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意识形态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从意识形态涵义、特点和功能入手 ,探讨意识形态与对外政策的关系及意识形态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首先 ,意识形态通过影响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判断而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选择 ,如果意识形态导致国家对其利益的错误认识 ,意识形态将损害国家的现实利益 ;其次 ,由于任何意识形态都包含有道义和理想化的政治目标 ,它可以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提供道义上的支持 ,使对外政策显得合理、正义 ;第三 ,由于以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来实现对外政策目标成本最低而成效最持久稳定 ,所以 ,意识形态可以成为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最高明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做出界定;并结合现实国际政治论 证一国对外政策的不同依据及其所产生的后果与影响;认为在对外政策的选择与制定中,尽管 意识形态仍然发挥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国家利益”是最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实行双轨制,搞一中一台,有限度地支持台独.这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观和独特的法理观念决定的.美国的对台政策是不稳定的、波动的,这是由美国在外交中追求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目标的矛盾性决定的,激烈动荡中的美国对外政策思潮和外交政策的争论与分歧,强烈的党派动机和个人野心加剧了美国对台政策的不稳定与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中国最重要的外交伙伴──美国的外交行为。笔者认为,秦亚青用霸权系统理论对二战后美国在国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做了很好的分析。按照这个分析,美国在此期间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目标是维持霸权地位和国际霸权系统,美苏关系最核心的内容是争夺霸权的权力争斗。笔者认为,对于象美国那样追逐和维护霸权的国家,除了从权力的角度来解释其行为外,其他因素,比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也会影响其对外政策。笔者并不支持用单一的理想主义模式来解释美国的外交行为,但是也并不认为因此就可以排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本世纪以来,美国在追求和维护霸权的过程中,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对美国的对外政策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不看到这一点,不容易全面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政治中,决定国家特别是大国对外行为的动力,除了安全和经济之外,还有意识形态。与这三种动力相对应的国际政治研究范式应当分别为地缘政治、币缘政治和意缘政治。意缘政治一直伴随着国际政治,经历了隐蔽阶段、初级阶段、高潮阶段,以及新常态阶段。意识形态是同安全和经济并立的、影响国家对外行为的独立要素;在特殊情况下,意识形态还会起决定性作用;作为独立的要素,意识形态还影响决策者对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判定。随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深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演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意缘政治将趋于弱化,但会有反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中国最重要的外交伙伴-美国的外交行为。笔者认为,秦亚青用霸权系统理论对二战后美国在国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做了很好的分析。按照这个分析,美国在此期间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目标是维持霸权地位和国际霸权系统,美苏关系最核心的内容是争夺霸权的权力争斗。笔者认为,对于象美国那样追逐和维护霸权的国家,除了从权力的角度来解释其行为外,其他因素,比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也会影响其对外政策。笔者并不支  相似文献   

7.
三边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研究课题。中美苏战略三角、中美欧、中美日、中美印和中美台关系等都是国际关系三边关系研究中的热门研究对象。但是主流的三边关系理论主要是强调国家权力的分配和国家利益对国家间互动关系的影响,忽视了国家的认同、认知等观念和心理因素对国家权力、利益和国家间互动关系的作用。因此,本文援引心理学的结构平衡理论,强调国家间认知关系分配构成的认知结构对国家间互动关系的影响,既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三边互动关系,又可以从微观层面分析国家间关系对国家对外政策和决策的影响,力图提供一种不同的分析三边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制度性功能、成功意识形态的特征、在维持国家稳定中的作用以及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中国学者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解读主要涉及意识形态与理性选择的关系、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内在机制及功能限度、意识形态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等.此外,学者们还对诸如意识形态起源、意识形态产生差异的原因、意识形态成本等问题做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诠释.总体而言,我们对于该理论引介和阐释较多而应用较少,其实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弥补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理论重政治与社会功能而轻经济与管理功能的不足,可以用其来分析中国很多的现实问题,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制度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后冷战时代,打着"变革"旗帜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能否超越意识形态的蕃蓠,更加务实,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二战后美国外交的历史考察可见,追求美国式的民主、自由、人权、价值观及美国式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一直是美国外交的关注重点,无论冷战时的遏制政策、冷战后的克林顿主义、布什主义都无不如此.通过对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一些障碍性因素的剖析,期望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着眼于国家利益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只能是一种理想而非现实.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国家利益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国家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独特的国家利益观。他提出以关心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判和处理国际问题的思想,实现了中国对外政策向扩大国家经济利益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