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餐中的菜名,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窗口,是将外国人引入中国文化环境的有效手段。菜名的成功翻译将会成为中外文化沟通的一座桥梁。在菜名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法使用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需要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在结合中式菜名命名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有效发挥中式菜名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具有文化特色的杭州菜菜名体现了杭州菜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点,在翻译此类菜名时,应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尽量做到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火烧赤壁"与"开门红"谈中餐菜名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餐菜名的翻译对国内的中、高档酒店和海外的中餐店变得日益重要。菜谱中富含中国历史文化信息的菜名的翻译对传播中国文化起着促进作用,但菜谱中这些菜名的翻译却五花八门,缺少比较统一的规范。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式菜名多种多样,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国人民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学者大多从语言学、符号学、翻译学、美学等视角探讨菜名,聚焦于菜名的文化内涵、翻译方法和语用功能,很少学者注意到菜名中的转喻思维。从认知转喻的视角探讨菜名,可以发现:菜名中存在转喻现象,如地点转喻、生产转喻、容器转喻和谐音转喻;菜名的转喻翻译受语境制约;菜名的转喻机制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具象思维和形而下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餐菜名的英译在为来华外宾提供便利、介绍宣传中国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在用“文本类型理论”对中餐菜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餐菜名翻译的策略,并对常用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川菜菜名研究的文献已经很多,这对四川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依据川菜的特点,川菜菜名可分为三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非文化菜名,由于其直截了当地传递菜肴本身的信息,因此适用语义翻译;容易引发误解的菜名,由于菜名中含有很多西方人的禁忌,因此可运用交际翻译法,适当地选词和意译,使西方人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有文化内涵的菜名,这一类菜名,因本身表达较为含蓄,故适宜先用交际翻译将菜肴本身的特色翻译出,后用语义翻译,解释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形成了八大菜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西的赣菜,虽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兼收并蓄,独具特色。然而,正如整个中国菜名翻译一样,江西赣菜的翻译较为混乱,除了错译、乱译、误译外,既缺乏统一标准,又无特色,而且大量的菜名还没有对应的译文。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角度,依据现有的中国菜名的通行的翻译结构和方法,参照西方菜名的表达形式,探讨赣菜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力图将独具特色的赣菜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绿色健康的理念呈现出来,从而规范赣菜的翻译,提升江西国际旅游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大量中餐英译的实例,本着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基本理念,对中餐菜名的英译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对比,总结出菜名翻译的几大实用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公司名称英译中的相对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102个公司英译名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邱懋如教授提出的"零翻译"和刘明东教授提出的绝对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的概念,分析如何处理公司名称英译实践中出现的文化空缺.同时确定在公司名称英译中存在大量的相对零翻译,并探讨了三种具体实现相对零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商务英语品牌名称是企业向大众推销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手段。由于中西文化中存在着对事物、颜色、数字、宗教、政治和地理或习惯等方面的认知差异,因此在商务英语品牌名称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注意文化差异对其翻译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文化差异,选择适合的翻译方法,以更好地将原品牌的内涵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及其菜肴的命名,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异”,可以为中式菜肴的英译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梳理各种中式菜肴名称,探讨其英译策略,有助于中式菜肴名英译的规范和统一,也有助于语言和文化的对外传播。准确的菜肴译名可以帮助外国客人既能品尝到我国菜肴的独特风味,又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化缺省指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中国古典诗歌蕴含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存在很多文化缺省现象,这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缺省现象突出表现在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专有名词和特殊文化词汇等四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认真审视原诗中的文化因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补偿策略,对诗中的文化缺省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5.
中式艺术菜名在中式菜谱汉译英翻译中最难处理,最具争议。针对中式艺术菜名的翻译,依据运用修辞手法的不同把中式艺术菜名分为比喻型、吉祥语型、典故型、诗句型和夸张型等五大类型,并参照海外著名中餐厅与西餐厅菜谱,为不同类型艺术菜名探讨恰当有效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旨在弘扬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往往鲜明的体现了作家的创作意图,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翻译界一直有"译名难于译文"的说法。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对于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和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现有的路名翻译现状进行归纳,探讨了路名翻译中应使用的语言以及现有路名翻译在文化方面的劣势。从语言学、翻译学及符号学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相对易懂且有效的路名翻译方法,即路名的所有汉字都用拼音拼写,如果路名与其他地名同时出现,应在路名的拼音后加上英文通名。  相似文献   

18.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所以翻译教学就应涉及文化教学。文章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在文化差异影响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采用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说明翻译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融合视角中的古诗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不同文化间出现融合趋势的背景下,译者应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以忠实为原则,有效地传播源语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本文通过对两首中国古诗英译例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古诗英译中保存和有效地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在古诗翻译中,译者多采用同化或异化策略。本文认为,异化策略能更有效地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传播源语的文化,同化策略则可以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它还蕴舍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丈化内涵,所以地名的译写不仅仅是符号的转换,同时还具有传递各种文化内涵的功能.地名的译写应以音译为主之外,"等效原则"则是实现文化有效传递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