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代汉语植物词颇具特色.在语音形式上,植物词语以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居多.在词义架构上,单义词语只是略占优势,而多义词也不在少数,词义架构并不简单.从词的内部语素构成情况来看,植物词中单纯词和合成词的数量大体接近.单纯词中联绵词占相当比重.合成词中不存在重叠式合成词.复合式合成词中,偏正型占绝对优势,联合型次之,动宾型极为罕见.附加式合成词中,以词根 词缀型为主要方式.<现汉>在植物词的诠释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方面.尤其是在遵循同一性原则方面还有不少事情可做.  相似文献   

2.
就词的内部结构形式着眼,现代汉语词的构成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就单纯词而言,有单音节的,也有复音节的。那么一个复音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呢?电就是说,这个复音词是一个语素构成的呢,还是几个语素构成的呢?这有个辨识问题。现代汉语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复音词在学习汉语的人乃至研究汉语的人中间存在着这种辨识问题。吕叔湘先生说:“有很多双音节,里面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语素可以讨论。”(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490页)本文试就复音词中的语素如何确定谈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恳乞指正。  相似文献   

3.
东北方言中附加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附加式词是“由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①构成的词。普通话中的附加式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词缀加词根构成的前附加式词,如“老虎”、阿姨”等;二是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后附加式词,如“刀子”、“石头、“干巴巴”、“闹哄哄”等。对于中附加式词,目前的《现代汉语》书或不涉及,或认为“很少”。②而在东北方言里,有许多由中缀“加在两个词根中间”③或“插入词中”④构成的中附加式词。比如“稀巴烂”、“正了巴经”中的“巴”和“了巴”是插入词  相似文献   

4.
“自+动词性词根”合成词中的“自”具备作为词根而非词缀的特点和属性,确定它为词根,而非词缀,因而这类词应归入复合式合成词。在该类复合词中,“自”作为动作的发出者(或日施事者),与其后面的动词性词根处于同一结构层面,两者有着陈述主体与陈述之间的关系,因而判定该类词为主谓式复合词。  相似文献   

5.
统计表明,《通用规范汉字表》8 105字中有非语素字1 605个,不成词语素字771个,可成词语素字5 729个。汉字具有记录汉语单音节词、记录汉语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记录汉语多音节单纯词中的音节等三项功能。如果着眼于“用一个汉字记写什么”,则汉字的性质可以表述为:汉字是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多音节单纯词中音节的书面符号系统。如果不局限于一个汉字记什么,则汉字的性质也可以表述为:汉字是单字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多字组合记录汉语多音节词的书面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6.
元杂剧中的重迭词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探索描写元人杂剧中的各类重迭词的面貌。试图指出其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间或也涉及修辞。本文根据的材料是明代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的一百种杂剧。重迭词有两类,一类是重迭式合成词,一类是迭音的单纯词。前者是一个独立的词的重迭。这种词重迭不重迭基本意思一样,只是附加意义不同;后者是些有意义但不能独立成词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形象色彩词绝大多数属于合成词,在构词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类型。首先,由同一个词根语素重叠构成合成词。这种方式可以构成具有形象色彩义的重叠词。[1]一个词由非重叠形式变为重叠形式,形象色彩义往往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沈怀兴先生《研究现代汉语也需要有历史观点——从“蝴蝶”、“凤凰”二词的结构说起》①(以下简称《研》)一文,对“蝴蝶”、“凤凰”等词的语素构成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并据以提出了“判断词的结构特点的大原则”,我们读后颇受教益.不过该文也有值得商兑之处.现结合汉语语素分析的具体实例谈谈我们的看法,以就教于沈先生及读者.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取决于一个词的语素构成,分析一个词的语素构成有两种方法,一是共时的分析,一是历时的分析.两种分析的结果有时是一致的,例如“凤凰”一词的语素构成,正如《研》文所考,历史上“凤”和“凰”都有意义,“雄曰凤,雌曰凰”.从现代汉语来看,“凤”和“凰”都能独用(即独立成词),如“凤求凰”‘龙凤呈祥”;“凤”还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如“丹凤朝阳”“凤毛麟角”.因此,无论古今,“凤凰”都应当分析为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但是,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也有不一致的情况,例如“蝴蝶”,《关于语法问题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词群又叫语群,词族,是指由某一相同语素(词)作为外在形成标志,由此与其他语素(词)组合构成的一组意义相关的一群词语的聚合。词群是现阶段汉语新词语中出现的一个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新词语词群内词语的构词法有自己的特色:词群中的词语没有单纯词,都是合成词或短语;类派生式词语逐步增多;定中结构的新词语词群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彝语合成词系指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结合而成或以词根语素加辅助语素结合而成的词。它在彝语构词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且与词法学、句法学、语音学、修辞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分析彝语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和结构特点,不仅是研究彝语造词法的重要一环,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彝语词汇学和语法学,特别是对于新词的创造、外来词的处理、词源的探寻、词汇的规范以及语言文化的研究等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复合式合成词的构成呢?有的是这样叙述的: “汉语里的合成词多数是由两个词素构成。也有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在由两个以上词素构成的合成词中,各个词素之间的关系往往不同。它们是由不同的词根和词缀,按不同的组合关系逐层构成的。”(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也有这样的叙述的:  相似文献   

12.
掌握现代汉语语素的不同类型对了解词义和分析词的结构方式有积极作用。例如,“胖子、甜头、盖儿”,这三个词前个语素都是实语素,后个语素都是虚语素,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是附加式合成词。从中可以找出这样一条规律:不管前头是什么性质的实语素,只要加上虚语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词汇中的复音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文复音词主要是名词和数词。从意义上看,名词主要包括专有名词、时间词和方位词,专有名词又包括称谓、官职、人名、国名、地名和祭祀用语。从构词形式上看,甲骨文中的复音词已很复杂,与现代汉语相比,甲骨文复音词缺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合成词中缺重叠式、复合式中的偏正式和补充式的数量最多,其余类型都罕见。从构词法的发展程度看,“类名+个名”、“个名+类名”这两种构成复音词的方式已很成熟,借音、动宾式、主谓式和联合式已经萌芽,附加式则很原始。甲骨文复音词大约有416个,占全书词条的约20%。种种迹象说明,汉语词汇复音化或始于没有文字记录的殷商之前。  相似文献   

14.
“看”和“走”这两个词属于汉语基本词汇,但是近20年来,在汉语应用中逐渐出现了新兴的类前缀意义:“呈现某种趋势或状态”,与其他语素构成“看(走)×”式合成词。其作为类前缀的意义处于虚化过程中,既不同于典型的词缀,也有别于词汇意义实在的词根语素。它们具有和其他类前缀一样的特点:词汇意义大部分虚化,位置固定于合成词的第一个音节,构词上有能产性,可标记词性。《现代汉语词典》等对“看”和“走”新义的收载和处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反映了词典收词的动态性和实用性原则。“看(走)×”式合成词的大量出现有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朱德熙有关组成关系与实现关系的理论,分析语素与词的关系。可以看出,语素与单纯词为实现关系,语素与合成词为组成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种特殊的构词材料——条件复合语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是由语素构成的。现代汉语中由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占优势,但也有不少由三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三音节合成词,并且这种词现在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略如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词训法?就是从构词法的角度去探求词义的一种方法。 构词法能用于训诂,这是由汉语的构词特点决定的。在汉语构词法中,有一种所谓的联合式合成。这种构词法所构成的合成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联合而成的。而其中的同义合成词,如人民、世代、故事、承受、腐朽、施展、奇异、光明、善良……等等,它们的词根,在古代汉语中往往是互相独立的同义词。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两个同义词互相为训,或者以这双音合成词去解释组成它的单音词。如以“人”训“民”或以“人民”训“民”。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汉语的“离合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有固定的语音、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是判断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词的重要依据。所谓结构的定型性是指一个词不能拆开使用。即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的合成词,语素与语素之间也不能随意插入其他成分,语素的线性序列也不能随意颠倒。意义的整体性是指词的意义不是各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语素与语素相融合表示出的“词汇性”的意义。例如:“火车”不等于“火”的意义加上“车”的意义,而是“火”和“车”两个语素相融合表示一种在铁…  相似文献   

19.
汉语社会丧葬活动中所使用的委婉语,浸透着汉民族生死观念及其礼仪精神,其中汉魏六朝时期伴随着复音词大量涌现而成批产生的碑刻坟墓义委婉语极具个性,是以词语模形式构成以词根为词标的多系列词族,而其构成成分即词根语素则体现了由隐喻或转喻机制生成的人类经验——对与坟墓相近或相似现象的认知突显,故而其构造的认知理据主要体现为“阴阳两隔”“入土为安”等汉文化观念,语言理据则主要表现为由具有特定所指意义的转喻语素加上隐喻或转喻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委婉语词形成的彰显特殊语境语域氛围的语义表现。  相似文献   

20.
某些构词方式及相关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些构词方式,事实上并不存在:“兼语式”词缺少兼语式必不可少的构成者兼语,对此予以解释的“兼语隐含”说又明显与存在同一现象的语句的处理相矛盾,这类构词方式的存在没有理由。“承接式”“注释格”两种方式与“联合式”同时存在是种属关系的并立,它们应统称为“联合式”。“重叠式”合成词应归入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因为词重叠之后仍被看作一个词,语素的重叠也应同样看待.“正偏词”多数为偏正式。某些构词方式,应予以调整:词和短语的偏正类应二分为“状中”“定中”,这样,既能反映出二者并不相同的实际,又能与句子中相同情况的处理相一致。“底下”一类词应从后补式中独立出来,叫做“方位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