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百戏之祖"昆曲,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物质文化古迹,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翁敏华 《今日南国》2010,(10):44-45
今年过端午节不寻常:这是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第一次过节,又恰逢世博之年,有许多客人来家里。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认定为“非遗”后的5年里,几乎年年都有许多国际友人在节日期间到江陵去,考察端午节庆文化,与韩国人一起过节。今年上海也是如此。世博园区营造了浓厚的端午节气氛,而且园里园外联动,藉此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机,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化之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翁敏华 《社区》2009,(5):15-16
韩国的儒学教育主要由乡校和书院来承担。乡校是公家办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立学校,书院是私人办的,相当于民办学校。我去大邱乡校的时候,就亲眼目睹了那里正在上课的《论语》班。据介绍,学员都是事业有成人士,但是再忙,他们一个礼拜一到两个半天的儒学学习,是从来都不会缺课的。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丰富多彩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频临消失和灭绝。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条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翁敏华 《中外书摘》2008,(11):81-82
韩国的儒学教育主要由乡校和书院来承担。乡校是公家办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立学校,书院是私人办的,相当于民办学校。请注意本文的表达。我没有说“韩国的儒学教育过去(或者历史上)主要由乡校和书院来承担”,因为直至今天,韩国的乡校和部分书院,依旧承担着儒学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域内”汉籍的研究上,而对“域外”汉籍,则很少涉及。近20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在域外汉籍的整理和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刊此次邀请七位这一领域的“拓荒者”,他们对域外汉籍的界定,域外特别是东亚的汉文小说、诗歌和戏剧的具体情况,域外文人对中国原作的拟效,国内汉籍的东传以及百年来中国文人对域外汉籍的寻访,都作了精练而全面的介绍,并提出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本期刊发域外汉籍研究的一组文章,就是希冀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的探索、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竹竿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竿子”是宋代宫廷乐舞之引舞人,即指挥舞队进出场的主持人,由于主持节目对手持一枝“竹竿拂子”,故名。本文博征史料,就宋代乐舞“竹竿子”的概况,“灵竹崇拜”的民俗文化背景,作为器物的竹竿子由巫县演化为戏具的过程,以及“竹竿子”在域外的影响,都作了详尽的考述。这些,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百戏之祖”昆曲,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物质文化古迹,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数典不忘祖”,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带给我们的就是不可挽回之痛。在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保护非物质遗产,也许是“挽住民族记忆的背影”的最后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