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善永 《家庭科技》2008,(11):33-33
冬天是“老慢支”患者最担心、害怕的季节,一不小心着凉感冒,便会引发严重的急性发作。不少“老慢支”患者的冬天就是在打针、吃药、住院中度过的,并因此承受着肉体、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经济负担也很沉重。呼吸专家建议,“老慢支”过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家庭科技》2011,(6):35-35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常常反复发作,秋冬寒冷时节尤甚。夏季是老慢支病情相对缓解期,若趁此时调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中医“治病求本”和“冬病夏治”的思想体现。  相似文献   

3.
“老慢支”,医学上叫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吼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防御机能降低以及抗病能力减弱,不但容易发病且常迁延不愈。后期可因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而危及生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5%左右,所以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很重要。 入冬以后,“老慢支”病人的起  相似文献   

4.
咳嗽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但肺癌引起的咳嗽不同于一般的感冒、"老慢支"、肺结核引起的咳嗽,它是一种顽固性呛咳,痰少,可带血丝,初起时全身无明显不适.此种癌性咳嗽,如为新症,较易引起注意,持续2周无好转迹象,即做胸透或拍片,多能早期发现.如起自"老慢支"的旧症咳嗽,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李老师这一沉痛教训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严寒的冬天是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老百姓俗称老慢支、肺气肿)患者最担心、害怕的季节.因为天气一冷,他们就会老病复发,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都找上门来了.  相似文献   

6.
凌医生 《家庭科技》2009,(10):23-23
我们中学的李老师近几年咳嗽迟迟不愈。服过多种药也无济于事.别人多次催促他去医院检查,他说:“有什么检查的,还不是‘老慢支’在作怪!”今年初,校方组织教师做健康检查,发现李老师患了肺癌,并已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7.
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宏达 《理论界》2000,(1):17-18
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和持续增长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老工业基地 ,仍不得不支付资源、生态和环境成本 ;既或进入现代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同样还不能摆脱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困扰。老工业基地的第二个一百年该怎样总的考虑 ?长远的根本的战略选择是什么 ?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选择一条根本出路 ,就是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怎样正确认识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剖析一下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对立论”。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 ,认为人类只有控制和制服的一面 ,而否定其受制于自然的一面 ,这种“天人对立观” ,比之农业社会是人们理性…  相似文献   

8.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占全年的50%。 中医将“慢支”归于慢性咳喘,认为此病虽为宿痰,但诱因有风寒、燥、湿等。冬季寒冷,外寒内伤肺脏,故生咳喘。现代医学认为:冷空气使呼吸道局部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减少;寒冷又导致粘膜上皮的纤毛  相似文献   

9.
一、喜新厌旧 买新的基金还是老的基金?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新的总比旧的好,很多投资者宁愿买新基金不愿买老基金,这恰恰是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时贤论老多矣。其唯心其唯物莫衷一是。然《老子》哲学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它的社会职能何在?《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是支流,还是主脉?属异端,还属正统?本文试谈这些问题,以求赐教。  相似文献   

11.
“男人老了,以前办公室里的仇人都变成了朋友。”一位老太太最近愤愤地对我说,“可是啊,男人老了,以前卧室里的爱人,都变成了仇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2.
黄老君道家之学,与神仙家之言,相去亦远矣,而后世并为一谈,何也?曰:道家之学,讬诸黄帝,而老子传之,世遂以黄、老并称,方士崇奉黄帝,耳熟黄、老之名遂自附于老子耳。曷言乎道家之学,讬诸黄帝,而老子传之也?案老子书辞義最古,全书皆三四言均语,一也。间有散句,乃后来所加。书中但有牝牡雌雄字,无男女字,称名特异,二也?全书之義,女权皆优于男权,三也。此必非东周后人所能为。盖自古相传之辞,至老子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09,(7):31-31
国内外大量长寿老人的调查资料表明,保持心情愉快是长寿的重要因素.那么,老年人怎样才能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呢? 不怕老 衰老是一切生物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人都有老的时候.如果怕老,心情长期抑郁,反而会加速衰老的进程;以乐观主义态度对待衰老,会觉得越活越年轻."人生70不稀奇,80还是小弟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谁来装备中国?用什么装备中国?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历史课题。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非常雄厚,必须承担起这一使命,成为共和国产业装备制造的基地。  相似文献   

15.
乐做老少年     
俗话说:“老叟比顽童.”人一旦上了年纪,各种情绪都容易不自觉地显露出来,脾气性格可比顽童.这其实并非坏事.诗圣杜甫曾“自笑狂夫老更狂”,苏东坡也会“老夫聊发少年狂”.做个老少年有何不可?  相似文献   

16.
佝偻病不是小儿得的病吗?怎么老人也得呢?这是因为人老体弱,不愿到户外活动,终日呆在家里,或者是疾病缠身,久病卧床,足不出户,没晒太阳,未接受紫外线照射,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一位叫大鹏的博士研究生,被破格邀请参加“世界化学年会”,因为他的研究课题对化学发展是个很大的突破,所以他这个20几岁的小青年才能有幸参加世界水平的老专家,老权威们的聚会。这本身就是一个“突破”。 记者采访大鹏,问他为啥能取得这样的荣誉?为什么如此年轻就这样敢想敢干?他说:“这是我从小学会的。我就愿  相似文献   

18.
别说父母老     
我发现,父亲和母亲都特别不服老.别看他们都60多岁了,可依旧勤劳,每天忙里忙外,不肯歇歇安享晚年.每次我说他们老了,他们都不服气,急着和我争辩. 父亲种了很多菜,经常骑着电三轮车去城里卖菜.我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就劝他说:“爸,你都多大年纪了,还种这么多菜,赶集卖菜多累,家里又不缺这点钱……”我话还没说完,父亲就生气了,冲我嚷起来:“我怎么老了?我耳不聋,眼不花,吃嘛嘛香,怎么会老呢?”我只好说:“您干活儿可得悠着点.”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树老根先竭。为什么腿会先老?道理很简单:腿离人的血液供应站——心脏最远。腿部的血液供应状况,是反映一个人皮肤良好与否的一面镜子。 正是基于这个道理,笔者除晚上睡前洗脚外,每天早上起床后洗脚,便是实施青春永驻的一个重要手段。无论出差在外还是家中,都要想方设法弄点水把自  相似文献   

20.
国有老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大连市的做法表明,利用外资进行“嫁接”改造,是国有老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最近,我们通过对本市机械、电子、轻工、医药、建设、冶金、纺织、化工等八个局(总公司)和20多家老企业兴办的30余户“嫁接”式企业的调查分析认为,大连市引进外资“嫁接”改造老企业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可忽视,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把引进外资“嫁接”改造老企业工作引向深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