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互斥还是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设 《探求》2006,18(6):63-68
一般认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是观点冲突、意见对立和互不相容的两种主张。本文在对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基础上,通过对两种理论的论题、独立性、历史关系等几方面加以分析,认为“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分别揭示了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具有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企业进入现代化进程非常关键阶段的任务来看,从企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来看,从企业决策管理层的现状来看,从职工队伍的基本素质来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教育职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常显著。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途径:抓住理论学习这个根本,在提高职工思想觉悟上下功夫;抓住班子境界水平这个关键,在提高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模范作用,在提高党员先进性上下功夫;抓住职工利益这个目的,在不断满足职工需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年初,江泽民与上海、西安、西南、北方四所交通大学校领导座谈时提出了教育要实行“两个重要转变”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简单地说,一是适应问题,二是全面提高问题。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具体的体育理论课教学课件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5.
朋友,如果您正在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而烦恼.您不妨饮用老君舒压茶。它是精选灵芝、丹参、制首乌、酸枣仁、决明子、苡仁、茯苓、山楂、山药、野菊花等数十种天然植物科学组方的调压稳压佳品。既包含同类产品之所有.也包含同类产品之所无;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种不容争辩的真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写出来总是为了给聚集成为观众的一些人看的。这就是它的本质。……所以,我们不妨重复一遍: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 ——引言(摘自弗朗西斯库·萨赛《戏剧美学初探》)  相似文献   
7.
王建设 《今日南国》2009,(19):33-33
让平安一路延伸——南宁铁路人防(下称宁铁人防)的目标。立足铁路人民防空实际,宁铁人防多年来坚持标准,长期准备;规范管理,固本强基;整合优势,突显特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连续15年被自治区人防办评为优秀单位,先后被评为国家人防先进单位、广州军区和自治区“十五”人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生活技能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课程的教育来完成。作为中学基础课之一的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仅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的思想感情以深刻的影响,可以清楚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 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经过分析与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探讨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将研究教学型教育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以达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效果。由于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及各高校的学科特点不同,所采用的教研合作方式也应该灵活多样,不能生搬硬套已有的成功模式。只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已有资源,才能更好的发挥研究型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邦彦的词 ,在词的发展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是北宋词风向南宋词风转变的枢纽。在慢词长调中 ,以赋的手法入词 ,一改柳永词的平铺直叙 ,多为转折、跌宕回环 ,结构之法丰富多彩 ;在秦观词情深词雅的基础上 ,更重言情体物 ,向思力精工、缜密典丽发展 ;大量融化唐人诗辞入词 ,使词更加雅化 ,善造深融和雅之境 ,影响波及南宋、明、清 ,成为婉约之大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