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语境下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30年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史的发展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前和今后中国命运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六十年代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以调整军事工业布局为主旨的三线建设决策。上海市除了参加国家分配的大三线建设任务外,还在江西和安徽等地进行小三线的建设。上海市支援国防的三线建设前后二十多年,为国家工业布局调整和国防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1876--1879年,华北晋、豫、陕、鲁、直等省发生了特大旱灾,而其中山西省灾情最为严重。救灾过程中,政府的“官赈”、民间的“商赈”以及西方来华教会的“教赈”,不但各有表现,而且还遥相呼应,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救亡图存,在维新派的大力提倡下,清末逐渐掀起了女子留学日本的运动。随着新知识、新思想的逐渐增多,清末留日女生的民族意识也日渐增强。1903年当国内拒俄运动的声浪波及到东京后,留日女生也积极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女子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的就业群体不断壮大、就业范围日益广泛、就业层次也不断提升。女性就业不仅为女性的社会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女性家庭地位的变革带来了经济上的话语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但逐渐形成了庞杂而丰富的思想体系,而且其慈善主体也实现了从最初单纯的国家慈善到以国家慈善为主、宗族慈善和宗教慈善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发展过程。另外,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还明显具备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兴衰相表里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开,上海各界反应迅速。除了集会抗议活动外,上海各界还发动了抵制日货和爱国储金运动。虽然上海各界的一系列斗争未能改变袁世凯承认卖国条约的结局,但仍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范围发生了影响广泛的经济危机。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均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虽然效果各异,但均能为当今经济危机的应对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11年燕晋联军的组建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和北方革命党人多方努力的结果。但由于自身力量有限以及吴禄贞等人的主观失误,联军最终归于失败。燕晋联军虽然失败了,但作为辛亥革命中北方革命党人的军事实践,它依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