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熊威  陶真 《探求》2013,(6):97-102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愈发严重,广州市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暴力化、突发性等特点.为应对这一严峻问题,必须考察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研究沉迷网络现象,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这既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有益于有关部门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正成都市簇桥小学一直关注有特殊需求孩子的发展,认为普通孩子和有特殊需求孩子都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应该发展有特殊需求孩子的优势智能,促进其多元发展。应该让他们享受教育的公平、老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一直以来,老师们用实际行动关心着身边每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促进他们健康多元地发展。2011年始,学校推行全纳教育理念,把全纳教育暨随班就读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学校聘请欧美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全纳教育工作,并在全校36个班级全面推行全纳教育。开展了对学生的初筛、建立个人档案、有特殊需求学生分类、学科优势分析表、制定个人IEP等一系列工作,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和温暖。通过两年的实践,簇桥小学的全纳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希望通过此调查研究报告总结学校全纳教育工作,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4.
村改居是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但地方空间的城镇化并不意味着人的城镇化。从B村的实践来看,村改居后村民并非协调一致迈向城市生活,而是面临着身份认同的矛盾,其根源在于地方空间变迁带来的表象关系的冲突。基于B村社区的个案调查,从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出发,将其经验要点归为三个层面,一是强调空间的差异性与流动性,更新村民的空间表象;二是开展广泛的社会交往,重塑村民的表象空间;三是组织网络信息活动,弥合空间失衡现象。这种身份认同的重构策略,使转居村民获得适宜性生活空间,推进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也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