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乐府游仙诗不同于"坎螵咏怀"的<楚辞>,其所表现的是纯粹的"列仙之趣".汉乐府游仙诗反映了汉人神仙信仰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是追求"列仙之趣"游仙诗的源头,对游仙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盛唐之音"是时代的强音、唐诗的骄傲,高棅在<唐诗正声>里标举的"声律纯完",是对盛唐诗歌美学特质的提炼,确立了有明一代"诗必盛唐"的审美理想.明人以体格声调论唐诗,试图将盛唐诗妙不可言的声韵落实为有章可循的诗法,造成得其皮毛而失其精神的流弊.若专就诗的兴象风神而言,盛唐之音所表现的高蹈流走的生命情韵,能直接呈现于读者的感觉与想像里,宛若空中之音、镜中之花,是一种难以言传的韵外之致,也就是神韵.  相似文献   

3.
苏轼诗风及其"禅喜"旨趣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诗风得佛禅霑润,其具象美学特征表现为"天地一如,雄视百代"之雄奇;"若醉若醒,诗思超然"之飘逸;"嬉笑怒骂,活泼幽默"之诙谐;"萧散简远,澹淡清美"之淡远等,是宋诗成熟期的代表标识.苏轼"禅喜"大致可归于"有意参禅""无心证佛"之属,乃"以文字作佛事",其"禅喜"旨趣的最终指归是审美的,从此意义审视,文学艺术才是他真正的"宗教".  相似文献   

4.
杨维桢戏剧序跋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末杨维桢的戏剧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元曲源流论、戏剧本体论和元剧时代特征论.其中,以<诗经>、<离骚>为元曲之源,认为戏剧便是借助"声文"表现"典故"以"警人视听",否认元剧是"治世之音"等观点,皆有其现实针对性或理论深刻性.然因其是以"复古"为理论号召、以古乐府为创作专攻的文学家,故而使之戏剧研究时常处于一种低调论说、保守评价的状态中,这似乎可成为评价杨氏戏剧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上博简<孔子诗论>之<甘棠>评论与周代祭祀制度有关,也体现了孔子的祭祀现.其"及其人,敬爱其树"、"甘棠之爱"语中,甘棠即是社树,与周代社祭有关;"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甚贵其人,必敬其位"则指有关周代宗庙制、宗庙祭祀制;"甘棠之保","其保厚矣"是指一种祭祀活动--"报祭".这些都反映或表现出了孔子的祭祀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历史和文化常识,以古代风习避雍为有力证据,力图辩明《诗经·关雎》的主题既非"吟咏后妃之德",又非"男子爱而不得乃成梦幻,幻想中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梦想写真,其本事写的则是一个典型的爱情故事,所表现的则是一个完整而又圆满、实实在在的恋爱过程.《诗经·关雎》是一首叙事诗,而非抒情诗.  相似文献   

7.
儒家"道"、"德"观之寻根阐释及其"形上化"之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徽 《人文杂志》2004,(2):45-50
"道"与"德"就其源始义而言,皆是表示在"天命"之"感召"情境下的"行",其本身即是先民的生存境遇之表达.由此处境而发,便进一步开显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生生为本"之观念以及儒家的表现为"赞天化育"之形式的"天人一体"的天道观.然而,随着宋明理学之勃兴,不仅"道"、"德"的源初意蕴被日趋"盘剥",而渐为"形而上学"之思想物;相应地,儒学也逐步地从作为其立足之根的"人伦日用"中"滑脱"出来,从而沦为空寂与僵执,失去了作为其本质特征的"通经达权"或"顺变精义"之精神,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便引发出许多消极之后果.  相似文献   

8.
超常、越界与反讽--论《尘埃落定》对叙事可靠性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埃落定>对叙事可靠性的消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傻子"叙述者的不可信,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越界以及叙述格调与内容的悖离.其不可靠的叙述正是作家有意为之的一种叙事策略和"讲述世界"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9.
清初的颜元与清末的龚自珍是一前一后互相映照的两个思想怪杰.颜氏构思设计的"浑天地二气四德化生万物图",实际上是一幅宇宙创世模型图;而其"性、情、才皆善之图",又是一幅人性构成图;再加上他的人论,可见出其对宇宙和人类特异的哲学思考.龚氏提出的众人造天地、人声名天而立思想以及公私多元表现人性本私观点,是主于"逆"哲学思维的产物,这正好同颜氏哲学形成映照.它们均表现出两位怪杰在哲学思维上的非常态运作特点.这对于今天哲学创新思维之发展,颇有启迪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欲判明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是否点阵之图,首先应求于先秦文献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根据<尚书·顾命>、<论语·子罕>和<周易·系辞上>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无法得出"河图"、"洛书"是点阵之图的结论.非点阵之图的结论,是根据胡应麟"辨伪八法",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称点阵之图为"河图"、"洛书"显属可疑,而且,刘牧在<易数钩隐图>的序言中自谓"采摭天地奇偶之数,……点之成图",无意之中,已露出了作伪的破绽.清代学者毛奇龄更将刘牧作伪之迹原原本本考察得十分清楚.刘牧为了使其创制的点阵之图为人所重且行之于世,于是将点阵之图托以"河图"、"洛书"之名,也完全符合作伪的一般规律.坚持认为"河图"、"洛书"为点阵之图者所持之论据,亦皆似是而非.因此,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并非点阵之图.  相似文献   

11.
周雨 《江淮论坛》2005,(4):126-129
文人画素重超凡脱俗的清雅趣味,学界论述颇多.然对其反面--"俗"--的审美辨析尚欠精深.本文首先概括出画风中"俗气"表现有三艳俗,又名烟火气;世俗,又名市井气;庸俗,又名匠气.继而从传统文化中探本溯源,指出俗的古意来源,正好与画风之俗相对应.分别是俗指民间,与朝廷士大夫趣味有别,对应于艳俗;俗指常人之欲,文人则超脱声色货利,对应于市井气;俗指平庸,文人重我求不朽,对应于匠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延安整风运动后思想转变的发生,陕北后期的丁玲将文学创造的主体性作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之表现,作了自觉的清算和弃置.主体性的消泯,导致其此期写作步入误区:在材料积累上,她采用有意获取的方法,努力拓展了材料范围;但由于材料与内心体验之间联系的阙如和阻隔,消泯了其艺术发现的可能;这一"创造性的劳动"的缺失,使之在"实录"中呈现出了肤浅与平面化的客观主义倾向.这是她在理念上清算写作中"个人的主观主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早期中华大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早期的中华民族为什么那么善于发明创造?有其事必有其理一、早期的中华民族特别尊敬善于发明创造的人;二、早期的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研究发明创造的哲理.尚象制器,就是<周易>中指导发明创造的系统哲理.尚者效仿也,象者形象之象与抽象之象也;尚象制器,就是仿照象所表现、所揭示出的原理与意境去创造先进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以及自卫的先进武器.形象之象在自然界万物万象之中,抽象之象在阴阳两爻、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之中.发明创造的理论,先有"尚象制器"而后有"仿生学"."尚象制器"相较于"仿生学",内容上更广博,方法上更灵活.在发明创造领域内,一要学习洋人,二要学习先人.学习先人,不仅仅是学习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更重要是学会祖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破除"官本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清亮 《学术界》2005,21(2):96-106
"官本位"之形成、发展、特征;"官本位"、官文化、官场文化之界说,"官本位"是一种在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利己主义人生观支配下的价值取向,属于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官本位"对历史与现实之危害;"官本位"在当前的十种表现.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21,(1)
万物有灵、天人合一和诗意栖居是迟子建生态小说创作的三元构架。其中,万物有灵为其"生态之基",发端于自然的启蒙和原始宗教文化的熏陶;天人合一为其"生态之像",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相亲相爱;诗意栖居为其"生态之境",借助历史回忆视角把昔日美好家园当作生态理想的寄居之地。  相似文献   

16.
潘重规先生以"遗民"、"索隐"、"经学"三种诠释视野,建立其<红楼梦>论述.此论述不但是其个人学思历程之反映,也反映了其所属之现代中国学术流派,在红学史上自有其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红楼梦>文本,分析了宝钗、黛玉都是真诚的少女,黛玉表现为"以直为诚"(性灵之真),宝钗表现为"以曲为诚"(理性之真),虽有矛盾,但非对立,虽有误会,更多融合.这是曹雪芹对多姿多彩的人生的肯定性格尽管差异很大,只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诚",不仅能化解矛盾,而且可以成为知己.<红楼梦>描写钗、黛交好,寄托了作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钊 《中州学刊》2012,(1):184-187
基于时代风尚和自身的诗学主张,杨慎文论的重点即《四库全书总目.升庵集》所评的"文存古法",其总体原则是"文法皆有祖",又须"脱胎换骨",具体主张包括:第一,"达古文之文"体现出对古文章法句法的重视;第二,"达文体",表现为对各类文体特点的辨析;第三,强调"文法皆有祖",特别体现出对具有"魏晋之遗"文风的崇尚。  相似文献   

19.
意义与实在     
杨国荣 《社会科学》2008,1(4):125-132
以世界的敞开与变革为前提,对象的自在性逐渐被扬弃,本然之在开始获得现实性的品格;与之相联系的是从"天之天"(本然之在)到"人之天"(人化之在)的转换,后者以价值意义的生成为其深沉的内涵.通过赋予"天之天"以现实的品格与价值的形态,本然世界体同时展现为意义世界.在知、行活动的历史展开中,这一过程既表现为以心、物、理的彼此互动为内涵,又以"自在"之维与"为我"之维的统一为指向.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关于<水浒>中武松、石秀杀嫂所本<南史>潘妃事与元末潘元绍弟兄事二说,自有其联系和渊源,决不应是对抗之说,但小说之本事及溯源与历史考证自有区别.从小说讲,武松、石秀之"杀嫂"值得关注的是其性质和人物性格之表现,而文坛对<水浒>杀嫂故事的演绎亦正体现了思想的解放以及对人物性格表现的探索,显示出这类作品"世代累积"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