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华丽 《社会学》2008,(3):52-56,51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日渐显现。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市城市老年人消费潜力问卷调查,探讨城市老年人消费潜力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寻找开发老年人消费潜力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老龄化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在我国随老龄化而新兴的老龄产业刚刚起步之际,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开展老年人需求、购买力和消费意向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找准开发老年市场的切人点,制定相关策略,培育市场,大力开发老龄产业,尽快繁荣老年市场,并使之规范化,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养老产业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很流行的一种产业,它不是按常规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方法来划分的,而是以其主要的消费群体——老年人而形成的一个特殊产业,主要体现在老年人需要解决的生活照料、身体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 中国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成了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如何“变老为宝”,发展养老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8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炫耀性消费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消耗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当代“8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消费主义、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感的驱使而产生的。炫耀性消费文化使人性异化、自我迷失,它会造成学生贫困、形成校园排斥,最终使人丧失马克思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在校园中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思想品位、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文化来遏制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
崔晔 《老年世界》2006,(2):22-23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并正以每年3%的速度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购买能力总和也相当可观,老龄产业每年市场潜在消费能力高达3000亿元。  相似文献   

6.
消费已对人的生活形成了一种挟制,处于异质性社会中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炫耀性的消费方式来获得一种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感,抑或努力步入消费的高端,以达成某种与他人之间的区分,但人们却始终落在“消费时尚”的后面。而另一方面,消费渐渐达成了一种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控制,以各种新奇的形式吸引人们去追求消费带来的感官享受,从而渐渐丧失了自身所习得的能力。消费扮演着一种引领的作用,使私人领域也渐渐在丧失着自主性,为消费社会的种种符号所侵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岛市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2010年初全市老年人口已达151.8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29%,并以年均3.3%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老年人生活条件的稳步提高,广大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是,由于老年消费市场尚不成熟,侵害老年人消费权益的案件也随之增多,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已成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老年人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完善过程中,一些不法商人正是瞅准了这一点,采取各种推销方式来坑害广大老年人,牟取暴利。这样的消费“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请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9.
《老年世界》2014,(21):17-17
随着我国老龄化快速推进,老年人口急剧增长,老年人消费需求总额也在急剧增长,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此,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而市场化运作则是其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消费窗     
《老年人》1998,(1)
消费窗不要忘了银色消费当前,适合老年人消费的饮食、服装、医疗、保健及日用品显得颇为单调。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占中国总人口近10%的老年消费者构成的“银色消费”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因此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个极具开发潜力的消费领域。在老年人生活需...  相似文献   

11.
从7月开始,深入北京老年人、残疾人人心的养老(助残)券在海淀区开始试点运行券变卡,此举推动了北京老年人消费方式的改变,减轻了基层人员工作量,也节约了办公成本,对服务商而言,结算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等问题也迎刃而解.一张卡的贴心细节改变后的养老助残卡,与普通的银行卡并无明显区别,印有银联标志。只是卡上标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字样。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成于西方社会的符号消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走进了中国的大学校园,并迅速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种种盲目追求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方式使大学生陷入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误区,并带来了种种危害,对此我们要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3.
张翼 《社会学研究》2016,(4):74-97,243,244
本文利用2013年CSS数据对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倾向进行分析,发现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老中产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较高;但受收入约束,农民阶层和工人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将消费进一步区别为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之后,显示的趋势是: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老中产阶层的生存性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新中产阶层与之相反,其生存性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发展性边际消费倾向却很高。由此可见,在顶层设计居民消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需要在生存性消费上瞄准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老中产阶层,在发展性消费上瞄准新中产阶层和业主阶层。  相似文献   

14.
王娟  陈紫玉 《公关世界》2022,(19):76-78
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冲动消费、攀比消费和盲目跟风消费这类不健康的消费思想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一定的威胁,造成这类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周围大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主体思想发生偏差。面对部分大学生存在问题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需要消费者自身以及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需要观,平衡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地位,阻止其不正确行为的继续发展,从而构建文明理性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5.
消费习惯,是种很难捉摸但又的确存在的经济现象。形形色色的消费产生、碰撞、融合,甚至闪电般消失,销售者看到的,永远是一个不断被刷新和重写的脚本。近年来消费群体的不断成熟,我们总结出了中国消费者目前的十大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消费成为热点;"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则让家庭文化反哺成为新的文化传承方式。家庭文化反哺中出现了诸多信息消费行为,而信息消费需求是引发信息消费行为的原动力,因此,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信息消费需求的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正视家庭文化反哺的现实境遇,对家庭文化反哺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出认识家庭文化反哺、调整家庭文化正哺、走向家庭文化互哺的变革对策。  相似文献   

17.
消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逛逛商店、买买东西这么简单。然而,在经济学家眼中,消费却是一门大学问。  相似文献   

18.
青年带着各种理性、非理性的消费动机泡吧,酒吧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十分突出。它体现着消费行为主体的生活品味、身份地位等标识信息。酒吧为青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同时酒吧也存在不少消费者的离轨消费行为。为此,青年需要树立正确、健康、科学的休闲消费理念,构建和谐、可持续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02,(4)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在往年,春节过后一般是旅游淡季,但今年节后旅游市场并不显淡,原因是许多老年人精打细算,趁着淡季人少价低的机会出门旅游。“银发族”节后旅游,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点评:有了老年人,旅游市场淡季不显淡。看来要扩大内需,对老年人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得想办法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编辑/方丁丁老年人旅游消费活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学为理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影响无锡市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现和对比,不断改进非理性消费行为,提高体育消费质量,同时为高校体育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