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 日本著名经济理论家下村治博士,1910年生于佐贺县的士族家庭,193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系,进入大藏省工作。他在工作5年后不幸患肺结核,直到1947年,仍在与病魔作斗争,这实际上使他面临着失去在大藏省工作的严重威胁,但下村治毫不灰心,坚持刻苦研究。3年后(1950年),他调到大藏省官房调查部调查科工作,从此脱离了行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在认真考虑经济停滞的原由问题。五十年前的1929年,我开始从事经济工作,当时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已达最低点。这一年的失业率达到23.6%,而在1933年竟升高到24.9%。在整整十年里,失业率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上。直到1933年,经济才开始恢复,这次经济衰退的持续时间之长,打破了以往的历史记录。然而,即使在经济景气最佳的1937年,失业率仍达14.3%,而在当年年底,失业率又开始猛升。那一年,我取得了哲学博士的学位。这一连串的情况,对于当时的我——一个年轻的经济学家——来说,怎么能理解到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并非经济景气的循环而是长期经济停滞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内发型发展"是日本学术界近年来十分重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这些学者认为,以欧美的现代化方式为标本而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已进入了死胡同.公害大规模发生,环境遭到无情破坏,资源和能源的危机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饥饿和贫困问题,以及包括南北差距在内的各种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因此,以第三世界和不结盟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另一种发展"方式的探索,这种发展方式在日本被称为"内发型的发展."本文选译自鹤见和子、川田侃主编的《内发型发展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3月出版)的第一部第二章和第二部第五章.本文的题目是译者另加的.限于篇幅,对原文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以来,在欧美据说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再生”的现象。在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再生的背景中,有着对过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常见的根深蒂固的“西欧中心主义”及其所表现的经济主义与单线式发展阶段论的批判和反省。本文所涉及的“新从属理论”(以阿明的理论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一、从“不毛的世纪”到“日本的世纪” 近几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乐观的未来预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黄金的21世纪”之说彻底取代了“不毛的21世纪”论,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对此,保尔·萨缪尔逊不无讽刺地指出:日本人爱好谈论“10年后的世界”或“21世纪的将来”,是由于日本  相似文献   
6.
一、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热 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急剧增长。在70年代,全世界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还不足3000亿美元,到80年代已上升到10000多亿美元。据统计,7个主要投资国(美、英、日、西德、荷、法、加)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  相似文献   
7.
货币的供应与流通对物价的变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放松银根,降低利率,增大货币供应量,将引起通货膨胀,反之,则将导致物价下跌。 但是,在80年代,在日本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异常  相似文献   
8.
一、“大型景气”持续的第三年 1989年是日本经济以5%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发展的第三年。这次“大型景气”的出现,其规模之大和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上罕见的,并且完全出人意外,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事先作出预测,因而被称作“意外的经济回升”。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的“国债之谜”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又是世界最大债权国和最大资本输出国,但是其国债年发行量却高达170万亿日元(约1.3万亿美元),堪称世界第一“国债大国”(参见表1)。国债大国何以能成为经济大国和债权大国?实令人百思而不解,故称为“国债之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