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谶纬是汉代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谶纬在汉代的广为流行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兴起有关。谶纬后被统治者有意识的加以利用,其影响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汉代谶纬治国的特点在泰山封禅中得到明显的印证。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王书君政府政策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其行政职能,运用行政法规、规章、行政命令、指示、报告、计划与策略等形式、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行为准则或指南,任何一项政策出台后,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政策执行,而执行政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书君 《社科纵横》2009,24(11):89-91,95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为秦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两汉时期,谶纬学说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谶纬学说对东汉社会政治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刘秀泰山封禅可见一斑。东汉后期,谶纬学说趋于没落。  相似文献   
4.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完善其对自我的认知,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拥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怀和良好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治学从1980年恢复以来,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间,政治学学科体系初步建立并日趋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大批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人才不断涌现.政治学学科日益为社会所承认并受到重视.今天,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新时期,回顾15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展望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景,对于政治学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36年12月24日晚,张学良和杨虎城在绥靖公署的新城大楼举行宴会。在张学良想来,这次宴会自然有为蒋介石饯行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进程之中.文化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复兴需要文化的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文化发展的状况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具有为民族复兴汇聚力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构筑主流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们就青岛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分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个人工作生活四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力求从中得到一些较为准确的量化数据,以了解真实的民心意向,并为有关领导提供决策参考。问卷调查采取了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市内五区分别抽取了11个企事业单位、4个科研教育单位、5个党政群机关,共20个单位。总计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16份,回收率为80.8%。在1616人中,男性市民934人,女性市民682人。其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史学家唐德刚博士于1990年1月至5月间,访录张学良口述历史11盘录音带,由旅美学者王书君整理而成。以下是张学良口述历史摘编: 父亲我父亲比我行,他这个人很善于外交,很会利用机会操纵  相似文献   
10.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国家准备成立中国政治学会筹委会。但当时中国政治学界人才奇缺,偌大的一个中国,仅仅找到了23名对政治学有一定研究的人。正是这23个人挑起了中国政治学发展的重担。在这23个人当中,大多数是两鬓斑白的老先生,当他们聚在一起畅谈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景时,自然把目光都落在了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学者——来自长春的王惠岩身上。老先生们对他说:“你的担子比我们更重啊!”王惠岩教授知道这话的份量,也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定是一条等待开拓并充满艰辛的路。王惠岩教授没有辜负众望。回到长春后,他以拓荒者的胆量、智慧和勇气,辛苦努力,终于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