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女儿4岁时,我送她去市里的少年宫学习舞蹈,从此,她就与公交车打上了交道。直到小学四年级,我们才让她自己搭公交车上下学,不再接送她。但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却发现"放飞"的女儿养成了一些坏毛病。"逃票"事件女儿读小学四年级的一天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家时,正巧碰上女儿就读的学校放学,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上了车。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那年,我进入南昌县竹林小学上一年级。母亲拿着我从学校领回来的新书凝视良久,她闻着新书散发的阵阵墨香,嘴角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她想读书的梦,在我这里终于实现了。之后她亲手为我缝制了一个书包,书包的正中还缝了一颗红五角星,它使书包更美观、更光彩夺目了。母亲郑重地帮我把书包背上,对我说:"你碰上好时代,好好读书吧。"我牢记母亲的嘱咐,兴冲冲地背着母亲自制的书包,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3.
“好吧,好吧,您可以来看我比赛,但不要为我加油。”女儿迪迪一边把护膝装进书包。一边对我说。女儿大人准许我看她比赛已经算法外开恩,但我还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为什么不能加油呢?”“您大喊大叫让我紧张。”  相似文献   

4.
冰夫 《新少年》2013,(5):24-25
什么是转业,女儿不懂。但是,女儿知道爸爸是军人。爸爸要转业,就是要回家了。这是妈妈说的,而且说了很多遍。她懂。此后,女儿脑子里想的都是爸爸:爸爸的样子有没有变?爸爸几点钟到家?会不会在自己上学时已经回来了?所以她每天放学回到家,连书包都来不及摘下,就要把每个屋子都检查一遍,那个仔细劲儿,就像爸爸会藏起来,不让她见一样。  相似文献   

5.
《新天地》2007,(6)
丁老师:我最近心里十分郁闷,总想发脾气,愁得不行,很想跟您念叨念叼。事情是这样的:我只有一个女儿,她今年40多了,已经离婚多年。从孩子一岁半和丈夫分手,一晃竟过去了十多年。这些年她一个人弄个孩子很是不易,我也挺体谅她。人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我也很同意她再找一个对象。  相似文献   

6.
爱心·希望     
多一份爱心,生活就多一捧阳光。多一份爱心,人间就多一片希望。省下一点压岁钱,捐给山里失学的小伙伴,让他们背上书包重返学堂;拿出一件衣裳,捐给地震灾区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子暖洋洋……  相似文献   

7.
正从4岁起,女儿小年就在附近的医学院体育馆学打羽毛球。我家通往体育馆的那条路,先是普通小路,后来变成一条敞亮的六车道大路。人行道上铺了砖,还在零星地挖坑种树植草坪。而小年,已经9岁了。我说:"小年,路好了,以后打球不要妈妈送了。"小年很惊骇,嚷嚷:"不行不行不行。"来回扯锯,最后商定好了,我送她到医学院门口。学院内车辆甚少,行人都是大学生哥哥姐姐,安全得很。她下课后,我再去门口接她。  相似文献   

8.
最近,刘奶奶听说大女儿出国考察,要坐什么波音747飞机,还要飞越太平洋到美国,便天天给女儿打电话,告诉女儿千万不要坐飞机去美国,还问能不能坐汽车去呀,哪怕是多走几天的路也不要坐飞机。女儿说没有坐汽车去美国的。刘奶奶接着又给女儿的单位打电话,说能不能不让女儿去美国。单位解释说,她的女儿是业务骨干,不去不行。刘奶奶还是不甘心,接着又打电话给大女婿,让大女婿劝说女儿不要坐飞机去美国,大女婿解释说去美国是单位定的,必须坐飞机,汽车不通美国。刘奶奶接着给其他的孩子打电话,让他们帮助自己劝说大女儿不要坐飞机。孩子们感到了事情…  相似文献   

9.
女儿不到3岁,秀气文静,朋友喜欢叫她小淑女,于是她经常问我:妈妈,淑女是什么?她第一次问我的时候,我正牵着她去商场的洗手间,打开厕所门,看到的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标语和没有  相似文献   

10.
落选的大队长那天放学后,女儿倩倩一路哭着回到家。妈妈,妈妈——她推开门,连书包都没放下就一头扑进我怀里,妈妈,我没有当上大队长。我又好气又好笑:当不了大  相似文献   

11.
丁岚 《新天地》2017,(9):30-31
我们决不放弃 1989年12月,王忆出生于江苏盐城,7个多月时王凤刚夫妇发现女儿跟同龄孩子不太一样:正常情况下,7个多月的孩子至少应该会爬、能翻身、能坐稳了,但王忆却不行,始终软软地瘫在床上.  相似文献   

12.
爱心天使     
我心中有一个秘密,我想变成一个小天使。她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张开翅膀就可以自由地飞翔,实现心中的梦想。我想帮助穷苦的孩子背上书包上学校; 我想帮助没钱治病的孩子治好病,还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我还想帮助残疾的孩子过上和我一样幸福的日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老人的心事     
《社区》2009,(2)
心事一:吃穿不愁,孤单老人"病了"社区王大娘今年69岁,老伴在两年前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王大娘自己有退休金,吃不愁、穿不愁,但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每天常常对着空屋子发呆,还长吁短叹。王大娘真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几个电话与女儿聊聊,但又  相似文献   

14.
丁宁 《新天地》2011,(4):38
丁老师:前几天我和女儿发生了一场争论,我们吵得挺厉害,女儿甚至想找房子搬出去。我也挺伤感,不知道什么时候与她产生了这么大的代沟,很想就这个话题与您聊一聊。我不知道是我错了,还是女儿错了,抑或我们都没有错。起因还是女儿的婚事。她已经三十多了,一个挺好的男孩子,愣是让她给弄吹了。这个小伙子是计算机行业的,家在苏北农村,他不大说话,但为人很实在。我从  相似文献   

15.
张正修 《社区》2010,(36):54-55
小丽是某普通中学的学生,长得文静秀丽,学习成绩也不错,但跟同学的关系处得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小丽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翻看同学的书包,哪怕不是很熟悉的同学的书包她也想打开看,而且这种愿望强烈到自己都难以控制。从小学时候起,小丽就有种想偷看别人隐私的念头。每当她一个人在教室的时候,她就会去翻看同学的书包,但从不拿他们的东西。她还喜欢看同学的信件、日记、短信等。为此,很多同学都很烦她,对她也比较警惕。  相似文献   

16.
沉重的书包     
早上,妈妈帮我把书包背在肩上,“唉呀,书包怎么这么重啊!”妈妈惊讶地说。“哎,没办法呀,科目太多了,少背了哪一本都不行!”“中午别忘了把书包背回来,精简一下。”妈妈叮嘱我。我一溜烟儿地跑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秘密     
蒋书 《社区》2005,(20):38-39
下岗后做家政的她,日子过得极苦:儿子拿塑料袋当书包;自己捡菜叶度日。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她竟然考上了大学。艰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她都瞒着儿子;但她的坚毅和追求,却深深地影响了儿子。  相似文献   

18.
王崇文 《老友》2014,(1):60-60
《老友》专家门诊:我女儿今年48岁,5年前就开始有头发脱落现象,几年来头发脱落得越发严重,最近梳头、洗头时,头发一把一把地脱落下来,服用了很多中、西药物都无效果。为此,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请问:这样严重脱发在中医中药方面有什么方法可以调治?  相似文献   

19.
老人的心事     
《社区》2009,(3):55-56
心事一:吃穿不愁,孤单老人“病了” 王大娘今年69岁,老伴在两年前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王大娘自己有退休金,吃不愁、穿不愁,但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每天常常对着空屋子发呆,还长吁短叹。王大娘真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几个电话与女儿聊聊,  相似文献   

20.
赵丽慧 《社区》2012,(16):62
一位朋友无意间和我聊起生孩子的事情,她说生了儿子之后,她得了产后抑郁症,有好长一段时间郁郁寡欢,整日以泪洗面,甚至动了想把儿子扔进垃圾桶的念头。在她的心里,她一直希望生个女儿。她说女儿多好啊,贴心。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