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0年代以来关于"反右"这一创伤历史经验的自述,多是在"施难/受难"的逻辑框架内展开,并以悲情诉苦和对怨恨情绪的声泪控诉为主要内容,但这种叙述模式和逻辑并不能体现历史与自我反思的深度。就创伤记忆的自述来说,"反思性"这一伦理尺度要求苦难的叙述不能止于毫无节制的控诉与宣泄,还必须具体而节制。在此,具体与节制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叙事要求,也是自述者应具备的一种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张爱玲<金锁记>与铁凝的<玫瑰门>中,都有一个与传统和时代格格不入的"恶母"形象.两个"恶母"表象酷似,内涵却全然不同.然而正是这种不同却印证着在不同历史层面下两代女作家共同的生命体验,共同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在侦查中撤销案件的行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以防止公安机关撤案权的滥用。在分析我国撤案检察监督现状的基础上 ,比较国外相关立法规定 ,提出完善我国刑事撤案检察监督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文学史上,关于1957年的"反右"运动,从运动之初,就已经出现大量反思,但真正形成创作潮流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后期。由于政治环境与社会语境的不同、认识主体与叙述主体对这一事件及自我体认程度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经验方式的不同,两个时期的叙述不但呈现出叙述者个人与历史关系的位移变化,也在不同叙述模式中使"反右"历史呈现为"集体"与"个人"两种不同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5.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两篇序言对形而上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在1781年《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序言中,康德试图恢复形而上学对知识的统治权,即他试图创造出不同于其前的形而上学以达到将所有的知识加以统一化的目的;在1789年的第二个版本中,形而上学则以康德称之为具体的、科学的形而上学出现。康德为《纯粹理性批判》所写的两个不同序言暗含了一种思想的转变,这种转变表达着近现代哲学学科化的特征,打破了西方传统哲学将形而上学视为所有知识基础的传统,其结果是以研究形而上学为任务的哲学逐渐丧失了传统特征,越来越成为近代意义上的一般性学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