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北大荒文化是以北大荒精神为核心,具有鲜明龙江特色的文化体系。人口迁移促进了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为北大荒带来生机、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化间的传播融合。人口迁移带来的诸多文化元素,成为北大荒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北大荒文化作为龙江优秀文化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带动龙江发展进程。以人口迁移为切入点,开展北大荒建设进程中人口迁移对北大荒文化的影响研究,对发挥龙江文化引领作用,持续推进龙江全面全方位振兴,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历史中的红色文化是反映和服务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政治文化,它所承载的政治理想、思想观念、爱国情怀和道德诉求,与当前我国正在建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有着天然的联系。以文化生成理论为视角,从实践基础、主体建构、文化理论渊源、方法路径以及动力机制等方面探究红色文化的生成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大荒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独特的文学创作现象,走过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曲折前进阶段到繁荣阶段,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批热爱北大荒的作家,写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相应地也涌现出了一批对北大荒文学进行评论的作品。本文拟对北大荒文学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北大荒文学爱好者进行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4.
神 魔小说所赖以生 成的一个重要 因素是 契合了 创作 者和 接受 者的 审美 心理。 人们对神鬼怪异 故事的超常偏爱 其实是对自身局 限性 的一种 心理补 偿:一 方面 希望 能够 长生 不死,得道成仙;一 方面又希望通过 对仙、神的膜拜 ,乞得现世平安。  相似文献   

5.
6.
在实现对普遍价值生成语境中西方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批判的基础上,文化的差异与差异的价值重构构成了普遍价值生成的原初语境;立足于普遍价值生成的原初语境,可以发现文化差异语境中的文化宽容就是普遍价值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必须从政治与经济的双纬度上来理解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本质在于其自身政治与经济的特殊同构性,弱势群体的产生根源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与经济的结合方式及其发展趋势。经过体制分化、结构断裂和阶层相对关系模式再生产,政治与经济从不同构到不合理同构再到自我复制,这就是弱势群体的生成机制。建构政治民主和经济公平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创举。本研究在生成整体论的哲学视域下,针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非遗空间再造为契机,将人的保护与空间的保护结合起来,并发挥多元行动主体的作用以实现区域共同体的再造。这是文化修复与维护的过程,也是共同体再造的过程。生成整体论赋予文化生态保护区以重要意义:从科学共识走向社会共识、决策共识、行动共识,以此逐步将文化生态保护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认识篇章隐喻的生成需考量三个问题:概念的偏离、基本隐喻的产生、篇章隐喻的建构.当常规概念经跨域映射合成新的隐喻性概念后,则被储存在无意识的认知系统中.言语交际进行时,它又以基本隐喻的身份被使用,其派生出的子喻体则可在语篇中无限延伸,被持续用来建构无数多且相连贯的分子、原子命题,形成篇章博喻的语义框架.篇章隐喻正是通过承载其子喻体的概念网络的输入、输出,使思想得以表达,篇幅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生成机制是研究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的起点,为技社团社会公信力的提升提供一种可能。本文通过反思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以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博弈论为视角,探析了科技社团社会公信力生成的三个动态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  相似文献   

11.
北大荒文学在全国解放战争的号角声中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茁壮成长。北大荒的建设者们,响应时代的号召,把党的号召、建设祖国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北大荒文学鲜明的时代特色.蓬勃向上的主体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北大荒知青散文有四种主题走向:书写苦难而赞美苦难;回忆青春而讴歌青春;质疑“理想”狂热,批判残酷历史;反思知青自身的历史责任.大体说来,后两种主题较为深刻,而前两种主题虽然扭曲,也是部分知青真实心态的流露.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地域)文学(文化)在当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逐渐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关注。北大荒文学就是在特定地域中由多种因源引发的一种不可令人忽视的文学现象。她用自己的实绩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存在。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构成,北大荒文学是一种渐次地吸收多元文化的文学。"北大荒文学"是一个特定的、带有鲜明地域特征并且具有文学流派性质的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从北大荒精神的科学内涵入手,分析北大荒精神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寻求新时期贯彻落实北大荒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圣洁悠久的江河源文化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独特的作用。文章在剖析江河源文化独特地位、介绍江河源地区的历史及文化的基础上 ,就西部开发中如何对待江河源文化 ,以及西部开发与民族振兴的关系作了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讨论长城及长城学的界定及在学术上的作用等问题 ,指出在长城学的研究中 ,要立足中华大文化 ,要认识到建立长城学 ,开掘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不仅应该 ,而且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陕北文化的分期及其基本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文化是陕北人历数千年而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文化的发生、发展,可以按照历史的自然演进序列划分为远古到秦汉、魏晋到宋辽金元以及明清时期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历史时期。陕北文化的基本特质表现为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浓重的军事文化色彩,以及文化中的原始性和历史延续性。这些基本特质赋予了陕北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绚烂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8.
黄静 《南都学坛》2008,28(1):58-62
新生代作家和新时期之初"文革"叙事的作家由于其"代际差异",有着"文革"亲历和历史记忆之别。在书写"文革"时他们与前代作家相比,更能跳出宏大的叙事模式和单一的政治视角,更多从儿童视角,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个人思想和精神的成长史,执著地探询着人性主题。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西京洛阳的文化教育一度十分发达,是京师开封之外又一重要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心。悠久的古都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教育传统、文教设施和师资以及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使洛阳成为四方文人士大夫荟萃之地,无论其官学还是私学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开创了洛阳文化史上又一个辉煌时代。西京文化教育的兴盛与藏书丰富、人才荟萃等因素息息相关。学术创新无疑又增进了其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促使藏书量进一步增加,从而实现了西京文教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高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1):131-136
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制度中,基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法官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甚至对充任法官者的年龄、资历、性格以及法庭仪式、法官装束等都达成了诸多共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法官文化。这对于保证法官独立、司法公正、公众对司法判决的服从乃至对法律产生信仰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