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陈睿 《青海社会科学》2009,(3):189-192,20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其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电视传媒作为主流信息传播媒介之一,应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要使电视传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必须采取多种策略对电视传媒进行科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首先,我国就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把社会和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1〕可见,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实现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搞好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本文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赣榆县的部分村庄进行了走访调查,旨在获得最真实的数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要抓住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这个根本,而通过电视以远程教育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为"新农村"的"新"体现在目标新、方针新、举措新、方法新、理念新.新农村建设从当前看,要搞好规划,从广大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长远看,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此外,建设新农村,要防止几种偏向,以健康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博士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创造了辉煌成就,在1943年被评选为“全球现代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20世纪20年代,他就带领一批博士和知识分子深入民间,扎根农村,投身于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并将中国的成效与经验推广于美、亚、非洲。他,是一位新农村建设学说的创立者。又是一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干家。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晏阳初博士的乡村建设学说,像他那样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政府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准确职能定位,找准工作中心,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提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法制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最基本组成部分,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其他制度均需要国家法制加以确立和保障。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但法制建设是基础工程、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0.
政治社会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学术资源为县级政治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在此基础上,要将对于县级政治的研究放到国家、社会与市场的三方互动中。由此,作为我国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层次和最完整的经济单元,县级政治研究对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青年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的文明程度、进步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傅艳娟 《理论界》2007,(7):259-26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是一种福音,对农村是重大变革,对农业是发展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依靠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实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成果办 《四川社科界》2006,(7):57-58,3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构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乡村治理模式,这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对乡村治理模式进行重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甘庭宇、徐薇、廖祖君完成的研究报告《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模式重构》,从理论与实践上对目前乡村治理结构的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模式重构的设想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使命。电视,作为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大众化的传播工具,集宣传、导向、教育、服务、娱乐于一屏,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是社会进步一个缩影,是千家万户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电视,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得天独厚的传播特性,深刻地影响着全社会的思想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毫无疑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视事业是新兴的、发展着的事业。研究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的基本特征,正  相似文献   

15.
1、新农村开局 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006年被全面提上议事日程,2006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公共财政是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公共财政的职责所在.县乡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贴近农村,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责任.文章从基本思路与具体政策两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县乡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准格尔旗版图最北部有一个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十二连城乡作为自治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小城镇建设搞得有模有样。走入这个小镇,让人深深感觉到纯朴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8.
新疆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读者少、规模小、图书利用率低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如何发挥其传播知识的作用,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进“三农”的发展,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图书馆历来以传播知识、启发民智为已任,但多年来县级图书馆的受益对象大多仅限于城市居民,农民很少享受到读书的权利。为了图书馆的发展,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县级图书馆必须突破现状,扩大读者群体,提高图书利用率,在农村建立图书服务点——乡村图书室。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基地,积极发展乡村图书室,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东北地区J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基层个案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发现了存在于这一建设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而指出目前个别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一种被“国有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谢双明 《理论界》2007,4(2):38-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我国制定国民经济“二五”、“三五”计划时,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1号文件都有基本相同的提法。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六大以后,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条件下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已变成国家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创造性的崭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