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水乡是指江苏省苏州市及其周边区域,因其纵横交错的河湖网络而得名。当地民间服饰是表现其文化内涵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作为服饰构成要素之一的服饰色彩更是具有典型的地域标识性——形成了以青、蓝、黑为主色彩,搭配多种艳暖之色的服饰色彩符号系统。该系统包括拼接色、主体色与点缀色综合运用以及明度对比高的配色体系,它向人们传达了当地的人文与社会环境及其意境,形成了江南水乡独具特色的审美文化。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对该色彩符号系统进行研究,得出了江南水乡民间服饰已经形成区域个性色彩风格的结论:即大统一,小对比;强调明度对比的有彩色与无彩色搭配;师法自然的色彩符号体系。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家纺设计中去,可以为现代家纺设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方法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日渐衰微,我们应该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文章首先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传统节日符号进行分析、归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然后研究其造型形态,最后探讨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对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最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丽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5):90-93
巴文化作为与蜀文化交相呼应的古文化,作为西南地区的文化源头之一,有着悠久而漫长的历史,是内涵极其丰富和复杂的文化圈层。笔者对于巴文化的视觉符号展开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概略性地探讨了巴国的历史、巴文化的视觉符号构成、巴文化视觉符号的探讨三个主要问题,旨在厘清巴文化的视觉符号脉络、对巴文化的视觉符号做探源性理论推导、补充现阶段的巴文化研究,为今后的巴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助推力。 相似文献
4.
包装设计中的视觉符号与传播媒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芝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67-71
视觉符号是包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装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基本元素包括图形、文字、色彩、材质等,图形是信息的主要承栽者,文字是一种形象化的可读性标志,色彩是包装情感的传递者,材质是商品内涵的表征。视觉符号与传播媒介结合,能更好地传播商品信息,电视能增强商品包装设计的感染力,杂志广告传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网络广告传播辐射范围广。 相似文献
5.
李晶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13-214
美术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人眼睛的观察。就像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最开始就要依赖人眼去看整个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空间的景物,形成最初的感受和理解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化,并用视觉传达的方法表现出来,这就是从大自然到人眼再到创作作品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眼睛即我们的视觉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媒介的作用。要提高作品质量,画家就需要运用技法、色彩、视觉心理、美学等各种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运用形式美的规律,通过作品来准确表达内心情感。准确的情感表达正是人的视觉通过色彩的不同表现折射到人眼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杨文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07-109
建筑色彩视觉造型理论是建筑色彩设计的重要指导理论。在建筑色彩设计中,首先就必须运用建筑色彩视觉造型理论处理好建筑色彩视觉造型与建筑视觉造型、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建筑色彩设计中还必须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第一是把握基调,注意整体性;而后是在个体或局部发挥个性,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之美。 相似文献
7.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66-70
文章简单论述了色彩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原则,即根据传达对象属性用色的原则、根据整体策划用色的原则、根据色彩心理学用色的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更好地为视觉传达设计服务。结合案例论述了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具体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8.
视觉符号的抽象程度与意义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21-23
符号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正逐步进入其他学科领域。同时,有价值的符号学讨论也已不局限于最初所确立的符号学领域中。对于视觉传达这一学科来讲,研究符号与其指代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视觉符号本身的抽象程度对信息传达、意义表述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这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语言,更为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程亚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48-151
本文比较了中国传统的五色象征色彩与西方宗教象征色彩,中国表现性色彩和西方的再现性色彩,论述了中西方近现代个性色彩的自觉交融,探讨了中西方色彩艺术感知的异同以及艺术带给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和共通性。文章目的是通过对色彩本质不断发展的对照,探求如何通过对画面色彩的合理搭配而昭示出色彩之美,激励当代艺术家实现更具创造性的色彩艺术。 相似文献
10.
傣族服饰的色彩是一种可以传递信息的符号,具有表明归属与扮演角色的社会价值、代表图腾与驱邪祈佑的心理价值、崇拜自然与表现审美的视觉价值,是规范社会、满足心理、美化视觉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顾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05-107
作为意象的符号系统,广告以图像和语言为基本结构要素。而广告图像的视觉传达是利用符号进行的视觉上的传达和交流。只有那些新颖简练,让人一目了然的广告才能给仓促、奔忙的人们以获取信息的机会,所以,追求新异和个性,制造冲突和矛盾来获求引人注目的新异形式,是现代视觉符号设计的主导潮流。 相似文献
12.
城市符号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视觉语义的载体.文章从符号学角度对城市符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城市符号物质形式与符号语义,阐述了城市符号的"形"与"义"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以语义学理论为指导,从城市符号的表层语义、深层语义等层面探讨了城市符号的语义形式,为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播中的视觉符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6):66-69
传播活动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传递关系与交换关系。与文字符号相比,视觉符号的直观性、易读性、生动性等特点使它更具视觉冲击力。其传播形式培养造就了更善于用具象的视觉形象去感知世界的年青一代,促进了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对视觉符号的形式探讨,是现代传播更具魅力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洪新发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3):52-54
从服饰色彩的直观感受,围绕着人体包装所产生的视觉反应,认真分析了人在着装情况下对服饰色彩的心理、生理及审美反应,提出在服饰色彩与人体包装问题上,不能简单理解成是"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的事情,或把"好看"作为唯一的审美原则.并对服饰色彩在人的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及审美的反应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室内装饰造型及色彩随着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发展而演变.历史、人文、地理环境影响着外观属性的衍生;多方面的人性化功能左右着两者健康地向前发展;人类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导致其日趋世界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朝代中,由于上层建筑的主导意识又形成不同标志性的装饰性造型和色彩;但论证的结果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众多的社会人所欣赏和享受. 相似文献
16.
袁浩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53-155
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中最不受外来文化干扰的部分。我国的民间美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赋色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民间美术色彩通过自己动态结构的变化,来表现生命经验的形式,由情感、生命、运动组成色彩的意义,奇妙的色彩语言在民间美术中的运用更凸显艺术的文化本性。民间色彩本身的现代化色彩倾向,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17.
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与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美术色彩是创作者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有装饰、象征等多重功能。民间美术色彩选择既不是纯客观视觉的,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以伦理化和宗教化的色彩选择习俗为根据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趋吉避凶的世俗心理铸成古人的色彩观念,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也赋予民间美术色彩以多重表现功能和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色彩构成是色彩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色彩的存在,是具两种以上有差别色彩的相对应关系,表现为对比、调和、直到混合成为新的统一体.因此要从现实生活和未来幻想中去创造和设计色彩美,就必须努力去探索,去实践. 相似文献
19.
章晓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6)
图像符号从古至今都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与商业价值.图像符号及其表现形式具有特殊的传播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图像作为符号语言进入传播系统时,会产生主体对客体经验的反映.当图像能指与所指形成一致时,其指示的信息不会改变,但环境、时间或空间的改变,图像的能指与所指亦有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其重新理清,从而加强对图像符号更系统地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72-74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和现代传媒使得传统戏曲符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面临生存危机.国外通常采用将传统艺术符号与现代生活、现代传媒相结合或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时尚化改进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危机.就中国传统戏曲视觉符号的现代设计而言,可将现代元素引入戏曲符号的设计,将传统戏曲视觉符号整体现代化、时尚化并引入现代传媒,或对之进行卡通动画演绎,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在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中找到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