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大同社会”的社会性质和“大同社会”的教育特征两个方面对康有为《大同书》中教育思想的阶级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教育思想的阶级属性应属于空想社会主义性质,而不是资产阶级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导致人们错误定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海鸥 《船山学刊》2005,(1):58-59,70
康有为的《大同书》以资产阶级天赋人权和平等观念为武器,对封建婚姻家庭伦理进行了全面地清算。但由于他本人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他对未来美好家庭伦理关系的大胆设想最终只能成为不可实现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自称《大同书》撰于 1 884年 ,是不可信的。过去 ,我曾多次撰文 ,指出《大同书》撰于 1 90 1— 1 90 2年避居印度时。《大同书》手稿发现后 ,更为此书不可能撰于 1 884年提供了依据。又有人看到手稿前犬养毅的题句 ,说它是康有为早年所写。本文就此再作考辨 ,厘清撰期 ,并对其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同书》是中国第一个全面阐释平等主义的纲领。它和努力衍绎其平等主义的谭嗣同《仁学》,共同构成了现代平等主义的早期经典。从康有为开始,平等观念的古今之变呈现出历史性的飞跃。建立在人的相同性基础上的平等观念,从单纯的形上学或境界论,转变为基本的价值和实践的原则。康有为不仅将儒、释、道和基督教关于平等的玄谈引向现实的规范,而且将农民均贫富的诉求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经济平等。在大同社会的价值排序中,全面平等不但具有普遍主义的特征,而且明显优先于自由,由此凸显其平等主义。在《仁学》中它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仁学》更多地表达了为平等诉求作哲学论证的尝试;同时表征了平等观念在中国获得社会植根性的曲折过程。第二,《仁学》表示谭嗣同的平等主义在实践上比康有为更加激进,使得一种原本具有抗议性甚至颠覆性的思想呈现为激进主义的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前把哲学分为八个二级学科的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其表现为像康有为<大同书>这样的厚创性思想作品不可能从中产生出来.哲学是一种理论学术,它的最终产品就是原创性理论.哲学理论思维是其他学科理论思维的基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改革现行哲学分科体制,是我们民族的哲学思维和整个理论思维得到解放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汪建华 《船山学刊》2001,(2):92-95,128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罗峻 《船山学刊》2003,(4):69-72
19世纪的近代中国相继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同理想,一种是以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为代表的农业社会主义,建立在绝对平均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一种是以康有为的《大同书》为代表的工业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两种大同理想在继承古代大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平等思想的追求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时,由于两人具有不同的政治倾向和西方思想渊源,两种大同理想在基本观点及对未来的设想存在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具有深厚国学根基的康有为,在西学影响下,重新解释汉宋调和论,形成了以变法维新、救国图强为核心内容的思想体系。康有为糅合《春秋》三世说与《礼运》小康大同说作为自己思想的展开形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康有为把人类历史发展视为一个在总体上不断上升的过程,把对大同理想的追求从歌颂过去转向了放眼未来,并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借鉴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的<大同书>,可谓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学人,首次尝试着设想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的应然状态.这部号称融贯"东西诸哲之心肝精英"的乌托邦,根本立足点其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本文将<大同书>视为一个文化事件来予以分析,厘清其中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本文认为<大同书>的根本贡献,在于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人建构出一种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为寻求现代转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并尝试着将中国文化价值世界化.而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另外,本文还顺带探讨了乌托邦思维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的《大同书》旨在证成一幸福、平等、博爱、公正的大同世界,为此,康有为对当时据乱世中的苦以及去苦的措施与阶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论述,甚至包括大同世界中所实现的快乐。但其苦乐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新梳理,以及大同世界的德福一致同样值得思考。他的理论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但《大同书》所宣扬的苦乐观与社会前景对于民众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认为 ,《论语》虽辑自曾门后学 ,且在流传过程中屡遭变故 ,但仍有研究价值。为了凸显《论语》与当下社会的关联 ,张扬其时代价值 ,应执从今文《论语》 ,剔除伪窜之刘歆《古文论语》 ,借助西学创造性解释《论语》 ,以便将《论语》打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合法性依据。康氏上述所为 ,在《论语》学史乃至整个儒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明贵 《阴山学刊》2004,17(1):81-85
戊戌变法失败后,为了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出路,康有为以经邦济世为旨归,借用西方近代的人道主义学说、政治理念以及经济思想重新诠释《论语》和《孟子》,使传统经典充实了近代意义的新内容。这与他自身的西学储备、儒家经典的与时俱进性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关联。通过对两部经典的创造性解释,康有为拓展了儒家的外王学,促进了儒学向近代转化。  相似文献   

13.
谭凯  贺汉魂 《船山学刊》2016,(4):97-103
康有为的《论语注》是四书学史上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论语注》中的三世进化论体现了康有为将公羊三世说与西方社会进化论的结合;在《论语注》对太平大同世的构想中,康有为则引介了西方如自由、平等和民主等近代政治观念;《论语注》中康有为对夷夏之辨的评判标准也是颇具现代特征的公理与文明。康有为立足于儒家的公羊学说,对中西文化进行融合,对儒学近代化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马中先生在他的《中国哲人的大思路》开篇论述说 :“中国传统哲学很独特 ,它的核心是人生观而不是宇宙观 ,它的侧重点是社会观而不是自然观。它的重点研究对象 ,是‘人’”。“中国传统哲学所研究的‘人’ ,与西方的人本主义不同 ,中国的人本主义是作为传统文化存在的 ,而不是作为反传统思潮出现的”。[1] (P1 )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 ,以人为本的人才思想一直伴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与时俱进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历代社会形态中 ,突出人的作用是一贯的。古人把人本身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天”。在甲骨文与金文中 ,“天”…  相似文献   

15.
罗衍军 《兰州学刊》2007,23(12):154-157
黄世仲的《辨康有为政见书》是清末最全面系统批驳康有为保皇思想,宣扬民族民主革命的文章.它明言康有为不可信,光绪帝不可保;斥"满汉一体"之非,论"排满革命"之是;号召人民奋起革命.《辨康有为政见书》与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相比,二者各有优长之处.《辨康有为政见书》挑战专制君权,鼓吹反清革命,对启迪人民觉悟,推动革命运动向前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为其新著《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所作的导论。主要说明:《康南海自编年谱》的本题为《我史》,系康有为在日本所写;从手稿本来看,不存在着光绪二十一年本;由于康有为的独特性格及其在日本的尴尬处境,《我史》的内容多有粉饰之处。  相似文献   

17.
易学思想对康有为建构的维新变法思想具有统摄作用,其政治主张与学术活动都与此密切相关。综观康有为一生,研习易学、阐发易理并将易学之“变易”精神贯穿始终是其矢志不移的追求。康有为援《易》入政以服务现实政治的需要、重释易学以重塑孔子权威并建构其维新变法理论是其易学新解的特色,是对传统易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为易学未来发展提供了又一种可能方向,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大同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性表述,即关于理想社会的描述,在中国思想史上,足称事关制度设计破天荒的系统性创设。惟有将《大同书》的研究置于正统乌托邦思想史的框架中,始能把握《大同书》的意义及其与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宇野哲人在《中国文明记》中描述了一个有势力的“民众之中国”,即民主主义思想发达、家族主义强大、社会事业广泛.但若将其置于近代日本新儒家学派“孔子教”的话语脉络中时,却映射出宇野哲人对孔子“尊王主义”思想的盛赞与对孟子“民主主义”学说的贬抑.而从近世日本儒学自身演变的长时段视角进行回视,该观点还凸显出近代日本新儒家学派“皇体孔用”的思想范式.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从“拉车前进的好身手” ,转变为“拉车屁股向后退”的人物 ,有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本文通过叙述传统与现实、中学与西学、儒教与儒学、急变与渐变、托古与仿洋、变上与变下、进步与倒退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 ,展现康有为文化思想复归的轨迹 ,揭示其根源。为现代文化人提供一面镜子 ,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