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推动因素 ,同时也为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议题和充足的理由 ;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则对全球化的扩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和规范作用。在全球化的推动下 ,非政府组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只有建立有效的国际机制 ,在发挥非政府组织优势的同时规避其缺点 ,非政府组织才能为全球治理的实现真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在给全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治理成为当前解决全球问题的新模式.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等都成为治理的主体.非政府组织通过跨国立法的形式参与了全球治理,不仅对国际法的形成,而且对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非政府组织自身地位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治理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洁 《理论界》2004,(5):125-12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全球治理便成了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近年来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治理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对全球治理和非政府组织进行介绍后,着重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原因、模式以及前者对后者作用和局限。  相似文献   

4.
NGO、反全球化运动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丹 《东南学术》2006,(1):58-64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非政府组织日渐崛起,"以民为本"的全球公民治理日益替代"以国为本"的国际关系体系成为国际政治的新范式.反全球化运动是以NGO为主体的国际性公民运动,它针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行游行示威抗议,强烈要求扭转和纠正全球的负面效应,客观上推动了全球治理.NGO/反全球化运动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多种多样:有抗议示威、论坛会议、监督制约及倡导建议等方式,由此达成国际社会民主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协调形式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将个人变成世界公民。为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政治格局中保护公民的世界公民权,中国须立足于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在积极参与全球公民社会塑造的进程中,促进世界政治民主化。同时,加强国家形象建设,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来自国家软实力的支撑;支持、规范和引导各种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给予民间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公民社会以必要支持,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公民的世界公民权保护、援助制度建设,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国家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论全球化进程中"民主赤字"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规则的制定以及国际组织的活动日益活跃,而"民主赤字"的问题也愈加显著.为保证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从国家间层次以及全球民众的角度考察消除"民主赤字"的问题.具体地讲,必须适当扩大非政府组织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及国际组织决策程序中的参与度,并加强发展中国家参与能力的建设.而在这种消除"民主赤字"的进程中,加强非政府组织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陈凌 《学术探索》2004,(11):14-16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非政府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日益深入。建构主义十分重视国际中存在的社会结构 ,强调规则在身份和利益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这对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建构主义有助于加强非政府组织与各国政府间组织之间的认同与共识 ,进一步展开建立在国际政治文化基础上的对话与合作 ,使非政府组织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公民权与全球公民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道晖 《社会科学》2006,1(6):112-119
公民社会是与作为自然人的私人社会相区别、而直接同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组织化和政治化的民间社会。其核心的要素是以私人社会的共同利益为纽带而形成的政治共同体(各种非政府组织),来集中和表达社会的共同意志和利益,使私域中的诉求扩展为公共诉求,以利于开展社会运动或社会斗争, 促成对国家的民主转型和改造。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一国之内的国家公民延伸为世界公民,公民社会也越过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结社和社会活动,形成“全球公民社会”,并在全球发挥其影响力、支持力。  相似文献   

9.
产业全球化及其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产业全球化。产业全球化是指产业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和升级。当前产业全球化具有一些新特点:产业分工日趋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全球金融产业日益融合,产业投资活动跨出国界,产业组织的形式———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业区域联系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全球化进程提速,非政府组织(NG0)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开始对各国内政外交及国际事务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们在推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中的特别作用,也愈来愈引起广泛关注。索罗斯基金会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它对中亚地区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文明最终要体现为社会组织的文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和谐,促进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化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为此,文章进而层层深入地论述了非政府组织的涵义、性质和特征,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方式和分类,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继后并对中国非政府组织运作及其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和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及勃兴动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燕凌 《兰州学刊》2004,(5):188-190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团体革命” ,许多国家创建了各种非营利性的志愿团体 ,以主动参与、自助互助的方式开展人道服务 ,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 ,保护环境 ,保障公民权利 ,关注种种关乎人类福祗却长久以来遭到政府忽视的目标。这些非营利的志愿团体就是现在被广泛讨论的非政府组织 (Non - 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 ,简称NGO)。目前 ,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新崛起的相当活跃的角色 ,因此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1997年 9月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 ,将非政府组织的兴盛视为影响未来全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蔓延,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以国家为中心的多边主义治理也不断暴露出内在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全球公民社会等非国家行为体对全球问题的解决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治理的紧迫现实呼吁新的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是在多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球公民社会进行国际合作的产物。虽然新多边主义治理替代多边主义治理并非易事,但是它对全球治理的重构正在缓慢和艰难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当今世界迎来了一个NGOs全球行动的时代,NGOs所开展的全球服务在提供公民福利与社会服务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以及在形成全球公民社会的进程中的重大贡献。特别指出了非政府组织在服务全球社会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很多普世性的价值。并指出了在一个日益开放和全球公民社会的时代,应该积极鼓励与推动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宗豪 《社会科学》2001,19(11):55-59
一、当代社会发展研究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的巨大动力在客观上推进了全球的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 ,它也给社会发展研究提出了种种挑战 ,这是我们研究 2 1世纪的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挑战之一 :社会发展研究的背景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而带有“一体化”的印记 ,于是 ,原有的以一个民族国家为范式、为背景研究社会发展的思路 ,受到了严峻挑战。全球化的重要结果就是 :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被联系、被组织成一个有机系统 ,全球范围内的人类社会不再是各地区、各民族社会的集合体 ,而成为具有系统性、有机性的整体 ,各地区、各民族不过是…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建立在全球基础上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社会中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虽一直是各国公司法规制重点,并颇有成就,但跨国公司却因其管辖权的冲突、"集团决策"对成员公司法律地位的冲击、"富集"效应和跨国性带来的社会责任等特殊性而给其有效治理带来难题。为此,对跨国公司的治理需要走出企业—国家的二元结构模式而引入市民社会(压力集团)、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多元力量,形成多主体、多层次的全球治理模式,完善跨国公司的治理,以抵制跨国公司发展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利平 《齐鲁学刊》2005,(2):129-13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社团革命。在经济活动、 社会管理、尤其是在消除贫困、帮助弱势群体、人道服务、保护环境等社会公益事业中,非政府组织已成为与政府和 市场相媲美的第三部门。由于非政府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及其弹性组织形式的民主性、平等性等特性,因而 与市场和政府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道德色彩。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能够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互助合作精神和社 会公益精神,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而是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化不断发展壮大,它在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增强、社会效益的不断扩大密切相关,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举,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推动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更加充分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贤斌  李含伟 《兰州学刊》2014,(10):199-205
在经济体制转型与农村社会变革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社会救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探讨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社会救助的优势,分析当前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进而对非政府组织如何有效介入农村社会救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战略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与此同时,全球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重要现象,是非政府组织(Non Govenmment Organizations,即NGOS)的迅速发展以及它们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活动.本文阐述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建设的相关条件、目标以及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