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羚羊与秧鸡》自从2003年面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批评。与其以往的作品一脉相承,阿特伍德的这部小说从自然环境深入到人类的精神、文化和情感环境中去,密切地关注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方向。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和文化生态等四个方面来透视该作品中所探讨的生态失衡和生态危机,试图解读阿特伍德通过该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警示作用与带给我们的关于人类文明与人类发展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人文学科,对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为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充分挖掘英语知识中的人文教育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活动,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空间,培养理工科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兴趣和感知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批评.多数评论认为该小说是以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生态主义小说.国内外的评论家从生态主义、人文关怀、互文性、生态审丑、黑色幽默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从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该小说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对话进行了分析,以发掘阿特伍德通过这些对话所引发人们探讨与思索的人类文明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批评家先后从女性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绘画理论等方面对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到灯塔去》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拟从语义分析学的角度,运用“新批评”理论的奠基人I.A.瑞查兹(I.A.Richards,1893-1979)的“冲动平衡论”从三个方面解读《到灯塔去》:一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二是双重时空观的处理;三是小说情节的安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