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家庭冷暴力问题逐渐被关注,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为烈,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家庭冷暴力更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家庭“冷暴力”这一社会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06年第6期《中国社会导刊》报道,在城市一些家庭,暴力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拳脚相加,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这种被称为“冷暴力”的家庭问题,近年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家庭中逐步增多。家庭“冷暴力”大都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或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那么,家庭“冷暴力”究竟是什样子?身受其苦的当事人心理感受又如何?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一些家庭,暴力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拳脚相加,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这种被称为"冷暴力"的家庭问题,在一些城市家庭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校园"冷暴力"是当今学校存在的一种"隐形暴力",对学生、校园和素质教育改革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致使校园"冷暴力"频发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及现行教育体制因素。要根治校园"冷暴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当这个本应饱含温馨和睦的空间被内部暴力侵蚀时,不论是主动施以暴力的一方,还是在恐惧中被迫面临暴力的一方,在家庭维护失控的同时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暴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非发达地区农村青年"恐婚"现象堪忧,对农村生产及社会和谐、个人生活、心态及家庭和谐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非发达地区农村"恐婚"现象,既有表象原因,又有深层社会原因,可从改变农村男女性别比例、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农村社会管理与组织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工作介入等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家庭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对中美家庭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差异进行分析。了解中美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差异,有利于我们在家庭文化方面取长补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关注学校冷暴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以人为本”、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的“人性化”教育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但正是这种背景。使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冷暴力”问题凸显出来。“冷暴力”现象的存在,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可它的存在由来已久,如何减少乃至消除这一现象,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一些家庭,暴力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拳脚相加,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这种被称为”冷暴力”的家庭问题,在一些城市家庭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孝"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它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并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孝"是中国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的基础。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孝文化也在日渐走向衰微,孝道所起的规范作用变得越来越小,表现出孝道失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核心是人的和谐。我国有13亿人口,分布在4亿个家庭中间。人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家庭怎样才能和谐呢?我们中华民族有个传统。有个法宝。就是尊老爱幼。  相似文献   

12.
百善孝为先,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孝"。传统孝道传承至今,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当今社会老人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呼吁大学生敬老,进而影响各阶层人民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敬老目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完善"和谐人居"的社会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锦钊 《城市》2005,(3):8-9
一、"和谐人居"的探讨正合时宜 "和谐人居"是从建设"和谐社会"中引申出来的.从层次来分析,首先要从"和谐家庭"开始,构成"和谐社区",再由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社区组成"和谐社会".可以说,只有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和谐的,才会有更高层次的和谐.在人居环境中营造和谐局面,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朱子家训》是朱熹撰写的关于修身、齐家、处世的文章,在我国古代的传统家训中影响广泛。其文将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发扬光大,规范了五伦秩序为"君臣和睦、父慈子爱、兄友弟恭、夫和妇柔、朋友诚信"。《朱子家训》中关于五伦关系、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三个层面的的道德准则,对促进家庭和睦和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孝"这一传统思想在青年的意识中日趋淡薄。通过分析现今农村青年孝道现状,提出了提高青年孝道意识和行为的对策,这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提出这些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外在影响对于高职学生人格修的影响。提出通过和谐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学校氛围及和睦的家庭实现学生积极的自我成长,并进而达到人格修复,人格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聋哑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千百万家庭和几千万残疾人的幸福和富裕,也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关系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以父母的社会关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强关系”在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过程中仍受到重视,但作用有所弱化;“弱关系”的作用得到了提高。择业使大学毕业生在适应社会、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家庭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家庭关系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因此,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对个人的成长、家庭关系的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导致大量震后重组家庭的出现,亲子代际关系作为家庭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家庭和谐和子代成长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震后重组家庭成员进行深度访谈,并发现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经济支持、认同感、子代关系、家族因素、重组方式对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具有影响,并在这几个主范畴中形成了故事线,尝试提出"微观—宏观"震后重组家庭亲子代际关系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李安 《老人天地》2014,(7):30-30
<正>编者的话中国人自古以来看重家庭,很多人家里都有"传家宝"。欢迎您把它们背后的故事写出来,寄给我们,与大家分享交流。相信您的"传家宝"可以感染更多的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家庭愿景与社会梦想,会因此获得更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