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科幻小说故事和幻想中,人们在火星表面散步已有一个多世纪。然而,现在这种可能性已是足够现实的,以致许多人认为,问题不是人类能否登上火星,而是他们将在何时登上火星、如何登上火星以及谁将第一个登上火星。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天局预计,2010年以后,人类有可能登上火星进行考察。他们将载人飞船火星考察计划初步定在2011年和2018年。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比地球略小。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略长;为24小时37分。它一年为687天。火星颜色发红;故有红色星球之称。探测火星是人类由来已久的梦想,可自1976年美国“海盗’号飞船登上火星以来,人类的一些探测火星的计划都先后失败了。1988年和1989年,原苏联火星探测计划失败;1993年,美国航天局造价10亿美元的“火星观察者飞船失踪,据说是爆炸了;1996年,俄罗斯一艘火星探测飞船坠毁。直到21年后于美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1994,(4)
21世纪人类将登陆火星火星与我们居住的地球很相似。人类在登上月球之后,一直在探索登陆火星之路。近来,根据美国家航空航天总署和有关研究机构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人类将于公元2O14年登上火星。负责研究的斯特福委员会在所递交的报告中指出:要登陆人星,需建立一...  相似文献   

4.
生活数字     
《社区》2014,(34):7-7
人在火星仅能存活68天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在火星上仅能存活68天。鉴于火星上的条件和现有人类技术的限制,移民火星计划至少目前不可能。报告说,如果真的移民火星,从地球带去的植物仅能生产“不安全”数量的氧气,大约两个月后氧气将开始耗尽。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火星计划在表面上获得了成功:在16 次发射中,只有5次失败。1975年,随着"海盗"1号和2号探测器的着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1996年,美国第一辆火星人漫游车"探路者号"证明,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探测遥远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0,(8):59-60
如果说21世纪人类开发宇宙的第一个目标是月球,那么还有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球——火星,它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将是新世纪人类征服宇宙的另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类发展奇迹比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更为令人惊叹。1950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极贫时代""先富时代"和"共富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人类发展水平先后登上了三个大台阶,是这段时期世界人类发展指数HDI增长最快的国家,实现了从"极低人类发展水平"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质变,将在2021年左右步入世界极高人类发展组。中国人类发展奇迹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四大优势,即大国优势、后发优势、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是世界人类发展的最大贡献者,中国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将引领实现几十亿人口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移民火星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不少科学家.甚至美国宇航局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在这些“火星发烧友”中,最热心的要算美国著名的“火星协会”了。该协会目前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而且计划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划,也许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这一移民计到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9.
《红色的火星》是美国当代著名科幻小说家罗宾逊最负盛名的小说,于1993年在 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当年就获得美国最佳小说星云奖。《红色的火星》是罗宾逊所著火星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分别是《绿色的火星》和《蓝色的火星》。这部小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最完整、最令人信服的火星画卷,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未来人类在火星上殖民开拓那惊心动魄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是迄今为止有关火星探索和殖民开发的最成功的科幻体小说。小说因其独到的视角、故事情节的多样性、时空的大跨度、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众多的人物以及不断变…  相似文献   

10.
绿化火星     
美国宇航局和墨西哥国内大学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对墨西哥最高山脉奥里萨巴火山上的松树进行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出植物在险恶环境下生存的秘诀。科学家预言,人类有望于100年内在火星上种上树木,从而在未来几个世纪中将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成为人类的居住地。  相似文献   

11.
空间技术作为综合性高新技术,是人类探索开发宇宙空间的有效手段,是带动综合国力的火车头。空间技术几十年来的发展应用已经且将继续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国防、科学技术及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因是人类首次涉足的全新疆域,所以在其开拓性进展中呈现出一系列独特处,展现出运载工具重复使用化、航天活动商业化、产业化、国际化、注重军民两用航天技术的开发及军民商综合发展等新趋势。分析研究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有助于我国航天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加深人们对空间探索开发意义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做为世界上的航天强国之一,在航天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外层空问的开发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为俄罗斯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深度撞击号”飞船发射的“撞击器”成功撞击了“坦普尔1号”彗星。本次实验对人类航天技术、军事科学、宇宙空间研究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阐述了深度撞击彗星的目的和意义,认为深度撞击是人类航天技术的突破,提出了军事航天和全球合作空间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杨利伟、神舟六号费俊龙和聂海胜成功飞天,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嫦娥”飞天,将是中国航天发展史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对航天技术转让中国际法调节的对象,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关于“人类共有财产”的观点的分歧,航天技术的特征对航天技术转让国际立法的影响作了较全面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项目以来,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历史证明国际合作是发展载人航天的必由之路, 在独立自主前提下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中国空间国际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有明显的局限性。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和在未来的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面临诸多国际法问题。中国应当消除障碍, 抓住历史机遇拓展和深化载人航天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世博     
在世博会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正一步步努力登上世博大舞台。从1851年中国人的身影首次出现在世博会上,到1904年中国正式登上世博会舞台;从1982年新中国正式受邀参加世博会并以国家名义参加了其后12届世博会,到1993年中国加入国际博览局;从2002年中国成功获得世博会的主办权,到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预计有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中国正融入世界大家庭。让我们重温中国的世博之旅——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月15日,由中国极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第15次南极内陆冰盖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了人类首次登上被称为"不可接近地"的南极冰盖最高点 Dome-A 区域的壮举。5月25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授予了考察队员、武测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副教授、在职博士生黄声享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回顾在南极内陆冰盖的50多个日日夜夜,黄声享感受颇深,他想谈谈……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就是资源开发能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开发能力的提高。目前,人类已经经过了土地资源开发、自然资源开发和信息资源开发三个时代,正在步入服务资源开发时代。服务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协调社会分配、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物质产品品质、储蓄发展力量的特殊功能,每次社会重大变革的新的增长点都来自服务领域。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服务资源将成为人类社会继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信息资源之后的第四核心资源。服务资源的开发能力,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和社会竞争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持续发展,整个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有关载人航天的法律问题日渐突出。在载人航天事业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掌握外空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然而,中国的空间立法严重滞后于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且这种矛盾随着载人航天的成功愈加明显。对此,中国应在遵守当前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加强国内立法,协调国际、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尽快制定空间行政法规,并将空间立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以保障中国空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