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包罗万象,仁爱大同,支配中国文化界二千多年。孔子教育思想中有一个很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其教学理念;直至今日,中外学界.尤其是教育界对此仍加以沿用、推崇、改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其教学理念进行详细分析,诠释孔予教学理念对于当代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音乐美育是通过"音乐"这种审美对象对人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人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早在春秋时,孔子就提出了"礼乐相济"的观点.现代教育理念认为,音乐教育无不与美育有关.  相似文献   

3.
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之一,不仅首开私人讲学先河,而且提出了诸多震古烁今、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传承后世。孔子的教育思想关涉多个方面,既有关于教育主体与客体的阐述,也有关于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揭示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普及了教育的受众群体。时至今日,全世界多个国家都相继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并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传承于中国传统与当代教育中,在世界范围内也兼具不凡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上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教育大家,孔子是美育、智育、德育等教育形式全面发展的先驱者,其倡导追求、塑造理想人格。弘扬孔子教育思想,不仅是立德树人教育精神的习承,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使新时代教育更具科学性。通过探析孔子立德树人思想,落实高校师范生人格培养目标,以期助推高校人才培育活动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柯淑娟 《职业》2012,(23):135-136
孔子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创造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本文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评价了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白塔娜 《现代交际》2014,(9):114-114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教育思想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或是教育方法上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启发的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应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促进因素,从而不断促进现代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探讨孔子的"成人"思想及"成人教育"。孔子的"成人"思想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成人"观,也是一种动态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成人"观;孔子"成人"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成人教育",具有以德育为根本、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等三个基本特征。而研究孔子的"成人"思想和"成人教育",对现代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提出的平等意识、平等教育主张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育对象论。"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的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构成其教育的方法论。他的这些思想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也有其深远而现实的意义。随着我国的发展速度加快,人口的正常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消费带动力。但是,由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清晰以及新旧体制的不衔接等多方面原因,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大量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快速进入城市,也给城市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压力、新挑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结合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理论进行研究的。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当代教育不仅具有理论启发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我们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借鉴,并利用这些价值资源和思想要素,继续启发我们不断进行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孔子复活     
孔子从来都是处于风口浪尖上,从来不会寂寞。西方人说,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中国,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个孔子——特别是,在近年声势渐大的“孔子热”中,孔子的面相更是呈现复杂多元的趋势。我们似乎因为反省了自己先前对待孔子的大批判政策,而开始小心翼翼转到“利用孔子”上来。毕竟,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能为信仰危机、道德失范、社会失衡等一系列的紧迫问题,提供某些借鉴。“所以,我们在海外,即使推广汉语教育的机构,也要挂上‘孔子学院’的牌子。”这个判断是否完全  相似文献   

10.
马上 《职业》2011,(29):66-67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古往今来,礼仪都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尽管孔子提倡的周礼已经过时,但孔子重视礼的教育观念仍然具有现代的价值。良好的礼仪能体现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提高职校生的素质尤其是礼仪素质迫在眉睫。所以,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提高职校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王英丽 《现代交际》2011,(6):165-165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并践行的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必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除了思想学术、教育方面的巨大贡献,孔子在养生方面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他提出的人生三戒主张,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养生道理,我们就来浅析一番。  相似文献   

13.
东方红,太阳起,亚洲出了个孔夫子,他为人民搞教育,呼尔嗨哟,他是百姓的好老师。东方亮,儒教旺,他为日本指富强,呼尔嗨哟,救星孔子放光芒。晶星点评(147)上面这首通俗易懂的白话诗,是作者孔健在他一篇文章《孔子是日本民族崛起的引路人》中所展示的。他说:孔教儒学是日本人安身立命、走向繁荣的发动机。孔子对日本的影响比任何一种传统、宗教、哲学对日本的影响都大。为了学习孔子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其一生致力于教育和文学事业,他在研究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艺观。孔子的文论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源头,为后代文论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与参考。虽然孔子没有单独地论述其文艺思想,但是我们可以从《论语》、《礼记》等著作中,看到极为丰富的文论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教,是孔子一生最主要的活动,也是他最成功的事业。孔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不仅以学问教人,更以道德育人。时至今日,孔子的教师形象依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普及教育正是"有教无类"思想的延伸。素质教育和科学发展观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德智并举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孔子的师表形象展现了身为人师应具有的优秀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孔子《里仁》的学习,取出三句来进一步的学习,并通过与画家相对照来更好的阐释孔子的思想理念。通过三位画家的人生造诣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了作为"君子"的优秀品德,而这些便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这正是此篇论文的重点所作。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作为东西方的两大源头,对东西方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中从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基本认识与比较出发。探讨两者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希望对我国的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自古以来对教育十分重视,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教育要注重思想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技工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类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技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 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然而,近些年来腐败却大举侵蚀校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腐败,使教育屈从于金钱和权势的淫威,造成了更多的"教育不公"——它在摧毁部分教育工作者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同时,也玷污了孩子们纯净的心灵。教育腐败,已引起社会公愤,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出现最多、谈论最多的就是君子,孔子一直关注着君子人格的问题,君子人格是他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中,小人与君子相对,孔子处处推崇君子人格,其君子人格观在今天对我们为人处世和修身养性仍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