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诗经》中有不少与舞蹈有关的诗,本文把这些舞蹈诗分成表演性舞蹈诗、宗教祭祀舞蹈诗、民间乐舞诗三类。在分析这三类舞蹈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民俗阐释,并对其民俗价值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顾晓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23(4):32-35
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西风东渐 ,性别视角进入了文本的阐释领域 ,它带来了文本意义的增值。基于传统文学的男权特质 ,它的运用主要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男性性别立场的批判。它根植于文本作者的性别属性 ,尤其是社会文化性别属性。这一属性所携带的社会、文化、阶级的内涵也使性别视角具有综合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贾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3):53-58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
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
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
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
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
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相似文献
4.
邵子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09-112
文学阐释是一个生长着的精神进程,要经历文本超越、时代超越和心灵超越三重境界。文本超越注重对文本的反思和对话,时代超越尽力发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心灵超越追求主体精神的建设从而再造另一世界。这三重境界的到达都依赖于阐释主体的崇高心灵。 相似文献
5.
谷鹏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15
公共空间作为人类公共活动的结晶,虽具备技术化圈定的物理空间属性,但更为本质地指向社会存在、伦常规范与美学符码等象征空间属性。公共空间的社会存在属性是由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催生,它凝聚了公共空间中不同社会主体及其生产关系,并在批判性阐释中实现社会公共空间的意义建构。公共空间的伦常规范属性是由私人想象与私人道德相互叠加而生,它挽结私人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而成公共伦理规范,并在规范性阐释中实现伦理公共空间的意义建构。公共空间的美学符码属性是由身体的感觉与心灵的外延交互而生,它调和私己性体验与共通性情感而成公共感知,并在调节性阐释中实现审美公共空间意义的建构。三类不同公共空间的生产与阐释,本质上是对人与人性不同面相的生产与阐释,其最终目的在于探索一种通向未来的“可能的人”与“可能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7.
8.
李汶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02-106
文本世界理论是认知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文本世界理论中的话语世界、文本世界和亚文本世界三层次将作者、文本和读者密切结合起来,以文本为分析对象,在兼顾作者的基础上,读者根据文本信息和已有的文本经验形成心理表征,构建不同的认知世界,对文本进行解读。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对《断章》主题多样性成因进行统一阐释,验证了文本世界理论对语篇意义构建的强大阐释力,并揭示了文学文本的解读不是封闭性的。 相似文献
9.
王子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39-47
公共阐释论的提出使阐释学理论得以深入探寻和揭示个体阐释向公共阐释的上升过程。阐释的公共性来源于多个理解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因此关注公共阐释必关注如何从一个理解者的阐释拓展至多个理解者的阐释。要解决阐释从个体到公共的提升过程须进入文本意义产生的底层逻辑,深入剖析阐释学循环作为文本意义产生的方式和规则是如何发展和演进的。阐释学循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内在于文本对象的阐释学循环、内在于文本和一个理解者之间的阐释学循环,及存在于文本和多个理解者之间的阐释学循环。分析阐释学循环在三种类型间的发展和演进,对个体阐释上升至公共阐释的阶段性跨越有着基础性的论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袁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92-93
高校学生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家庭的一员,出了学校后还将从事某种职业.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刘高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1-22,27
科学知识的发展变化问题是20世纪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核心论题之一.纵现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主要形成了三种解释模式逻辑-理性论模式、认知论模式和社会学模式.虽然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认知主义者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对逻辑-理性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它们也未能对科学知识的变化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说明.对科学知识发展变化的完全说明应是这三种模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韩雷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100-103
本文针对当下文艺民俗批评的误区,根据文艺民俗自身的特质,初步提出构建文艺民俗批评的三大维度,即符号维度、生命维度和审美维度,从而使文艺民俗批评走出旧范式。 相似文献
14.
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历史经验与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伦理作为社会工作的独特领域,所探究的是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信仰,以及将之践行出来的一套指南和规范。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无疑是全球社会工作界最值得分析和探究的文本之一,文章通过对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历史回顾及相关文本的解读,以期对建构符合中国本土意义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有所启迪。文章建议中国社会工作的伦理追求本土化的路径,在全球社会工作伦理的共同架构下,兼顾中国社会工作伦理的特殊面向。 相似文献
15.
李浩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三峡库区“棚户现象”,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 ,农民到城市来寻求更容易的谋生手段的一种居民聚居现象 ,本文通过作者对三峡库区的实地调查与研究 ,对其成因和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 ,旨在对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三峡库区城市、镇迁建和移民工作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现象学的"身体"概念具有暧昧性,张载哲学的"气"概念具有两重性,而暧昧性与两重性的关联性,有可能使现象学通向张载哲学,并最终使现象学的"身体"概念与张载哲学的"气"概念成为超越现代与后现代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於菟”仪式的民俗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仲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30-35
作为历史与现状、传统与生活的文化产物,“於菟”系列岁末民俗在其特定的时空上表现了其特有的文化传统,通过仪式实践实现民俗意义,即外在的多元结构和内在的象征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从《论语》看当代教师职业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18-120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作为孔子言行的记录,记载了很多为师所应具备的道德要求,其中关于教师的治学态度、人文关怀、人格风范、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等师德观念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瑰宝。了解、继承孔子的师德观对当今的师德建设、教师的职业素养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立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6):54-56
合乎伦理规范的土地流转,是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证。贯彻落实党中央规范土地流转的"三不"政策: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丽荣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2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反经济全球化”斗争现象也日渐突出。目前这一斗争现象呈现出自身特点,其实质并非反对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以及这种主导带来的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这说明发达国家在主导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将资本主义矛盾扩展到全球并日趋激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