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必须建立在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价值规范上 ,而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规范又须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认定联系起来。在近年有关 2 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讨论中 ,无论是依据世界文学的发展和评判体系 ,将其性质定义为近代性或现代性 ,还是从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 ,强调它在时空表现形态上的民族性 ,论者大都无法摆脱西方强势话语系统中普遍主义或种族主义的叙事话语的价值尺度。我们的理论困境在于 :无论是依据世界文学的发展和评判体系 ,还是从民族主义的文化视角来阐释和界定中国文学在 2 0世纪发展进程中的性质 ,一…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为一门人文学科以来,几代学人沿着这一路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肤泛之作较多,系统全面深刻之作较少。由资深学者朱德发教授领衔,季桂起、魏建、张光芒三位实力派青年学者加盟编撰的《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一书,是对中国文学由古代向现代进行内发型转换研究的扛鼎之作。它以洋洋四十余万言的篇幅,较为系统全面地阐发了中国文学自晚明以来向现代转换的血肉脉络,较为准确把握和描述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时每个历史阶段所显示的美学新质和审美文化特征,重点突出了精英文人在文学…  相似文献   
3.
政治理性与审美意识能否和谐共生,是左翼文学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叶紫小说《星》通过梅春姐在革命引导下人性觉醒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转变,通过对革命启蒙的统摄性、包孕性和复杂性的艺术描绘,展现了政治与审美高度融合带给文学创作的丰厚思想深度和广阔审美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研究在郭沫若的政治身份与学术表达的政治限度、道德眼光与道德评价、史料的匮乏与辨伪、通识眼光等层面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也潜藏着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回归历史本相,是郭沫若研究实现突破的最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产生有着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全球范围内崛起,经苏俄、日本传入中国,构成了最重要的理论指导力量。左翼文人知识分子的激情在国民党政权的弹压下产生反弹,从文学内部和外部引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转向。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早期叙事中的创伤体验,隐含着多重心理内涵和动机,影响和参与了他文学家身份自我认命的建构,创伤的修复和意义的确定是这一建构过程的价值坐标,同时也激发了他高亢的生命创造力。创伤体验及修复是促使文学家郭沫若达到时代巅峰的重要内在精神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时代性”是茅盾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价值坐标。事实上,除了在“社会科学”指引下所建构的政治话语规范等显性内涵,“时代性”还包含更多的被以往研究所忽略的隐性内涵,比如茅盾“农村三部曲”通过“仪式”等描写所展示的乡村凝聚力的变迁,通过身体叙事所展示的人的内在精神的变化,通过秩序再造所展示的现代性在中国乡村的扩张。这些“时代性”的隐性内涵在照应政治话语价值取向的同时,使小说呈现出更为复杂、含混的面貌,造就了小说更为丰富多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话语类型与实践 ,是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途径。从 2 0世纪 50年代到 90年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话语类型与实践经历了从政治—进化型、文化—审美型到多元 (以现代性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为代表 )话语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世纪回眸:论五四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作为学术文化的历史合理性已浮出历史表面。在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 ,针对新文化主流派的主张与号召 ,文化保守主义者高扬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 ,提出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理论观点 ,其代表为杜亚泉、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 ,玄学派和学衡派 ,展示浓重的文化焦虑与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文学史编撰遇到提升瓶颈之时,文学史观、价值体系、框架结构、述史线索、文学史诸事实的筛选标准等问题尚难一下子得以改变,此时,应当考虑文学史述史“肌质”的提升问题.中国大陆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对杨逵及其作品的叙述,已经形成稳定的模式.如何丰富文学史叙事中的“杨逵形象”,不仅仅是文学史编撰的个案问题,而且是文学史编撰中的述史质量和叙事水平问题.提升文学史的述史“肌质”应当是当前文学史编撰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