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5月18日是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专项工作的一天,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李江在接待来访群众时,两次对上访人表示歉意,感动了在场群众。  相似文献   
2.
3.
4.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对网络的应用更加普及,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控制成为高校管理者进行管理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然而,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领域所显现出的网络舆情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及容易引发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的应对策略,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程,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主要途径:制度建设;教材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师资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研成果是研究者对所从事的教育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的产物。其研究内容包括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动向和趋势、有关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专论,以及各类调查研究报告等,是加快教育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资源。面对当前快捷的信息交流环境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改进现有的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模式,从教育档案信息的实际需求和专题整合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科研成果的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7.
距塞维第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和一个明镜似的无名小湖。弗法诺夫一家就居住在这个小湖的岸边。这是一个高尔达人的家庭,女主人是乌拉·弗法诺夫,男主人是马第·弗法诺夫。高尔达人原来居住在贝柴摩省,他们是萨阿米人(即拉普人)的一支。芬苏签订和约后,1945年贝柴摩省被割让给苏联,就是苏联现在称之为贝辰加的那块土地。从那时起,高尔达人就迁到了塞维第湖附近定居了下来。高尔达人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因为四万萨阿米人中大约只有四百多人  相似文献   
8.
毕晓平 《东岳论丛》2007,28(6):189-191
公用企业是指涉及公用事业的经营者,这些经营涉及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企业自身又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因此经营者一旦忽视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其侵权行为往往涉及面广后果严重,消费者反映必然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朝着绿色健康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循环发展的模式应有典型的农业、工业及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并从教育、管理、法律和科技等层面共同着手,以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并非必然.基于社会流动理论视角的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的职业收入、子女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状况、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源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态度是影响城市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城市反贫困工作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