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以来,如何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增强企业活力,除需要有外部配套改革的条件保证外,从企业本身来说,其关键仍在于需要建立一个能适应外部环境的经营机制。而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又是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展开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  相似文献   
2.
海鸥是捕食蝗虫、夜蛾、金龟子、步行虫和鼠类的能手,使森林免遭虫害,健康成长。在海滨和沙滩上,对人们随手抛弃的断鱼残虾、残羹剩饭或动物的尸体,它能吃得一干二净,为保持海面和沙滩的清洁立下了大功,被称为“义务清洁工”。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博大精深,绵延流长,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它面临着绿繁荣芜杂的网络文化的挑战:首先,在网络文化传播上,西方凭借其信息高科技优势大肆推行其文化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的威胁。其次,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第三,面对网民低龄化的特征和趋势,加强对正处于初级社会化最后阶段的青年网民的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势在必行。第四,网络技术和文化发生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必然打上“转型期烙印”。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欲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就应在网络文化中的根植是可能的。其理论的可能性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内在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及网络的传播特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网民的文化传统教育;基本精神在网络中根植的形式;建立网络伦理规范;加强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坚持交流中的“拿来主义”;建设并维护本土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4.
许多实验报道指出,不仅能够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化反应,而且,在有机溶剂中的活力、稳定性、应答程度、的特性等表现出令人可喜的变化。这一事实,扩大了的应用范围,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地产市场通过贷款违约及其与银行业之间的耦合作用等渠道影响银行部门风险.基于持有共同资产网络模型,考虑上述两种渠道引发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而言,房地产贷款违约造成的直接风险远小于降价抛售带来的间接风险.空间维度而言,5家大型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是系统脆弱性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是系统重要性资产.研究发现资产结构、银行结构和加权资产结构等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错配指数可以刻画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状况.通过耦合作用分析发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同时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作用,两者风险的相互强化加剧了风险爆发程度.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改革心理,它与改革实践和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结构是一个在历史维度上辩证运动的社会场结构。“和谐”,是标识其运动方向并具有吸引倾向的场吸引子;避乱致序、排异耦合是其基本目标;催耦机制(包括正催耦、自催耦和交叉催耦)是其基本手段。这一研究思路可求证和谐社会的一种内涵——改革心理与社会转型的耦合效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能力——改革心理与社会转型的催耦调谐。  相似文献   
7.
恶魔性因素在中西方文学传统中具有普遍意义,栩栩如生的恶魔性人物形象始终具有着无限的艺术生命力。恶魔性因素的内涵是对某种正常秩序的破坏,对正常意义上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反叛,其核心要素是反抗,其生命是叛逆,其实质是战斗。原始的生命冲动和颇具创造性的智慧是其性格中共有特点。李佩甫小说《城的灯》中的冯家昌这一人物性格中,就具有较强的恶魔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9.
10.
荆蕙兰  刘东 《江汉论坛》2022,(7):100-109
近代汉口开埠后在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开启了城市现代化进程,报业也随之产生与兴起。近代汉口现代化过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人口的空间性集聚、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复杂的空间地缘环境是影响报业发展与兴起的重要空间因素。同时,近代汉口报业也通过构绘城市空间想象、推动城市空间生产、扩大城市职业空间和重构城市空间交往,不断扩展汉口城市空间范围、塑造城市空间形态。近代汉口报业与城市空间的双向互动,不仅赋予了汉口报业独特的发展指征,同时也强化了汉口城市空间的都市性与现代性,推动了汉口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