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1,(1)
炽热的岩浆从地岩深处溢出,雷声隆隆,烈焰腾空,到处是火的葬礼,力的强音。整个地球象失去了驾驭的小船,在茫茫的星辰太空中飘忽,飘忽。坚厚的地壳在吱吱咯咯的响声中被褶皱,被扭曲,有的重迭,有的崩裂,有的陷落……,大洋象一锅鼎沸的热水,含着硫磺怪臭的气味弥漫天宇,……。突兀地从海水中冒出了一块陆地——一块奇怪的,但又是全新的陆地。我说的是地球的震旦亚代,还是新生代?不,我说的是一代人的诞生。历史上每一次过于激烈,过于突变的时代迁移中诞生的一代人,常常都有“沧海桑田”的“怪相”与“奇景”。今天这一块经历过太多的阵痛,带着太多的血污诞生的“新大陆”是多么奇特:洪荒初辟的荒凉,为人见所未见的陌生,别有洞天的奇境。 相似文献
2.
韩立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情绪·心灵·诗语──读《高原雪魂》韩立群在孔繁森事迹的宣传与学习中出现了不少歌颂孔繁森精神的文学作品,其中出版最早,影响最大,感人至深的应是郭保林同志的长篇报告文学《高原雪魂》。据作者说,该书从采访到完稿仅用三个半月时间,在撰写中他的心灵震颤涌流,始... 相似文献
3.
刘世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2,(1)
钟文同志的《一代人和一代人的诗》(《成都大学学报》1981.1期)以及先后发表在《星星》、《福建文学》上的几篇同类文章,不仅对“一代人的诗”高度赞赏,同时对诗风的变革,诗歌的表现手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诗>纬以阴阳五行说<诗>,并形成了三期、四始、五际、六情、十二律等一套特异的解<诗>理论,这是它与汉代正统<诗>学的相异之处.而<诗>纬对诗的本质、诗之用等方面的认识,包括它对于<诗>篇的具体阐释,又与汉代正统<诗>学多相通之处,对传统诗学的构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它与汉代<诗>学的关系,尤其是与齐诗的关系,也有必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个纯真脆弱的童话世界——论顾城的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雪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将顾城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结合其人生历程 ,性格心理类型分析了顾城诗歌的创作特点。试图通过诗歌来诠释探询复杂丰富的诗人内心 ,同时 ,又通过诗人的性格心理类型 ,来阐释一种诗歌风格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个童话的终结──顾城诗歌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卫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本文试图对已故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艺术风格、创作脉络、代表作的内蕴进行有效的探寻,对其杀妻自缢的原由作某些心理学上的解剖,并初步估价其创作的贡献和局限以及在当代诗坛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走向心灵──曹植《杂诗》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曹植的“杂诗”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曹植诗歌研究的薄弱环节。他的“杂诗”由于其环境、思想及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其表达方式由前期创作的外向表现逐渐走向了内心展示,由群体走向了孤独。他的悲剧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对后世,特别是正始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淮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42-246
红学若无史可鉴,它的发展也就没有方向;当然,金学若无史可鉴,它的发展也同样没有方向。红学史著述已见规模,金学史著述有待跟进。红学史常见的写法基本上是或通史写法,或专题史写法,尚未看到这种以学人为主线,逐一立案考述为旨趣的红学史著。于是,《红学学案》的撰述则立意出新,试图写出似旧而新的学案体或学案性质的红学史著述,以学人为主线建构红学史著述新体例、新格局。庶几可不拘格套,另辟蹊径,换一种眼光看红学。《金学学案》可谓《红学学案》写作模式的全方位地移植,即《红学学案》的学术理念、写作原则和写作方法以及整体构想等都对《金学学案》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沂暖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4)
《诗镜论》是藏族作家,主要是贵族僧侣作家奉为创作指南的一部谈文学理论和诗歌修辞技巧的书。这部书藏文叫作《》一般译为《诗鉴》或《诗镜论》,全译则为《修辞论诗镜》。实际上藏语“” (汉音译为宁俄)一词,是“美妙文雅的言辞”的意思,相当于汉语“文章”一词的含义。汉语“文章”一词,本也是“富有文采,斐然成章”的意思。同时“”这一命名,包括有诗、文和诗文合体三种文体在内,不仅仅指诗歌一种文体而言。因此这部书汉名译作《修辞论文镜》,或简译作《文镜论》,似乎较为合适些。 相似文献
10.
蒋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具有批判现实特性的咏史诗在汉代出现,同时受到儒学功用主义文学观和古代的历史认识的影响。由于诗人对史事的歌咏出于有目的的选择和探究,咏史诗不具情绪性.而以行事得失的理性思考为特征而表现出一种冷峻的情感。左思的《咏史》继承了批判现实的特性.却不是借历史作道德评判。他是通过史事来探讨寒士这一类人的命运.以寻求自己的选择。因此,他的《咏史》超出了事件的限制而真正具有“史”的意味;“我”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出现,抹去了冷静的思考色彩,使其《咏史》带有“咏怀”的性质,遂与正体咏史诗有别。 相似文献
11.
金道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5):1-6
本文对屈原的《离骚》进行精神分析。从香草与飞天的症候出发,探察诗人的焦虑轨迹,从而分析出掩藏于史籍的一场“《离骚》诗祸”,并通过对《惜诵》的精神分析作了印证。文章认为,“《离骚》诗祸”是中国第一大诗祸,《离骚》是屈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他的创作的分水岭。《离骚》写出了中国文人最痛苦的灵魂,却成了最动人心魄、最具个性的中国和世界最伟大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12.
13.
徐桂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3):72-76
《孟子》一书引《诗》三十七篇次。对《孟子》引《诗》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从中可以发现战国中期“诗三百”流传发展的一些宝贵信息。一是对《孟子》引《诗》用途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对《诗》的极大的尊崇与推重,同时也证明了在战国中期“诗三百”文献化程度越来越高,儒家“以《诗》为经”的观念影响日益扩大。二是《孟子》引《诗》为《诗经》相关篇章作者及创作背景提供了信息。三是核查比较《孟子》引《诗》文字与汉代“四家《诗》”文字异同,可以看出《孟子》引《诗》是有一定稳定性的,很可能在儒家体系内有相对稳定的“定本”作依据的。四是对儒家及其他各家引《诗》及逸《诗》情况统计分析,表明直至战国中晚期,儒家“以《诗》为经”的观念及“诗三百”传本仍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4.
程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欧阳修主张探求《诗》本义,但《诗本义》并非全是《诗》本义。《诗本义》的许多解说很精彩,但也有不少解说值得商榷。学者过多关注《诗本义》疑古惑传的开创性、人情解《诗》的独特性、求《诗》本义的合理性,而较少关注它解说《诗》本义的错误。《诗本义》错解《诗》本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诗经》传注本不误,欧阳修反对其不当批驳;二是欧阳修以人情解《诗》,“人情”却并非总是合理;三是欧阳修过分探求圣人之志,妨碍了他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宋代林光朝称《诗本义》“于义未稳”,却被视作讲学者的一面之词,致使《诗本义》解《诗》本义之不足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李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第一人。本文论述了黄遵宪的日本观发展的三个阶段,又恰如其分地指出其矛盾之处,并着重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及自身知识心理结构等入手,探讨其日本观的成因,作者的立论大多以在日本新发现的资料为依据,时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贺雪飞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2)
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现代诗人,闻一多的诗作广泛汲取了中外诗歌的成功经验。《红烛》时代,给闻一多影响最显著、也是最为直接的外国诗人首推济慈。《红烛》集里的诗歌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审美理想、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执着追求,以及浓丽的艺术风格等都与济慈的诗歌有着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8-82
《诗大序》进一步阐明诗歌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抒情言志说;强调诗乐与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注重诗歌的教化作用;总结诗歌的体裁与表现方法,提出六义说。《礼记·乐记》集中论乐,涉及音乐的本原问题,提出物感心动的理论;阐述音乐的美感,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情感的真挚,发表唯乐不可以为伪的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18.
王满特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公元 7世纪印度古代文学理论家檀丁所撰诗学理论著作《诗镜论》译为藏文以后 ,藏族学者争相传习 ,蔚成风气。它和藏文古体诗的创作相结合 ,经过漫长的发展道路 ,已经成为藏族文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对蒙古族古代文论产生了巨大影响。蒙古族喇嘛学者用藏文撰写诗镜论注释和诗例 ,极大地促进了它的传播并扩大了其对蒙古文学的影响。这些注释著作作为蒙古族古代书面文论文献的最初篇章在蒙古文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白云娇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78-80
《潜夫论》引《诗》具有形式多样、依据说理需要灵活用《诗》和以《雅》、《颂》为主的突出特征,体现出王符继承先秦时期"以《诗》为教"传统的《诗》学思想;但他又不囿于故说,而是根据论述需要对各家所说融合而用,甚至突破四家《诗》说,纯据诗句文本涵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牛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170-175
《河清诗》的作者是明初著名诗僧姚广孝,结合史料中有关"黄河清"的记载,考证其创作于永乐三年.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发现其并非是简单的歌功颂德之作.首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明成祖朱棣政权的合法性;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又体现出作者对洪武一朝,朱元璋统治的不满,以及对永乐一朝国泰民安的期盼.最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