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鹤庆新华村民族手工艺传承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鹤庆新华村的民族手工业,是当代中国西部民族手工业传承发展的一个典型。新华手工艺术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授而传承下来。这种传承方式在新形势下面临挑战。新华村应在实践中不断寻求现代文明与传说之间有机契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手工艺。  相似文献   

2.
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打造好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为主要载体的民族文化品牌,对承德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故此,从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战略高度,提出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品牌内在价值,整合承德旅游文化资源,进而提升承德旅游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农村大多数属欠发达地区,然而由于开发晚,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态资源保存较好,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为主导的文化产业,转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这为文化旅游业的跨越腾飞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民族地区现代化、市场化、外向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面临诸多发展难题,涉及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严重不足、旅游发展资金相对匮乏等多个层面,直接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质量效果;针对新常态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新趋向和新特点,如何研究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律,积极做好民族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民族体育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区域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仍以民族旅游为主。立足民族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湘西捞车古村寨是典型的土家族村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尚未转化为文化资本,未能有力推进区域社会发展。在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之下,整合捞车古村寨及周边古镇的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资源集群发展,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人文关怀,进而培育与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这既有利于土家族民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又是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途径的探索,也是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方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前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即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是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作者指出,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商品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民族地区,其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1999年以来有关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对文献中专家学者观点进行归纳和比较,进而对民族文化旅游研究进展进行剖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长阳土家族旅游为例,分析民族旅游发展中具有四对内在矛盾.即国家控制与民族自治、文化独特性与现代性、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原真性与商品化.民族旅游的内在矛盾难以彻底解决,需要在理性认知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以田野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为据,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为旅游开发所利用的过程,揭示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指出旅游的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而这些文化的重新生成又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化及其功能的转化,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演进。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得以实现,民族旅游也成为一个重新诠释地方和民族文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略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产品,在促进民族地区开放、进步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造成了较大冲击,一定程度上危及了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开发和经营民族旅游这种特殊旅游产品时,应认识民族旅游跨文化传播的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个案,通过梳理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以旅游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民族旅游发展中展演机制。虽然这一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社会的经济状况,但同时也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变迁。在民族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当地社区的意识改造,培养社区的自立能力,最终实现社区民族旅游的自我管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瑶民族风情浓厚,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开发极大地推动了红瑶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开发的同时,原生态民俗文化受到挑战,应多途径加强其保护.  相似文献   

13.
民族旅游村寨的特殊性在于其社区既是生活社区也是旅游社区,既是产权明晰也是产权模糊的社区,其村民及文化不仅是旅游发展的客体也是旅游发展的主体.文章在对民族旅游村寨的特殊性和当期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指出“社区驱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外围助力”是西部地区合理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贫困和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创意活动,而创意活动的成功则需要旅游者需求、民族文化、创意人才和资金技术等相关要素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意体系。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强大的连带效应,是推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利用民族文化创意实现旅游商品、景点、文艺以及产业品牌等的增值。针对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创意力度偏低、过度商业化风险等问题,本文提出集聚创意力量、塑造具有民族风格的旅游创意产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农业文化的基础载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旅业成为民族村寨发展经济、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入手,以湘西部分民族村寨为样本,结合场域分析,构建了包括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在内的资本分化行动逻辑框架,从文化资源、文旅业发展及其社会组织关系、村落精英能力、社会网络等方面,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村寨文旅业分化场域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研究引入文化资本理论,拓展了民族地区村寨研究的路径与视角,深化了对民族村寨文旅业分化问题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而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促使创意旅游这种全新旅游模式的形成。青海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创意旅游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杨凌崔西沟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了该村产业状况的现状,特别是生态民俗村的发展情况。崔西沟村产业结构以非农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特别是生态民俗旅游业构成了该村的主题。崔西沟村产业结构应以生态民俗旅游为契机,从而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调整。崔西沟的生态民俗村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体制、形式、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提出了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建立不同层次的服务体系,加强各行业配合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尤其对于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来说,和谐社会建设对保障边防安全、国家稳定至关重要。大理是云南省西部白族集聚地区。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白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和民俗文化旅游,堪称典范。白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对白族地区脱贫致富、社会稳定、民族和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对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导向,充分挖掘具有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并与旅游业挂钩,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旅游产品,让白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在互动中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动因及对策,并以山东省会济南市为例,探讨了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这对丰富人文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利益,实现人文旅游及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