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十年来现代汉诗的语言研究成绩斐然,学者们依据现代语言学的原理,对闻一多、徐志摩等现代诗人的新诗作品进行了精深的研究,我们以新诗语言研究的实例为基点,从词语、句法、韵律入手,归纳了现代诗歌语言研究的基本途径,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这几条研究路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首先对诗歌语言作了界定,然后讨论了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语言与古典诗歌语言的关系。这之间虽然存在断裂,却不可能绝然分开,现代诗歌语言还不成熟,应当充分地从古典诗歌语言中吸收养分,熔铸成新的诗语。最后作者从语言本质、语言变化、语言教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诗歌语言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在新诗创作中注重发掘诗歌形式结构的内在意蕴,在一些作品中将形式与内容共同组成一个复杂的隐喻;在另一些作品中则通过内蕴主题与外在诗式的对立来扩大诗的张力.他在新诗韵律选择及韵的安排与转换方面均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实现了语言形式与诗情诗意配合无痕的艺术目标.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很多词语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有文化意义,具有汉文化的特殊情韵.诗学中的诗原质就是由这些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文化词语衍化而成的.本文以"南浦"和"走西口"为例论述了诗原质的形成.诗原质是一个经过时间积累和诗人发挥而达到丰富饱满的意义密度及情感深度的诗歌意象.诗原质的形成主要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词语-文化词语-诗歌意象-诗原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NSGA-Ⅱ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种群多样性,使种群收敛更加均匀。该文在多目标函数优化方法NSGA-Ⅱ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3点改进措施:(1)累积排序适应度策略;(2)基于精英策略的填充门限跳选方法;(3)限定门限选择策略。实验证明:3点改进措施能够扩大原有算法的解空间,并且提供了一种更加合理的选优策略。通过对典型的数学模型的计算,表明改进方法比原有的NSGA-Ⅱ方法具有更好的种群收敛性。同时将其使用来优化综合天线线阵的方向图,并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外来文化的吸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为它关涉到我们对其内涵的认识与对象的选择。闻一多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后来毕业于清华又在美国留学,在他身上显示了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与融会贯通。我们对闻一多新诗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涉及他与杜甫精神相通而关注民生疾苦,借鉴王维运画理入诗的创作方法,借鉴中国古典律诗的对仗艺术,以及他对西方诗艺的学习运用等诸方面。闻一多的经历对我们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极有启迪。  相似文献   
7.
一在二十世纪的禅宗研究方面,日本学者入矢义高创立了语言学派。他们把禅宗语言当作珍贵的活化石,把汗牛充栋的禅宗典籍视为一座语言宝库。这种禅宗研究的语言学方法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因为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禅宗语言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所以中国的禅宗学者可谓天生丽质,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本土优势,对禅宗语言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硕果累累,为禅学的兴盛,为东学西渐作出了贡献。禅宗研究的语言学派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法国思想大师萨特指出:“语言不是附加在为他的存在上的现象:它原本就是为他的存在,就是…  相似文献   
8.
禅宗对语言文字的功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禅宗所说的语言障文字降否定了语言文字的完美性,它与修辞的主旨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韵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在诗歌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本依据对汉语诗歌作品的分析、概括,集中阐述韵在诗歌中的多种功能。进而从文化传统、文体特征、诗学原理3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韵是基于汉语语音特点的本质性构成要素,在汉语诗歌中具有本体地位。现代汉语诗歌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律,韵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诗的韵律可以分为节奏体系和音质体系。诗的形式运用的是语言当中的特性而不是抽象的声音。汉语诗歌节奏有两种成分——基本成分和附属成分。在汉语诗歌中,对偶是以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形成特殊的节奏,并通过这种特殊节奏来加强语音节奏,所以对偶在诗中具有比普通句式更强烈的节奏感,具有形成并增强节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