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政论”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仁政思想的极好概括。“仁政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是孔子的“仁”学,“仁政论”是对孔子的“仁”学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仁政思想中包含了极浓的民本主义色彩。本文从它的心理依据、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教育基础等方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进行剖析。孟子仁政思想的评价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全面统治和价值理性的消褪,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世界的“祛魅”,现代人所处的道德困境是意义感的丧失。解决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只能是实现责任伦理的自觉。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中,责任伦理的自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重视。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条件恶劣,草地破坏后其恢复难度很大,有些根本无法恢复。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就必须加紧西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这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政府的决策都将起到很大作用。草地资源现状的调查与评价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权力制约的三种思路: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6.
昌都地区城镇发展战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剖析了昌都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了昌都地区非均衡、渐进式、综合发展的城镇化战略 ,认为昌都地区 2 0 1 0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可望达到 2 0 %—2 2 % ,2 0 1 0年以前现有 2 4个建制镇在数量上基本适应本区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现有建制镇的规模 ,完善城镇功能 ,走内涵式质量型发展道路 ,特别要优先发展昌都镇和其他 1 0个县城 ;加快城镇及郊区农牧业、建筑与建材业、畜产品加工业、生产要素市场和专业市场的发展 ,以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进程。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蕴含着道德信仰的内容。社会和谐不单指社会秩序的稳定,更意味着人们对这种秩序的心悦诚服,并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心理上的和平与安宁。从物本角度来诠释和谐社会容易将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相混淆。和谐社会有外在和谐与内在和谐两个不同的层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追求更高级的持久的和谐。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弱化已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精神阻抗。  相似文献   
8.
茶与咖啡这两种代表性饮品分别被视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之一。本文对两者的传播历程和普及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同时尝试探讨当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策略,为促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文化形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国弱势群体与西方弱势群体的差异以及我国弱势群体的特点,提出如何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德治"优势,尽快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股票市场上股票的价格(企业价值)由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决定,即由企业的盈利决定,是企业收益的资本化。由于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金股利可以作为内部管理者传递给外部投资者的可以信任的信号,也就是说公司的股利政策可以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该理论在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得到较多的支持。但该理论是否适应中国的股利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出现了不少成果,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目的不断增多,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也显得更加有意义。笔者在对这方面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