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对英汉语中分句做定语的现象从句法层面进行描述和分析。指出:英汉语中都存在分句做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现象,汉语语法往往将其划分为主谓短语或述宾短语+"的"字结构。但英汉语中修饰语与中心词的位置关系在句法结构上表现不同,英语为中心词前置,汉语为后置。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应用于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中去,进而减少错误,提高语言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中的一个中心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汉语阻碍英语的负迁移作用方面,而大多忽略了其促进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本文基于普遍语法和语言共性等理论,指出汉语与英语在语音、语汇、语义和句法等方面的共性,试论汉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层面上的相似点,主要从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两个方面探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反驳在外语教学中完全摈弃母语的观点,从而为中国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曦  张冀 《现代妇女》2014,(4):236-238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在结构方面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为:英语句法结构呈现为"树形",汉语句法结构呈现为"竹节"。在翻译过程中,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习者要准确把握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规律,用符合英汉民族的不同思维逻辑来解决英汉互译中涉及句子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句子语法合法性判断任务,证实了汉语母语者在学习英语表示"租借"义的双重宾语结构时具有明显的负迁移效应。这一负迁移效应的成因是汉英语言中"租借"义双宾语结构的语法差异导致的,具体而言,汉语中"借入"义可以用双宾语结构编码而英语不能,但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有时也用双宾语结构编码"借入"义,这种负迁移效应显著地存在于各个等级的英语学习者群体。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应当使用对比分析、英汉互译等方法对这一负迁移效应予以重视,并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周列国志》翻译实践中,作者注意到汉语文言文和英语语言就形合和意合而言差异显著。参照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提出的"逆转换"翻译路径,作者建立一个从意合语言向形合语言转化的模型,且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汉语文言文的英译转换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前景化理论为支撑,从句法层面分析了英语新闻标题语言的变异现象,旨在探讨英语新闻标题如何通过句法变异实现语言的前景化。本研究对从中国、美国和英国的知名英文报刊收集来的语料进行了定性剖析。研究发现,英语新闻标题可以通过句法层面上的变异来获得特殊的文体效果,以实现其吸引功能。由此可见,句法变异是英语新闻标题语言实现前景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探讨"什么的"这一语言形式的演变,并通过简要分析由列举助词"什么的"构成的"X+什么的"结构的形式、内部特点、可以充当的句法成分及语义特征,总结出了该结构的部分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利 《职业》2015,(7):75+74
英语广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特征,本文将结合大量广告实例,从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分析其语言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广告的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杜义美 《现代交际》2013,(10):29-29
英语翻译成汉语一直是学生们认为很难的一个练习,更别提得高分了。其实汉译英练习没有同学们想象得那么难,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是要注意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排列上是有一定区别的,汉语注重逻辑顺序而英语注重从属关系;汉语句子可以弱化主语,但英语中主语的地位十分突出;对于长句和段落翻译,一定要有语篇意识,不能只盯住一个个孤立的句子。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改革,本文对汉译英的翻译技歹了作了一些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文化是交际的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因各自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环境不同而各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以英语的抽象表达法和汉语的具体表达法为例,分析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和汉语多用具体表达法的原因,以及英语"化实为虚"和汉语"化虚为实"的方式,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构式语法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崭新认识,对先前未能解释的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构式语法框架下对英语使役结构句法进行了解析.英语使役结构的习得不仅涉及动词语法形式,还应加强构式意义的理解与习得.  相似文献   

13.
心理语言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的中心问题是,双语者是否使用相同的表征,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语言的交互式观点;另一种是模块化观点。前者认为双语者两种句法是共享同一表征的,后者认为双语者的每一种语言的表征和机制是严格分离的。本文通过就"Day day up"的成因,来试图剖析激活词汇水平或激活句法信息的词汇条目紧密相连,不同熟练程度的双语者通过词汇方面的相关节点解惑表征为词法的次范畴化框架不同。得出在汉语——英语的跨语言之间,低熟练者是词汇驱动的直接连接,是双语过程的交互式观点的假说。  相似文献   

14.
英语以物为主语和汉语以人为主语是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一大显著差异,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源。《边城》自从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出现了众多英译版。通过对比分析金介甫英译版《边城》中的片段及其对应的原文来进一步探讨英汉主语的表现形式及句式差异,希望提醒英语学习者在翻译等学习时应注意适当转换,以满足英汉语言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金晶 《现代妇女》2014,(10):274-274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注重显性连接、结构完整与以形显义。而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和以神统形。具有“形散而神不散”之称的汉语散文正是汉语意合特征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散文英译为例,通过对比研究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探讨如何将汉语的意合句转化成英语形合句的汉英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日,有网友发现美国电影《爱乐之城》台词里"shanghai"这个词,竟是"诱拐、欺骗"的意思.语言专家表示,"汉语出口"即汉语词以拼音等形式进入英语,成为英语词汇,这一现象早在19世纪甚至更早已出现.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更多汉语热词进入英语词典,从侧面反映中国形象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基于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中的课文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突出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域理论意识,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做到"因文施教"。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西方注重理性,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客体意识;而中国在传统思想影响下,注重主体意识,注重"群己合一",注重群体观念,倡导集体主义。因此,西方注重客体意识,使得英语语言多用物称表达法进行造句,而中国注重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使得汉语常常倾向于使用人称主语(有灵主语)遣词造句。本文语料选自沈从文的《边城》与金介甫的英译本Boarder Town,首先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原因;其次,对文本中物称、人称的使用进行英汉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在今后英汉互译中,译者要注重在不同语言情况下物称与人称使用的转化,以使得译文更加流利通顺。  相似文献   

19.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和思维上的极大差异,翻译实践与对外交流中屡见不合规范、不知所云的"中式英语"。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就主要探讨语言、思维、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图以这一学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并提出一些关于对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顺应理论视角下,研究吉林市主要旅游文化的汉英翻译。从顺应理论视角来看,汉英翻译是利用语言使用的汉语语境和英语语言结构不断动态对等的顺应过程,旨在将汉语的语境在英语的语言结构中将其最大程度还原与展现。吉林市主要旅游文化的汉英翻译,在顺应理论的视角下,可更好地帮助吉林市主要旅游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