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该文从绍兴平湖调的本体结构、平湖调与邻近曲种的关系、平湖调的源流及现状、平湖调研究中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做了论述,分析了平湖调艺术的生存现状和衰败的原因,进而对绍兴平湖调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西音乐文化碰撞中,如何传承拓展,理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同实践标准相比 ,它的特点在于 :“三个代表”是一种更易操作的实践标准 ;是一种价值标准 ;它进一步突出了文化的地位。从本质上说 ,它是对实践标准的深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础课”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三维一体”。“三维”是指三个维度:一是学生维度,即“基础课”教学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社会维度,即“基础课”教学要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教师维度,即“基础课”教学要有利于实现任课教师的职业生命价值。“一体”是指三个维度要统一到“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一体”的价值追求,一是要整合与创新教学内容;二是要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价值”这一术语在不同学科领域都有广泛运用,言说也有很大差异。为寻求哲学研究上的“价值一般”、“是”,哲学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诸如“关系说”、“效应说”、“意义说”等几种有较大影响的观点。可是这些观点仍不能算圆满解决了这个问题,要有所前进必须以一种新的视角来探究,生成本体论思维模式的引进,从实践、人本身及其能动性来理解价值的本质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现代伦理学对“本真性”的关注是出于对现代伦理本真性的价值反思,从这一价值反思出发,可以勾勒出现代伦理学中“本真性”的建构线索。从“道德价值”到“现代人”乃至“道德生活”,“本真性”成为一条贯穿现代伦理学的隐秘线索,进而构成了先验论建构、存在论建构以及历史文化建构。这样,现代伦理学的价值呈现出另一种理论样态,从而也为现代伦理学的重构提供了另一种理论资源与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6.
论价值之在     
“价值之在”指有价值的存在者,这个概念可以避免“价值之物”概念的缺陷.好与坏或正价值与负价值,是价值之在的两种性质;价值之人、价值之事和价值之物是价值之在的三种基本类型.人的实践作为人的有目的的可感活动,是价值之在的始源:认知性实践将自然存在者发现为有价值的自然存在者,改造性实践则创造大自然所没有的人为价值之在.任何一种存在者,在经人赋义而从无价值变为有价值的价值之在之后,其价值或好坏意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存在三种可能的变化,即从有到无的转化、大小之间的转化和正负价值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初心,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结合课程“是一切工程设计基础”的这一本质特点,深入挖掘各模块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仔细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授课切入点,对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递进目标,构建“一个目标,两个结合,三个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引入基于网络智能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以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为研究平台,探讨了材料力学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思政实践情况,为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对特定价值关系的事实描述,也是对这一价值关系的观念把握,从而蕴含着“共同价值”和“共同价值观”的双重面向。就其作为“共同价值”而言,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的是以全人类为价值主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可共享的人类生存境域为价值客体的特定价值关系;就其作为“共同价值观”而言,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着从中国的“‘共同价值’观”向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转化的理论可能与实践途径。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全人类共同价值产生于作为主体的全人类与作为共享客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所形成的意义关系。其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谓词则是生成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有效满足全人类的共同需要而必须实现的关系属性,是对“构建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人类之问”的重要回应。

  相似文献   

9.
梁玉山 《新天地》2011,(12):242-242
学生的品德形成,不是靠一种教导,而是靠一种熏染,是通过体验来感悟和内化,从而进行道德认知和践行的。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创新,从而走好人生之路。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价值,就应该体现在“引领”和“体验”上。下面围绕“引领”和“体验”,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与先进文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的复杂内容可以区分为核心价值、实践路径和表现形式三个层面。核心价值就是儒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包括:肯定人的现实价值;主张合理地满足人的欲望;肯定人的基本权利;“民贵君轻”蕴涵的“人民主体”的思想;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思想道德武器,具有先进文化性和永恒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法的价值是指法作为一种规范体系或行为规则有哪些性状、属性、作用为人所运用、珍视、欣赏和追求;而法律行为价值是指法律行为对于法学研究、立法、司法、执法的意义和作用,创设“法律行为”这一法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最终是服务于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法律行为的价值,包含客观与主观价值、应然与实然价值,本体与工具价值、理论与实践或适用价值.本文站在法哲学高度上提出并阐释了法律行为之理论与实践,具有七大价值:规范、识别、指向、本体、工具、体系和适用价值,这也为国内法学界之所鲜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群众路线奠定了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维度,架构了坚定“三种自信”的实践桥梁,夯实了广大干部实现“四个自我”的主体理性,提供了统筹“五个建设”协调发展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价值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又是一种价值现象。文化是价值生成的根基和土壤,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和本质。二者相伴而生,内在统一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伴随全球化进程,各民族国家文化一方面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又冲突不断。多种因素聚合,使得“人类主体”及其相应的全球性价值问题日益凸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为理论逻辑,立足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与价值发展的实践逻辑,剖析文化与价值的对视,既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又助益于以人类为最高价值主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内蕴的共同价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艺术生产论是马克思以“主体性介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异化”现象进行价值批判而阐发的理论形态,其话语逻辑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考察,来重获对“主体性”的认知。在这里的“主体性”是一种非精神独占,并涵盖主体、客体与实践的复合性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不单指主体自身,也指主体通过改造客体的活动而建立的世界。它是艺术活动把握不确定性的实践观,也是通过阐释艺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艺术实践中逐渐消除主体与客体、肉体与精神的对立,并对“主体性”进行价值锚定的概念结构。艺术共同体是“主体性想象”的共同体,是新历史条件下艺术生产的主导力量,是以人民性为旨归的价值共识体。  相似文献   

15.
自然内在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核心概念。通过对“主体、目的”的人学剖析,不难发现,价值主体的属人性、人类目的的自为性之特征证明集中于“自然享有主体性、目的性”从而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看法具有虚拟性。自然内在价值只是一种语义的借用,它是一种情感表达,而不是事实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是客体根据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主体一定是人;客体是被人所认识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以及人自身。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理解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本文拟对“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哲学内涵和现实依据作以深入探讨,以对我们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18.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研究价值问题,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一范畴,探讨实践在价值生成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实践作为一种对象性、合目的性的活动,是价值要素得以生成的基础,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同时,实践还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源泉,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价值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统一和一致,是客体的结构和属性,通过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提出“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关系价值”,然后提出了一种“关系价值”评价方法并对评价“关系价值”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受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影响,“普世价值”被看成是一种超验的、自在而在的“价值自性”或“绝对理念”,其实普世价值根本上只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根源于人类现实生活所形成的一种普世性的价值共识。普世价值的客观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其存在具有共识性、全球性、自发性、时代性和原则性等主要特点。普世价值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就在于,它为全球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提供共同的价值前提,也为每一时代的人类生活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