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宋代古文形成了以"易奇古为平易,融排偶于单行"为基本特色的新体式,古文体裁也有新发展,表现为部分传统文体的扩张、多种新兴文体的开发和"破体为文"的盛行。宋代骈文在"变体为文"中创立了不同于"唐体"的"宋四六"新体式,骈文体裁发展呈现出庙堂之制专业化、文人交际使用普遍化和民间应用扩大化的特点。骈散体式并存互补,渗透融合,骈散体裁达于完备,渐趋分疆,最终使宋文文体演变达到相对平衡,并使古代散文文体格局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5.
西汉中期以后,募兵、少数民族兵、刑徒兵的使用日益增多,降至东汉末期,征兵制度已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些史实,古今学者都曾指出,但却很少深究其原因及两汉的区别。故撰本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无论对于蒙古族还是英国人而言,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尽管民族地域不同,但从婚俗中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以看出人们对婚姻的尊重和强烈的求吉心理是不分国界的。但是不同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进程并不一致,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和描绘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民族的婚姻方式存在着许多殊异现象,在不同民族、地域和不同时期表现出了文化形态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风俗是一个民族共同遵奉的一种社会习尚。畲族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畲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风俗也因地因时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生活习俗也在逐步更新。这里,我就现代畲族婚姻习俗与旧时的婚俗作一个比较,从畲族婚俗形成与内容的变化,看一个民族与地域性风俗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婚姻习俗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揭示了维吾尔族古、近、现代婚姻习俗演变的根源自于其民族经济生产方式、宗教文化纽带 ,周边民族婚姻习俗的互动等因素 ,指出维吾尔当代婚姻习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了:1.中国古代方言的含义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本质;2.秦汉以后中国境内规模人口的多次迁徙浪潮;3.中国语言的分布格局演变以及方言形成类型;4.汉语南方方言的语言年代与百越苗蛮语言底层;5.汉语方言的分区原则和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基本观点是,肇始于永嘉之乱,大量居民的迁徙致使中原汉语分化为北留汉语和南迁汉语,日益兴起的汉语化进程彻底打破了汉魏以来中国境内的语言分布格局。特别是南迁中原汉语的纵(沿江中原汉语带)横(中原语言南流走廊)T字型语带,奠定了后世汉语方言格局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库伦历来被誉为歌的海洋,库伦人民历来就有编唱民歌的好传统。演唱民歌也与演唱安代一样成为库伦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对于解放前交通闭塞、生产力不发达、文化落后的库伦来说,演唱民歌可谓是消遣娱乐的极好方式,如果安代和民歌是两朵花,那么民歌是一朵易栽、易活、易开的鲜花。无论是在軎庆节日的筵席上,或者亲朋妤友欢聚取乐之时,畅饮高歌已成了库伦人民美好生活中的佳肴。  相似文献   

11.
12.
13.
"民族-宗教"(ethnie-religious)的统一性和地域差异构成回族婚俗的显著特征.回族婚俗的"民族-宗教"特色是伊斯兰婚姻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回族婚俗的地域差异是回族人口分布分散性的结果.在围绕婚姻缔结而发生的一系列民俗事象的背后,所表达和体现的是伊斯兰信仰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蒙古人的念珠多数是木制的,蒙古人用灌木、乔木以及各种植物的种籽制作日常使用的念珠。通常,蒙古念珠的颗数不108、54、27、21或18。数字108佛教中最重要,最神圣的数  相似文献   

15.
16.
礼仪,是体现一个民族文明的一个方面,是不同民族间相互频繁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文化交往过程中,混杂着合乎情理的礼仪现象和带有感情色彩的礼仪情节。对这些礼仪形式,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对其不容易作出准确判断,因而,人们便附加这样或那样的礼仪性细节来加以表明。在民族文化的交往中,我们看到,邢些刻板、固定的礼仪形式,长期以来被人们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祖先留下来的礼仪,是人们共同采用的,是合乎社会规范的,是借助社会力量和个人的监督来实现的。广义地说,传承下来的那种拘泥固定规矩的礼节便是习俗,它是整个民族传统的支柱和基础。布加热诺科夫对礼仪一词作了这样的解  相似文献   

17.
蒙古人的萨满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涉及蒙古人的早期史料中,从蒙古联盟时期到国家形成,直到当今旅行家们的描述中,我们都能接触到有关萨满教的叙述。这种宗教的基本特征是:表演似痴若狂的神态;通过附身的鬼神之助,宣扬抗暴制邪、预测未来的能力。在十二、十三世纪的史料记载里,还在蒙古政治巩固时期和蒙古帝国初期,就描述过这一宗教体系的最高权力者是“长生天”。公元一世纪时的匈奴人已经具有这类神的观念。而萨满(巫师)是鬼神世界和自然界实体之间的中介斡旋者。起先,萨满和氏族、部落的头领  相似文献   

18.
一、成吉思汗的早期扩张当突厥人主宰着伊斯兰教世界的时候,在遥远的蒙古有一位不著名的酋长刚刚开始他的征服事业,后来终于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大约出生于1167年,是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儿子。铁木真12岁时,他的父亲被人毒杀,致使这位未来的可汗在苦难中度过自己的童年。他能够崛起于微贱,是由于精通部落政治的复杂艺术,这种艺术要求把忠  相似文献   

19.
江阴方音近百年间变化较大。本文从声韵调方面对其语音的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井通过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和对众多历史资料的比较,发现该方言中的某些语音要素有明显的简化、合并的发展趋向。其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减少、部分浊音声母的消失或混读、后鼻音的改变以及尖音、团音的逐渐接近等方面。文中还就两字组连读变调对现代汉语申述宾结构的词和短语的区别所起的作用等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探讨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学传播是用文学这种符号把满族婚俗传播出去的过程与现象。首先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就其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讲唱文学等方面,对满族婚俗进行描述;再从文人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的角度探究出对满族婚俗如何传播;从传播现象中归纳出文学传播的特征,即文学体裁广泛性、传播的连续性和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