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呖"始见于《集韵》,是拟声词用字。文献中"呖"字可单用,但更常见者为"呖"字词语,主要包括嘹呖、呖呖、淅呖、啭呖、呖然等。论文对这些词语及其派生词形进行了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左传》中用以表示"基点前时"的词语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左传》"基点前时"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表示基于说话时间的"过去时",另一类则表示基于旁白所系纪年的"相对过去时"。表示"过去时"的时间词语存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从句法功能上看,表示"基点前时"的时间词语可以在句中充当状语、定语、宾语或介词宾语。  相似文献   

3.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近"义,"愚迷"有"愚蠢、愚笨、愚昧"义,"白净"为"洁白"义,"皎洁"犹言"洁白",《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当;而"空闲"的"寂静,安静"义,则为《汉语大词典》失收;"别"为一特殊构词词尾,可解释为"每一",《汉语大词典》解释不确,应作修正。  相似文献   

4.
《唐律疏议》是研究唐代词汇不可多得的宝贵语料。文章对其中"别籍"等七个词语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是当今国内最大的、最具权威的汉语语文辞典,词目约37.5万条,其中书证涉及《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古代四大农书"的词目共有1506个。本文从词目的音节、书证位次等方面对这些词语作了统计与分析,可以大致看出以"四大农书"为代表的历代农书词汇对汉语词汇史的影响及贡献。另外,本文还简单列举了《汉语大词典》中与"四大农书"有关的词目释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忽悠"是近些年深受老百姓喜爱、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词语。流行词语最终能否进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需确定其在新词新语中的地位以及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词的原则。"忽悠"新义不仅基本满足了新词新语规范的四条基本原则,也大致符合《现代汉语词典》对新词语的收录原则,可以进入《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7.
屈原的《九章》是考见屈子行事始终和中心委曲较为重要的篇章,应认真研究。然欲研究,首要的难题便是这九篇作品到底是否全为屈原所作。宋人李壁开始怀疑《惜往日》、《悲回风》不是屈原所作,后直至当代有众多研究者又从许多方面来寻找《九章》有非屈原之作的证据。其中,怀疑者认为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是"贞臣"、"蔽壅"、"弗"等词语的使用,然通过词语溯源、词语统计等方面的考察,就会发现它们同最典型的屈作并无根本区别,甚至可以说有直接的联系。怀疑者另一有力证据是有些作品对伍子胥的称颂,然同情和赞扬伍子胥,既不违背那个时代的认识,也符合屈原的思想感情。种种证据恰恰证明《九章》应全为屈原所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爬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考释了《三遂平妖传》中的三则词语,分别为"勾疏"、"有请的"、"做私的"。考证结果可以补充辞书失收的词条及义项。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多方借鉴,词语、句式乃至有关情境常从古代典籍文献如《四书》、《五经》、《左传》、《楚辞》、《战国策》乃至历代正史、笔记小说中汲取营养,转益多师,为我所用,这正是《聊斋志异》有别于历代文言小说的显著艺术特征。《太平广记》是宋人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内容丰富,受到"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写作方法的蒲松龄的青睐势所必然。《聊斋志异》有关本事与《太平广记》的渊源关系,前人多有论述,这里不再加探讨;词语借鉴、情境借鉴以及注释校勘与《太平广记》的关系则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南朝梁释慧皎撰写的《高僧传》,不仅是研究汉魏南北朝佛教史的重要典籍,同时也是研治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该书中虽然有些词语"字面普通",然而要达其确诂也非易事。本文选取这类词语六例:"宗会"、"朗拔"、"抽舍"、"天逸"、"关责"、"俊远"等,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11.
晁错政论散文被称为“西汉鸿文”,这充分说明在艺术特色上有很高的价值。而晁错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其思想内容表现出来的,本文试图从立论上谈其深识幽显见解透辟艺术特色,从表达方式上谈其陈情委婉态度恭谦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妾子)(次虫)壶铭文系战国中山王储 为其去世不久的先王罾作的一篇悼词,经十数位古文字学者艰苦努力,这篇铭文的意思已基本明确,但见仁见智处仍然不少,不识之字、未解之义依旧存在。本文将散见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书刊上的诸家相关释读意见汇为一集,并以按语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新释“百每”为“博谋”、“竹周”为“笃 ”、“詻”为“龈腭”、“氏民”为“諞民”等。侧重揭示铭文与传世文献在遣词造句上的联系,通过对读不难发现,这支在中原地区建立中山国的白狄族当时已深深认同并接受华夏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上,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章",形式上公司章程是公司进行登记、取得公司资格的不可或缺性要件,而实际上,在我国,公司章程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面临着尴尬的处境。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治价值在公司章程中的体现,然后对公司章程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实现公司章程自治价值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14.
对实用主义真理观从根本上讲是要否定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无视其合理性。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合理性在于:它强调真理是具体的,是一个过程,具有"时效"性,反对抽象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僵死的真理观,主张把纯粹的主观感觉与客体自在属性相区分,拓展了价值论在现代哲学认知理论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电影《第一书记》中的主人公形象沈浩,是不同于同类电影题材所赞颂的高、大、空类型的公仆形象,以崭新的时代风貌与文化气息,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大众的极度赞赏。电影以真实、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位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人民干部形象:是怀才不遇文人的代表;是事业与家庭夹缝中的奋斗者;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者;是人际关系的极致运用者;优越物质生活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16.
作为"工程"的一类管理技术 --工业工程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20世纪早期"工业工程"与"科学管理"在西方工业界同创共生的历史,可以发现当时以泰罗为代表的工业工程师们力图将管理的科学化通过工程(技术)化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知识界虽然很早就引进科学管理概念,却对工业工程的实施领悟较迟,直到近几十年才在产业界陆续推行."工程"和相应的engineering在中英文中都具有"管理"的含义,工业工程范畴有其演变过程,其汉译名也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位文武双全的天才。他既是理学的代表,也是中国书院文化的象征。在王阳明身上始终充满着复杂的矛盾。他一方面探索并实践着圣人的大众化和通俗化理论,一方面他自己和门人又把他拔高到彻底超越大众的至高神位;一方面他表现出对朱熹所获得的神性般崇拜强烈不满,并且他不遗余力地从事着捣毁偶像的工作。结果是,拉下了一个上帝,自己又坐上了上帝的神位。  相似文献   

18.
定式合同并非于交易之际由当事人就合同内容个别、具体的磋商而成立,它与一般合同之成立,显然有所不同;对定式合同条款进行解释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与一般合同解释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定式合同条款进行解释时,应遵循有利于相对人这一原则,以规制定式合同中可能出现的不公平条款,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契约正义.  相似文献   

19.
在农耕时代、早期殖民时代、工业时代及科技时代,海洋在大国崛起中扮演着不尽相同的角色,海洋法也由斗争到共治并逐步迈向共进。厘清海洋法的这一形成和发展历程,对合理定位海洋在我国和平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意义重大,也有助于和平崛起的中国制定适时的海洋政策和法律。  相似文献   

20.
国内对卢卡奇的同一的主客体思想研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同一的主客体思想是理解《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一个"题眼"。它是《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线索性概念,它与此书中其它概念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