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天国有自己的宗教,这是学术界一致的看法。太平天国宗教,通常被称为“拜上帝教”、“上帝教”、“拜上帝”或“太平天国基督教”。在一些论著中,太平天国宗教及其组织被等同看待。大多数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宗教及其组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当然是因为从宗教学而言,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包括精神的“宗教观念”方面,又包括实体的“组织机构”方面。关于太平天国宗教组织是否存在,学术界历来有不同说法。笔者在《“拜上帝会”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道德原则成了“形容词”,只有很少的人愿意为某种崇高的理想价值而无私奉献。有些人甚至把道德作为一种谋取私利的工具,真正讲道德者往往吃亏,被视为“傻瓜”;而一些毫无道德观念者却总是得到好处,甚至被人当作成功者、强者。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香港社会:个案与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社会的宗教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香港社会宗教现象的一些个案进行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些命题:一.宗教的社会功能,社会角色随着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二.同一地域不同宗教的社会功能和角色也不相同,并且可以互补;三.同一宗教在同一地域,其社会功能和角色因其时代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摸鱼”是近来流行的一种网络语言,通常用来形容一些人在职场中浪费、消磨时间,偷偷进行休闲娱乐或是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互联网上对于“摸鱼”行为的讨论有很多,一种观点觉得眼前的工作做完就行了,另一种则认为“摸鱼”就是不劳而获,是不当行为……那么对于“摸鱼”行为,法律上又是如何界定的呢?发生在小武身上的案例,较具代表性,我们可以先来看看。  相似文献   

5.
狄金森创作了大量宗教主题诗歌却终生没有入教。从崇高与恐惧的关系出发,解读发现:狄金森“知道”上帝是崇高的,但对其无法克服的恐惧使她停留在习得的知识而无法实现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无法“感觉”到上帝之崇高的诗人,只能以世俗化或“人化”策略消解这种恐惧;对上帝的恐惧本质上是对自己有可能违抗上帝意志的恐惧。狄金森在形成崇高感的心理要素———“惊惧”、危险或痛苦、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后,在耶稣令人惊惧的受难事件和仁慈的替罪行为中实现了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1967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罗伯特·贝拉发表了一篇题为“国民宗教在美国”的文章,声称“在美国,实际上还同时存在着一种与各种教会显然不同的、发达的并且相当机构化的国民宗教”。这篇文章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国民宗教”一词不仅使新闻媒介为之张扬,出版界为之兴奋,也使学术界为之分裂,一些学者著书撰文,进一步阐述美国的国民宗教;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持批评态度,并对国民宗教的存在提出质疑,从而形成了一场辩论,直到今天这场辩论的势头还没有减弱的迹象。本文试就这场辩论作一扼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各种神话记载,但中国人对神话的研究却是始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传入。在此之前,中国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神话,其态度要么“子不语”或“搜神”、“括异”,要么投入到现实的功利主义的利用之中。按西方人的理解,神话是宗教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它是一种与历史文献、宗教典籍、神学作品不同的叙事。宗教是人们建构社会的一项活动,是人们用神圣的(理所当然)方式确立社会或世界秩序的稳定性。神话在宗教的框架下呈现其自身并发挥其功能,神话的内容是与建构社会相关的。一般说来,神话包括神的谱系、半人半神和文化英雄的事迹…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宗教间相遇不可避免;不同宗教、不同人对宗教间差异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宗教多元论是回应宗教差异性的一种重要方式.混合多元论、理性多元论和灵性多元论分别指向人的不同构成部分,即躯体、头脑和心灵;相应地,它们也指向终极实在的不同维度,即实在的存在、智慧(逻各斯)和喜乐维度;而人的成长则朝向实在的这三大维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就有儒教的概念,从现代的角度出发,其中即包括具有宗教性的“儒教”,也包括具有哲学性的“儒学”。宗教社会学认为宗教是社会的象征,它建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神圣价值让人们去追求。儒教以实现王道为己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着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功能,中国传统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使得儒教与世界三大宗教不同,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儒教是一种官方宗教、一种工具性宗教、一种宗法伦理宗教。  相似文献   

10.
席勒的思想中,存在着对宗教的批判和赞扬的矛盾。席勒相信人的自由和美德及神的存在,世俗的宗教压抑人的自由,所以受到席勒的批判,而作为审美假象的游戏的宗教,对人性的和谐起着导向作用,因而受到席勒的赞美。在席勒看来,人性的和谐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完成,真正自由的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需要借助于崇高。而代表人类神性的宗教,作为一种典型的崇高,实现了人类的自由、美德及神性的统一,对人类的精神起着提升作用,因而得到席勒的充分肯定。以人性的完善为准绳,席勒批判否定人性完善的世俗宗教,赞扬肯定人性完善的神性宗教,这就是他在宗教观上产生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康德美学有“崇高”与“美”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崇高感产生过程中,康德从情感状态出发,认为崇高与美有着内在的对立,将崇高定义为主客体之间的冲突感,这就阻塞了崇高感通向美感的道路;但康德提出了一种道德情感来解释崇高感的形成,运用利普斯的移情论美学,将道德情感扩展为一种伦理价值,将移情发展为一种具体的审美机制,既能以人格价值连接起崇高和美,也能够赋予崇高判断普遍可传达性,从而拓宽崇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新宗教”是西方流行的一种思潮。一些西方学者在“比较研究”的外衣下,从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等同起来:把马克思与犹太先知作比较,得出马克思是宗教预言家的结论;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基督教世界观作比较,得出二者“共有一种世界观”的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宗教末世论作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宗教宿命论的结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作用与宗教作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宗教功效的结论。他们诉诸抽象类比和所谓的共同感情基础,把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混为一谈,其目的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诋毁社会主义现实。  相似文献   

13.
《颂》诗中的“颂”字,历来多释为“容”,而《颂》诗本身则大家公认是周代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一种溶诗、乐、舞为一体的表演艺术。近世以来,有人提出异议。张西堂先生认为“颂”即“镛”字,为“镛钟”。此说虽在释字上有悖于传统说法,但仍认为《颂》诗含有歌乐舞蹈。最近,刘毓庆先生撰有《<颂>诗新说》一文(以下简称刘文),提出《颂》诗源于“诵”、即诵读,疑其本字为“用”,为宗教祭祀时开册朗诵意,并由此以为《颂》诗不是乐歌而是原始宗教诵辞。这就对《颂》诗的性质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看法。此外,他还提出大武乐章不入《周颂》的新说。笔者冒昧揣摩,觉得刘文不无不妥之处,故在此谈谈不同的看法,敬祈刘先生并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近年研究神话的同志渐渐多起来了,出现了一种热气腾蒸的景象,十分令人欢欣鼓舞。上月我在北京参加民间文艺年会,我所属的神话小组,出席和列席的同志,竟多达十六、七人,对中国神话的几个重要问题,如范围、特质、与宗教的关系等,都作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后来渐趋一致,有的还各有保留。不论渐趋一致也罢,各有保留也罢,与会同志都觉得很有收获。这表明党的“双百”方针,在发展学术  相似文献   

15.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意识形态,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旧的死去,新的诞生,新旧之间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与背离。于是,便有了所谓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之说。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照蒙古宗教变迁,我们不难寻出占主导地位的萨满教终被新兴的喇嘛教所替代的历史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试作些粗浅的分析,请学者专家们指正。一、萨满教的产生与发展萨满教是北方通古斯语系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蒙古人称之为“博”、“孛格”或“孛  相似文献   

16.
“观音崇拜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其余绪至今仍作为一种宗教情感、民间习俗、迷信观念的杂揉形式而迹驻于世。近年来一些地方旧存的和新修的“观音殿(庙)”内的满台供品和缭绕香火即为明证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要把宗教夺去的内容——人的内容,不是什么神的内容——归还给人,所谓归还就是唤起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今世界宗教在其发展中呈现的新特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宗教在当代正出现某种复兴迹象。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发生了一系列表明宗教复苏和宗教对社会的重大冲击事件或者运动,如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巴基斯坦、苏丹等国宣布实施伊斯兰法;受罗马天主教会重大影响的波兰工会运动;美国的“新教运动”;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运动等等。同时,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各地宗教组织与信徒人数在增  相似文献   

18.
宗教信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和文化现象,同时又是心理现象。现实生活中的宗教是用“超越”现实和人的信仰的形式反映着对社会和自然的扭曲的认识。因此,人们对宗教这个特殊现象或从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分析;或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观察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特点和活动法则就是宗教心理学的任务。那么,我国朝鲜族的宗教信仰有什么心理特点?宗教心理发展的趋势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根据党的宗教政策自觉对待我们民族的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国内近几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之类的书籍,几乎都将“崇高”这一美学范畴与“壮美”这一美学范畴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在现象上有些相似而实质却根本不同的美学范畴.“崇高”这一美学范畴来自西方美学史,我们当然可以把它接受过来,甚至可以给予新的解释,但它毕竞凝注着西方的文化传统、美学传统,作为特定的美学体  相似文献   

20.
论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从郎吉弩斯的《论崇高》谈起。郎吉弩斯是公元三世纪雅典的修辞学家,他主要从修辞学角度进行论述:“所谓崇高,不论它在何处出现,总是体现于一种措辞的高妙之中。”这种措辞的高妙,“自然属于卓越的心灵”,“思想深沉的人,言语就会闳通”。正是从这一角度,郎吉弩斯得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结论。他的论题中心只是崇高的语言形式,认为“恰当的惊人的措辞会对于听者有巨大的威力,迷人的魅力”;他眼中的崇高对象主要是海洋、尼罗河、多瑙河一类自然事物,还没有充分注意到社会美。然而,郎吉弩斯对崇高的认识使崇高进入了美学殿堂,被确认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郎吉弩斯是针对当时道德败坏、文风萎靡来强调崇高和激情的,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