大都是否定的,说他在反对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中,先是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抱幻想,后则仓惶逃窜。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今天,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给丘逢甲以正确的评价。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仓海,台湾省苗栗县人,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值得称道的爱国志士。逢甲从四岁起,就在父亲潜斋公所在的  相似文献   

11.
审美:尺度、属性、规律、价值、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世纪之交关于马克思《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的讨论,集中表现在内在尺度、审美属性、美的规律、审美价值和审美关系五大问题上的分歧。只有坚持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克服旧的直观机械的唯物主义,运用感性对象性的实践理论和对象化的方法,从关系中去探讨美,才能对上述五大问题作出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美·爱·自由·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美学是信仰之学。美的绝对性与永恒性构成了信仰的核心部分。信仰本质上是从此岸的、经验的世界向彼岸的、超验世界的超越。信仰的终极指向是真、善、美,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美作为表征既包含了真,也包含了善,既包含了存在的统一、完整、坚实,也包含了存在的秩序、节奏、和谐。人们可以从不同途径通向信仰,但必须从对美的体验开始并最终形成美的意境或境界。美从直觉之美到想象之美,到生命体验之美,内在地存在着一种秩序,这个秩序与人自身的爱的秩序是相互对应的。这种秩序是信仰之所以存在,所以可能,并成为人的基本情结的原因。信仰实际上是人类的自我调节、自我解放、自我完善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界关于儒家亲情伦理的争论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儒家伦理的评价问题,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的不同心态上;第二层次则是儒家伦理有无普遍性蕴涵与现实意义的问题,其分歧主要在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不同的智慧形态与研究进路上.此外,对中西文化的不同取资、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则既构成了这一争论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这一争论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骆长捷 《北方论丛》2011,(1):129-133
关于重大哲学问题所产生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在哲学史上屡见不鲜。随着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兴起,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近年来,一种"准实在论"观点悄然兴起。这种准实在论试图在综合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优点的同时,避免双方所面临的问题。这一新的理论引起英美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一方面招致了一些批评和反驳,另一方面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王小章 《学术论坛》2005,1(7):106-110
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经典社会理论是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知识反应;从经典社会理论的现代性话语中浮现出了三个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即共同体问题、自由问题、正当性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时也是没有被所谓的后现代性以及全球化所终结的、在今天依然具有核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喜欢张洁小说,是因为她有独特的女性视角,女性写女性让人感到真实鲜活,不像传统文学中有的男性作家揣摩女性心理而作有男权之嫌。而且,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对女性的解放和独立的关注有着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思考是严肃而深沉的。《方舟》中的三位女性都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既没有前一代人的自信,也没有后一代人那么悲观,足见其是属于坚强一类。她们是离了婚或形同离婚的独立女性,荆华是理论工作者,梁倩是电影导演,柳泉是外贸部门的翻译,她们是当时凤毛麟角的高级知识分子,然而,她们在走出家庭寻求在社会上的立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大视野看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对策 ,一是开放 :实现国际化 ,加快市场化 ,突出个性化 ;二是多元 :办学主体多元化 ,资金筹措多元化 ,办学模式多元化 ;三是足量 :推进大众化 ,促进社会化 ,发展多样化 ;四是均衡 :与经济发展均衡 ,与国民需求均衡 ,布局层次均衡 ,学科结构均衡 ;五是优质 :优化管理体制 ,优化资源质量 ,优化运行水平。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促进小康目标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领导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领导力作为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对其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学术界对领导力的研究从未间断。回顾了大量有关领导力的研究文献,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关领导力的定义和内涵的研究;二是有关领导力开发的研究。以此分类为线索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同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相比,仍有显著的差距。聚焦于领导力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论文提出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旨在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探寻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这一性质决定了文本分析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活动和方式,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欣赏,区别于文学史研究、文学思潮史研究、以作品为核心的作家论、与时代同步的文学评论等其他文学研究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文本分析主要以优秀文学作品即文学经典为分析的对象。文学文本多层次立体结构性地存在,是文本分析的可能空间。文本分析的路径为由果溯因的诗歌学模式即语言学模式。文本分析需要采用方法,方法在文本分析中的功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具个性的艺术特征;运用方法进入文本分析,能够产生比较机制。方法论一般原理是文本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方法具体操作为走综合的路子,即各种方法对应于文本不同的层面,并且进入文本后互相结合和转换。文本分析的意义在于:深化对于叙事性文体诸如小说的见解;是文学史科学化的基础性工作;担当文化传承和文学理论传承的作用;是文学理论概括和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对于读者文学阅读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毛泽东的领袖素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