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指出我国在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人才的比例方面 ,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此外 ,在人才流向及人才资源配置方面亦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状况。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对策研究 ,重点是加强管理 ,中心是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和第一决定因素。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建设好基础设施,而且还要突破旧的体制和观念,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将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创造有利于培养、吸引,使用人才和鼓励各类人才在西部创业的良好环境,从而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规模适应的西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要想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就必须加快发展步伐。然而,人才资源开发的滞后已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乃是西部地区冲破发展瓶颈的制胜之策。当前,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全面提高西部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引进外来人才和用好现有人才为主线,以构建稳定环境和机制为保障,确保人才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延边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边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人才的培养、引进及用好人才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延边人才资源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延边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开发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 ,科学技术和人才竞争己经变得越来越激烈 ,而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学校的发展与壮大也必须依靠各类优秀人才 ,只有对高校的人才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管理 ,才能使高校更上一层楼 ,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推动我国的四个现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女性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女性占中国人口半数,女性人才有许多不同于男性人才的特点,何况对这样大比例的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乃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至关全局重大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如果没有广大女性人才参与各个层次的决策与管理,就不可能真正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这一点越来越多地赢得了社会的共识,培养女性人才是与兴国智民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为凉山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人才资源匮乏是目前制约凉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才资源开发中应立足新的人才观,应客观地分析凉山人才资源结构的现状,认识不足和差距,结合实际合理开发,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纪,而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和智慧为依托的,因此,人才资源的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命脉.新时代给人才资源开发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开发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力,智力劳动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流,故而,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面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制定相应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部署:即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银行”;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人才资源开发;实现教育与生产融合,完成人才开发、科技研究、经济发展一体化;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造就高素质人才,这些部署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先机占领下一个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才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手段.人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并对经济社会发生影响.因此,人才系统的要素、结构决定其行为和功能.西安市人才资源不能有效产出的根源在于人才系统整体性结构失调.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蕴含和体现着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认真研究和科学解读该人才规划对其宣传和实施具有重大意义。该人才规划突出服务发展是人才工作的根本指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真正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有序;重点突出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强国”是我国“十四五”时期一大重要发展战略,体现我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对人才发展的高要求。我国把“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地区流动,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新局面。人才引进是人才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集聚的重要方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及各地区间人才的合理流动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我国鼓励多方式引才并努力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给予引进人才多方面的优惠待遇,以满足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当下我国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各地区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抢人大战”的势头从未减弱。而目前人才的缺失是不少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西部作为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力资源远不如东部地区,人才的刚性引进方面劣势明显,要想弥补其在东西部人才争夺中的不足,西部地区必须加快转变引才方式,将柔性引才作为开展人才工作的重要手段。就柔性引才的价值诉求看,实行柔性引才是发达国家解决人才问题的成功经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更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柔性引才方式对西部地区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14.
安徽人才环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需要相应的人才环境。安徽人才战略的实施 ,必然要求进行人才环境建设。要使全社会都充分认识人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安徽人才环境现状应有全面确切了解 ,特别是对存在问题及其严重性应有深刻认识。安徽人才环境建设应首先立足于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并按系统工程的要求 ,全面推进人才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完善相关人才政策显得尤为关键。基于省域比较的角度,梳理四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从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存在政策体制、政策对象和人才服务管理三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系统梳理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经验管理、制度化管理和文化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演进,展望了该领域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当前福建正在建设生态省,开发利用好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对生态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福建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整体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和国务院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不断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鉴于城市是人才汇聚的“洼地”和人才使用的“高地”,对城市人才战略的研究有利于管窥国家人才战略实施的基本状况。同时,人才是城市创造力的价值源泉,也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标志,全国各地党委政府通常都高度重视本地区人才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并且也有不少城市在人才争夺中已经取得了竞争优势。探索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内在机理,科学回答各个城市为什么产生人才吸引力,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各城市产生人才吸引力的内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城市人才战略成功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还存在欠缺。为了探索不同城市如何优化城市人才生态以提升人才吸引力的基本模式,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uzzy sets QCA,fsQCA)对我国32个城市进行探索和研究,具体从组态视角分析我国城市人才生态与人才吸引力的关系,探索性地识别出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的路径选择方案。研究发现:(1)单个人才生态要素并不构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必要条件,但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对于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有较为普适的作用。(2)存在4种不同人才生态环境产生高城市人才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调查分析了神东煤炭基地由于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现状,针对神东煤炭基地实际,提出了改进采矿方式、煤炭地下气化、塌陷土地复垦、煤矸石综合利用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同时提出了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只能走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和保护之路,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即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战略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部资源开发战略”提出质疑 ,从有关学者对人力资本的论述出发 ,提出西部开发应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分析了西部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原因 ,对西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