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赤雅》一书的问世,与邝露“放诞”的奇士性格相关.全书介绍了明末桂林与广西那些为非桂林人、非广西人所闻所未闻的政治、军事、经济与社会生活情况,介绍了明末时期桂林与广西特有的山川风物,而显出其个性.本文叙述了邝露其人其事及《赤雅》的内容特色与版本流传。  相似文献   

2.
一、沈璟戏曲理论的两个主要内容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是我国戏剧史、戏剧批评史上重要流派之一。这个在明代万历、天启、崇祯年间颇有影响的戏剧流派,究竟包括哪些成员呢?最早为吴江派开列阵容者,大约当推王骥德了。他说:“自词隐作词谱,而海内斐然向风。衣钵相承,尺尺寸寸守其矩矱者二人,曰吾越郁兰生,曰檇李大荒逋客”,仅吕天成、卜世臣二人而已,他自己当然是不在其内的。吕天成所列名单略有不同,他认为叶宪祖、冯梦龙也是沈璟的追随者,评叶作传奇《双卿》时说:“景趣新逸,且守韵甚严,当是词隐高足”;评冯作传奇《双雄》说:“……恪守词隐先生功令,亦持教之杰也”。王骥德、吕天成是最早指出存在一个以沈璟为首的戏剧流派的人。明末沈自晋为吴江派大张声势,所作《望湖亭》〔临江仙〕中,列入沈璟“赤帜”之下者有吕天成、叶宪祖、王骥德、冯梦龙、范文若、袁  相似文献   

3.
惯常以为,明末市民文化盛行,正处于古代戏曲的繁盛期,戏曲书籍插图应该迎合市民阶层的口味,以获得更多市民的青睐.事实上,明末湖州戏曲插图流行"雅化"风格,而不是"民间化"风格.如明末苏州、武林、徽州、湖州的戏曲插图都倾向"雅化"风格,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在分析明末湖州戏曲插图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从经济文化、审美风尚变化等多维视角阐释形成这种风格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
明末大儒刘宗周曾撰《存疑杂著》,异于周、程、张、朱、陆、王等人阐释哲学理念间关系的"二分"式思维,主张哲学理念间的"圆融"与"统合",开显出以"即~即~"为特色的"一体圆融"思维,将宋明理学家的方法论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绵阳市政协等单位发起主办的第二次全国明末农民战争史学术论论会于9月5日至9日在绵阳、梓潼举行。这次会议是为了纪念张献忠牺牲340周年,根据1984年秦皇岛第一次全国明末农民战争史学术论论会的建议而筹办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和明清史的专家、学者和史志工作者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供了70余篇论文。到会的专家学者对明末农民战争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应该怎样评论明末农民大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70年代后期,有同志对农民战争是推动社会发  相似文献   

6.
张波 《北方论丛》2013,(3):66-70
曹学佺的《石仓历代诗选》是在其赋闲失意时编刻,作为一名希冀建功立业却身处亡国之际的士大夫,其选诗视角具有明末学人特有的审美趣味。与明中期李蓘编选的《宋艺圃集》相比,《石仓宋诗选》对宋代遗民、理学、名臣三个群体的作品有显著增益,反映出宋诗所蕴含的重节尚义的内容特质成为明末诗歌接受的新维度,昭示了经世致用思潮在明末士人中的回归。除曹学佺之外,明末士人重刊宋代遗民诗集的现象相当普遍,为理解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心态提供了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明末言情小说观的基本内容、发展轨迹、形成原因,及其理论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明末言情小说观的发展,呈现三个段落:理论准备阶段、理论提出阶段、创作体现阶段。明末言情小说观念的出现,受明末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士人心态变化,与整体小说理论批评的变化有关。小说观念的理论表述和创作倾向的体现并非同步,但二者却能最终达到一致,这归根结底还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为其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宋军令 《天府新论》2006,(3):113-116
明末历局的开设及其组织编译《崇祯历书》和引进西方天文仪器,使中国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共同发展的道路。西方传教士也借进入历局参与修历的机会,得以深入宫廷传教,并使明末天主教在华传播事业在“南京教案”之后重新振兴。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3):95-101
"明末"系指以天启、崇祯为主的一段时期,在相关的研究中,往往将对此一时段诗学的探讨囊括在"晚明"、"明清之际"或"明末清初"的论述中。但不同的时间界定背后隐藏着特定的研究范式,由于缺乏必要的独立视角,"明末"诗学的意义始终未能得到全面而深入地揭示,这就需要跳出现有的研究模式,立足"明末"本身来展开论述,"晚明"研究也能在此过程中得以推进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田见秀,陕西绥德人,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跟随李自成转战南北,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有过一番贡献。 关于田见秀之死,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说,一六四五年二月(清顺治二年正月),清兵逼潼关,李自成率  相似文献   

11.
中西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语言与文化共存,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过去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的文化特征,忽视了不同文化载体的文化差异。20 世纪是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学语言,而且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应用准确和地道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性爱与情感的灵魂——劳伦斯和他的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文艺思想和创造方法上提出了介入性爱和情感及主观感受真实性的观点。他从这种艺术的观点出发主张要深入到男女的性、爱和血意识中去。本文介绍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等小说和《看我们如何漫游》、《不朽的散文选》、《失落的诗章》、《劳伦斯的爱情》等散文中的有关性、爱、情感等的文艺观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指导教师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指导工作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指导教师,并提出了提高指导教师素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前期创造社与前期新月派既有所侧重地对西方唯美主义思想进行了吸纳,又以开放性的思维和视野,融合了西方其他文艺思想和中国古典文论的某些特质。因而,他们的理论与创作呈示出一种相同的复杂性:既反对文学的功利目的,又重视文学的功利效果;既拒斥现实,又认同现实的真实性。这种文艺思想的复杂性,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审美形态,而且对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世纪末小说为立足点,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冲突的一大特征———颠覆精英,及其潜在的现实背景。并指出:文化痞子、城市平民、都市白领对精英的蔑视与挑战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革命意义,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社会危机,因而主张各阶层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诗无达诂”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所遵循的一个原则,也是文学接受活动、文学阐释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诗无达诂”对汉代经生在《诗经》的阐释中泥于字面的、牵强的阐释提出反拨,指出阐释的相对性和灵活性,从而为阐释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奠定了基础,使阐释具有了批评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大中学教坛上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的“三分说”分类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应分为两大类:常式比喻和变式比喻,并着重分析了 常式比喻与变式比喻之间的联系及其“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传统语法中规定性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古希腊后期开始在语法研究中逐渐形成的教学实用性目的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18 4 0年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以宗教作为侵略的工具 ,兴办各类教会学校 ,广州作为当时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是传教士居多 ,教会学校办得较早、较多的地区。教会学校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 ,它的创办对广东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造成中国民族心理的创伤 ,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广州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追求素质是90 年代的世界大趋势。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素质都有激烈的讨论。虽然整体趋势在于强调素质的个性化、人本化、弹性化和多元化,但东西方对素质要求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实际上是可以互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