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场心态     
马哲军 《决策》2012,(12):87
一个人是否幸福,确实和心态有很大的关系。积极的心态会让人增强幸福感,消极的心态会让人降低幸福感,以致使人丧失幸福感甚至产生痛苦,所以心态很重要。什么是幸福?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解。小时候,幸福是个物品,得到了就是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是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领悟到了就是幸福。有一位成功人士介绍说,上大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吃一串麻辣烫,可以幸福一两天;工作后,在夜  相似文献   

2.
幸福管理是以幸福为目标的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人本管理的新要求,其主旨是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幸福感进行研究,进而提高对企业员工的幸福管理。如果以幸福管理为导向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都有重要作用。该文就幸福管理及与其相关概念进行论述,并结合现今企业员工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幸福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了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感的措施以及幸福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举措。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的提出幸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性评价(李志,2000)。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有学者研究表明,工作幸福感和职业满意度越高,员工的离职率就越低。员工的主观幸福感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生活质量和状态如何,并直接影响其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制度评价、持股水平对民营企业家幸福感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系统考察。我们发现,民营企业家对其所在地的制度环境评价越高,其幸福感就越强。但是,这种正面作用的程度在具有不同幸福感状态下的民营企业家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幸福组的民营企业家中,这种正面作用相对较弱;在痛苦组的民营企业家中,这种正面作用明显更强。可见,一个公平、有效的制度环境,其政策含义不仅仅是在于"锦上添花"(提高幸福组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于"雪中送炭"(更加明显地降低和缓解痛苦组民营企业家的痛苦水平)。就全部样本来看,持股水平与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在幸福组,持股水平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在痛苦组,持股水平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可见,持股水平会明显地加大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波动程度。此外,我们还发现:(1)行业发展前景、规模、盈利状况、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与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负债水平、多元化计划和公司历史等因素则与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前述因素对幸福感作用效果的程度在幸福组和痛苦组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组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要能够被员工知觉和认可才有效果。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对企业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比较的程度(员工满意度=实际感受/期望值)。满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超出期望值满意,达到期望值基本满意,低于期望值不满意。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对企业薪酬水平、工作环境、企业工作岗位、企业管理、企业组织政策、人际关系、领导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心理反映,是  相似文献   

6.
幸福指数是衡量民众幸福感的主观指标,反映的是民众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简称GNH)的概念是由不丹国王旺楚克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GNH(国民幸福指数)就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指数是改革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示器",是了解民众情绪波动和变化的"晴雨表",同时也是检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考试卷".  相似文献   

7.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8,(23):15-20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感觉是什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幸福感,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觉,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甚至每个时间对它的理解都不同。对于残疾人来讲,幸福就是健康;对于贫苦之人来讲,幸福就是衣食无忧;对于失学儿童来讲,幸福就是重返校园;对于父母来讲。幸福就是子女幸福……那么,对于政府官员来讲,幸福是什么?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幸福的感觉来自哪些方面?幸福指数有多高?……  相似文献   

8.
个体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幸福的达成,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满足人的幸福追求。幸福感是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风向标”。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城镇居民的幸福感状况进行测量,分析武汉市居民幸福感与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幸福武汉”的“两型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造福人民的目标就是让人民的幸福感更强。如今,大家对于幸福的讨论越来越频繁,中央电视台的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最为引人注目,全国人民对幸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呢?本文以高校教师为出发点,着重研究高校教师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正>增加职场人士的工作幸福感应成为每一个工作者的自发追求,也理应成为各个企业和组织发展的责任。工作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绝对的财富公平和机会均等难以实现,但幸福却应该也有可能被每一个人所拥有。增加职场人士的工作幸福感应成为每一个工作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中国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国民的社会福祉、增进国民的幸福程度,国民幸福感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已经显著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但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的转化依然存在着广阔的改进空间,而国民在生存需要有效满足之后也必将更加关注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满足。据此,单纯从经济增长维度去理解社会发展越来越暴露出狭隘性,  相似文献   

12.
《决策》2012,(12):42-43
结果显示,受访市民普遍认为"家庭关系"和"社会治安"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大。进一步解决社会问题、营造和谐社会,不仅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提升合肥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必由之路。"你幸福吗?"被频频提及。今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有三份有关城市幸福感的排行榜发布。幸福感这一主观色彩浓厚的指标正在成为城市竞赛中的重要比较级。  相似文献   

13.
幸福感是人民群众对自身生存发展所处客观环境满足程度的心理感受。提高幸福感,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永恒追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众幸福感具有阶  相似文献   

14.
人才的主观幸福感对人才绩效的发挥和整体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积极促进作用,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才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具体体现为人才的职场工作倦怠问题突出、人才发展的职业通道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宽、领导者简单粗暴的领导方式需要改进、人才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需要加强。为提升人才幸福感,应构建适合本组织的人才幸福软实力模型,树立人才幸福标杆;构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为提高人才的幸福感奠定基础;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进而构建多样化发展通道;着力提升领导者的"隐性领导力",向"人"和"事"双中心并举转型;及时破解人才面临的心理健康难题,提高人才的工作幸福指数;帮助人才完善自身人格,平衡生活和工作,提升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5.
追求人民幸福是党历史使命,江苏省江阴市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五民五好”的”幸福江阴”建设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改善了民生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幸福江阴建设的实践”给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就要做到:理念转变是前提,满足百姓精神需求是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基础保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城乡一体是重点,建立全覆盖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幸福感反映着个人对其生活、工作领域的满意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领导干部的幸福感不仅事关个人,也影响他们的行为决策,关乎老百姓的幸福。研究发现,影响领导干部幸福感的因素多和其工作和环境中的客观因素,同时他们自身的人格特点和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等主观因素也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但是,如今的教师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幸福感缺失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压力大、社会对教师的关注不足、教师对职业价值认识不足等。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育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幸福教育?在中共十八期间,央视节目主持人深入到全国市民中,调查市民的幸福感是什么,全国不同行业市民有着不同的回答。我作为人民教师对幸福的回答,特别是对幸福教育的回答是:我觉得幸福教育就是不仅让人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指导人们过幸福的生活,而且教育的目的正如乌申斯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城市空巢老人所占比重日趋增大。本文采用自编一般社会学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与分析,拟探讨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非空巢老人。子女生活满意度、经济状况、子女探望频率和子女数是影响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方晨  谢凤华 《经营与管理》2014,(11):144-146
笔者采用实证的方法,以问卷的方式对南昌市民的幸福指数做了调查。分别对不同亲近关系群体和身体健康满意度、心理健康满意度、亲情关系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探究。进而分析了亲近程度和幸福感指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影响亲近关系的要素,并对如何通过建立良好的亲近关系来提高幸福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