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在中国宗教界公益慈善的组织化进程中,统一战线发挥了政治合法性考量与枢纽性协调引导、服务和监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界发扬服务社会、行善济世的优良传统,在扶贫济困、帮学助残、救难赈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且公益慈善呈现出组织化的发展趋势。在对宗教界多个慈善组织的调研基础上,指出由于宗教界的公益慈善尚处于组织化发展的初期,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完善统战体制的顶层制度设计、设立宗教界公益服务促进会和公益信息平台、协调和规范宗教界公益宣传、建立健全宗教界公益服务的统战服务监督机制等对策,引导宗教界参与社会慈善公益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明世法  李琳 《船山学刊》2008,(1):111-113
<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惟道是从、上德若谷、长生久视"的道德境界.实质上是对传统道德境界的扬弃和超越.老子的道德建构体现了道德智慧的高境界.其道德智慧弥足珍贵,它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问、跨越信仰和国度,历久而弥新,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在兴衰和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宗教始终发挥其功能特性。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宗教对奥运的影响亦发生了功能性的变迁,即从古代奥运兴衰中的宗教支配性,现代奥运复兴中的宗教融构性,到当代奥运发展中的宗教服务性。尽管宗教不再像古希腊时期对奥运发挥支配性的影响,但宗教元素的参与和服务对当代奥运的可持续发展,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之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郏磊  明世法 《学术探索》2002,(3):132-135
近些年来 ,社会性别意识已成为与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并列的现代意识之一 ,它已被纳入联合国人类发展统计指标 ,纳入国际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许多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立法之中 ,成为衡量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依据之一。为了深入理解性别意识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使我国社会政策和立法体现性别意识 ,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于 2 0 0 1年 6月 4日—5日在中央党校 8号楼主办了《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专题研讨会 ,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就这一理论前沿问题 ,进行了十分有益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本文是该专题研讨会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建构"尚在路上",虽然在现代性的构建和生成过程中,会引发一系列"副产品",但中国若"终结"现代性进程,则弊远大于利。认识和反思中国特色的现代性路径,在继承和开发传统中生成"现代性",扬长避短,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可持续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汶川地震减灾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时期,“万科捐款门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网络论争,一些观点从“合法性”及其操作性层面来解释捐款门事件的是是非非,有的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文章认为,在“万科捐款门事件”中,网络参与的是一场非直接物质性冲突,是合理化行为采取了吊诡的形式,促使其合理性目标的实现。这种冲突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急速转型的中国当下社会,关注和适时调节非直接物质性社会冲突,对于缓和冲突,尤其是防范直接物质性的社会冲突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宗教旅游"场域"中,对于宗教文化中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开发,各相关利益主体间存有分歧和冲突。在市场经济和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宗教旅游开发的共赢理路应是: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赋权"和"增权"的互补;在核心共识上,维护和建构宗教性的社会资本,以现代而新颖的方式彰显宗教文化的教化功能;在利益分配上,兼顾相关各方权益,形成和培育宗教旅游场域中主体自主参与机制,促进"场域"的共赢共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建构“尚在路上”,虽然在现代性的构建和生成过程中,会引发一系列“副产品”,但中国若“终结”现代性进程,则弊远大于利。认识和反思中国特色的现代性路径,在继承和开发传统中生成“现代性”,扬长避短,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可持续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宗教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积极参与环保。宗教环保是当今世界环保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宗教以其特有的环保理念、功能和实践方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宗教环保运动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益支出是反映大学基金会使用社会资源实现公益使命的重要指标。基于大学基金会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影响基金会组织绩效(公益支出比重)的内外环境因素中,省域基金会的捐赠资源和组织密度与组织绩效呈负相关;基金规模、基金会年龄与组织绩效负相关,而校友会规模、“985”高校背景与组织绩效正相关。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对促进大学基金会群体组织绩效的结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