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老年》2013,(7):14-14
从神一到神十,中华民族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愈行愈迩。犹记得1999年11月20日,随着神舟一号飞向太空,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也开始起航。14年转瞬即逝,神舟系列历经世纪更替、时代洗礼、技术变革,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单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环游太空到出舱行走的技术跨越。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相当于我们中华民族20岁左右的时期.若以美女比之.自是天仙化人倾城倾国:若以男子比之.则是智商体力俱臻佳境。那个时代的种种智慧,让我们沿用了两千多年。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不时从那些智慧中得到教益。  相似文献   

3.
小P 《上海科学生活》2001,(6):10-10,12
从1999年跨过世纪到2000年,在飞机、火车、出租车出没的地方,都会有鲜黄的互联网广告。那些新鲜的创意让人感觉到仿佛新的时代就在我们身边了。出租司机问我上哪儿去,我习惯性地说——上网去。  相似文献   

4.
《女性大世界》2005,(6):50-51
在这样一个物欲时代,我们发现幸福感的增加并没有和我们物质的增长成正比。我们被眼花缭乱的生活观所驱赶,我们活得越来越累,活得越来越不够快乐,到底是为什么?也许该到了反思我们生活观的时候了。当现代人历经了物质尘嚣后,可能更喜欢一种温暖的,质朴的,简章的,健康的生活,一个纯棉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5.
我跟王小波的相遇说起来非常凑巧,1984年8月29日,我离开北京去美国匹兹堡大学念书。到匹兹堡之后,第一件头痛事就是找房子。匹兹堡大学所在的小镇叫奥克兰(Oakland),奥克兰镇是个典型的大学城,学生有好几万人,租房的价位相对不低,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刚从中国内地出去的人——那个时代我们在国内住集体宿舍,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所属的时代,在我们所处的世界里,真正记起自己过去的样子是通过相片而不是回忆。摄影术已经改变了我们与我们关于从前相貌的记忆之间的关系。如今我们有了摄影传记之类的东西,几乎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或者直到死亡,都可以通过相片记录下来。尽管这种视觉记录可能不会以同样的强度记载下生命的每一个历程,但不管怎么说,它的确可以涵盖我们的一生,并且记录下那些缓慢得让我们察觉不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说2019年是5G元年,那时多数人尚且认为5G依然遥远。2020年,让大众真正认识到5G的威力—网络速度提高了10~50倍,然而造谣速率也等倍提升,我们面对着与5G时代接踵而至的各种挑战,作为传播人要清晰认知5G时代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8.
胡萍 《老年人》2009,(2):44-44
30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也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最主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对财富的态度——从“不敢富”到“求富”;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社会人”是当代中国耳熟能详的名词,有多种不同解读。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人与“单位人”相对。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地区,从摇篮到坟墓,城市居民都离不开单位,找单位解决问题也是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因此,这个时代的人被社会学家称为“单位人”。城市改革启动后,劳动合同制得以推行,单位制度不断解体。这就使得单位员工的生活重心逐渐由就业单位向生活社区转移,表现为单位人向社会人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从莫斯、布西亚到布迪厄、哈贝马斯,再到简化交换论的几位代表人物,交换论的研究从关注一种整体社会形式过渡到了关注特定时代的社会事实,即有一种简化趋势。这种趋势有将时代惯习视为人类通性的倾向,不利于我们对历史甚至是对我们时代的审视,可能将当代的某些异常社会行为误解为一种本能。  相似文献   

11.
任何社会生活形态,在其逐渐圆熟的过程中,都会相应地形成一套空间行为规范,从住房到社区,从家室到社会,从一人到千万人,无不在空间系统中建立规范。一个时代有一个空间系统,一段历史有一段空间进程,没有空间进程不成其为历史。即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胜利史而论,就包含着一系列空间上的地理进程。毛泽东对红色政权区位的地理分析以及后来的抢占东北,都是对革命地理进程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的先父跨越两百年重返今日美国,当今世界的规模与繁荣一定会使他们目瞪口呆,并且他们多半不会喜欢这些新事物。其实,这一切我们自己也未必都喜欢。高速度的现代生活会让他们瞠目结舌,在他们那个时代,用一个星期从伦敦到纽约已经快如闪电,他们又何曾体验过现代高速公路的飞速急驰呢?1844年,当大西部铁路公司的新型蒸汽机车以每小时45英里的速度拖动一节又一节车厢时,一些人已经感到惊恐万状,视这种速度为“超乎自然”。家庭医生也敦促人们尽量避免乘坐火车,理由是这样的高速会使人“窒息而死”。如今,我们对更快的速度也已习以为常,呼啸而过的钢铁怪兽包围着我们工作、生活乃至休息消遣的每一个角落,而驾驶它们的人很多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承受同样危险的心理速度和与之相伴的心理压力。加上核威胁、全球恐怖主义,以及无处不在、空虚愚蠢的大众娱乐。对此,我们的先父重返世上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大失所望,要求回归他们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爸爸是山东人,是家里的老大,奶奶从60多岁开始就住到了我们家,现在已经30多年了。奶奶是清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生的,个子瘦小,还裹着一双那个时代特有的小脚。奶奶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有一颗仁慈宽厚的心,还有一大堆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黄杰 《现代妇女》2007,(12):42-42
有一天,老婆突然对我说,她要教我学上网。我说:“你是在单位上有电脑,我单位又没电脑。我又对电脑一窍不通啊,再一个我们家又没电脑,我到那里去上网啊。”老婆则对我说:“现在都到啥时代了,不会上网会让人笑话的,只要你想学,我教你学,咱们就在楼下那网吧去学,等学会了我们家买一台就可以天天上网了。”我说:“你没听人家上网的人说,网上这毒那毒的可多了啊,前天我们单位的小王还说,他家的电脑中了什么‘熊猫烧香’的毒。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逐步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最高层次是体验经济时代)。服务经济从经济社会层面看,一个重要标志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口占整个就业人口要到一定比例。从文化社会层面看有这个时代有五大特征: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化者、处处均显文化味。  相似文献   

16.
张鸣 《中外书摘》2010,(2):25-26
东北这个地方,连同内蒙古大草原,是中国这个历史大舞台上的后台,从那里头,不断地冒出来新的角色,在前台演一出,下去。匈奴人演完了,突厥人出来演,突厥人下场,契丹人登场,契丹人还没来得及卸妆,女真人就出来了,然后是蒙古人、满人。到了满人当主角的时代,一直留在前台的汉人突发奇想,想要到后台看看,满人想把龙兴之地封起来的柳条边,不管用了,于是,今天的东北人问世了,他们是闯关东闯去的。  相似文献   

17.
俞敏洪 《金色年华》2007,(10):41-42
每天都有让人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每天也都有让人高兴得事情发生。如果我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让我们不高兴的事情上面,我们就永远快乐不起来了。今年圣诞节,在一年的辛劳之后,我决定带家人到夏威夷度假,为了更好地安排度假,我在老婆孩子飞到夏威夷之前,先从中困飞到了夏威夷。到达夏威夷是早上八点钟,我到宾馆准备登记人住,结果被告知宾馆要到下午两点钟才能人住,在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我是多么想进房间睡一觉啊,  相似文献   

18.
1945年5月,我老家湖南省望城县靖港镇被日本鬼子侵占。母亲带着我们三姐妹,随舅父一家逃难到离镇40多里外的农村躲避。日寇占镇后,经常到各村扫荡,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村里的青壮年每天早出晚归到更远的村子避难,老人小孩在家隐蔽。那年我快满14岁,母亲怕我们遭鬼子毒手,将我们姐妹三人剃成光头,女扮男装。每天我和表哥随村里的青壮年早出晚归逃难,突然有一天,大批的日本鬼子和汉奸包围了附近几个村庄,见青壮年男人就抓,我和表哥不幸也被抓住了。鬼子将抓来的人分4人一组用绳索从腰中捆掷,白天关在据点里,晚上到镇上挑运军用物品到据点,来回运货几十里路,那些患病和体力不支的人就被拖出去毒打或枪杀。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进入长寿时代的今天,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西安、宝鸡、成阳、渭南等11个市区,近年来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分析的60例案例中.涉及到的老年人有72人,其中男性38人,占53%,女性34人,占47%,年龄最小的有56岁,最大的83岁,平均年龄仅为62岁,与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较,相差8.5岁。调查表明,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无情杀手。老年人要获得健康长寿,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生活条件,健康的家庭社会环境,健康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朱伟 《安家》2011,(12)
在美国人比尔·布莱森的新作《趣味生活简史》一书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类舒适装备乃至科学合理的居家理念,都是英国人最早发明并大规模推广使用的。从暖房到阁楼、从墙纸到扶手椅、从壁炉浴缸到抽水马桶……莫不如此。英国人居家环境的改善,足以构成一部近代欧洲社会史六成以上的内容,而“住得像英国人那样”,也成为众多贪图安逸舒适之辈的毕生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